《职场中的道与术》
第10节

作者: 顺德天外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股东们看到这两人蛮横无理,话不投机,便不再搭理他们,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俺一眼,一个个转身离去。
  俺心里清楚,自己此时此刻无路可逃,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因为企业如果真的被停止强制认证的证书,后果也是明摆着的,虽然不一定会关门,但强令停业整改的可能也是客观存在的。
  于是,俺陪着笑脸,希望化解矛盾,一方面,马上给他们安排陪同审核人员、引领向导人员,并私下告诉负责体系认证的专员安排好午餐生活;另一方面,授意秘书小姐按潜规则找财务给他们报销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电话费,甚至还有洗脚费、娱乐费票据,最后,按行业“规矩”每人再递上一个1K的红包。
  按平时惯例,大家一般会认为“吃了的嘴软,得了的手软”,可是这天,俺却好象遇到“超人”或神仙了,这两人“报销”了费用,收受了俺的“表示”后,根本不领情,丝毫不露出正常工作的姿态,对于俺安排的向导人员、配合人员也不理不睬,旁若无人地坐在会议室内,不动声色地打开手提,对照审核条款,逐一开始划“×”,半个小时便形成了审核结论:现场审核多项不符合,建议停证!

  负责体系认证的专员拿来这份现场审核文件和一份收费通知,让俺签字确认,俺扫了一眼,带着这两份文件来到会议室,看来,不敲打一下这些不知死活的恶棍们是不行了,任凭他们这么折腾,企业永无宁日!
  俺走到会议室主席位置,慢慢落座,敲起二郎腿,不紧不慢地点燃一支香烟,似乎漫不经心却又“官腔”十足地问道:“怎么回事?”。
  其中一人接过话题,带着挑衅的口气回答:“结论在这里,你自己看吧”。
  日期:2011-7-5 6:54:00
  俺转向这两名审核员:既然结论产生于态度,你们如此计较态度和接待问题,并依据态度来决定审核项目是否通过,那么,俺们今天就专门来就事论事,专门来理论一下。

  第一,你们未通知本公司直接来审核,这是你们的权利,我们并没有任何不接受的表示,相反,我们该如何安排,该如何配合,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周密的布置,甚至正在召开的高层会议也让路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第二,你们未进入任何审核现场,却在这里出具审核结论,否决所有审核项目,大笔一挥,结论就出来了,现场K掉所有项目我们并没意见,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我们也不清楚,但我们有一个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我们会向国家认监委咨询,讨回一个明确的说法,到时候,千万别埋怨我们做得过头了;
  第三,大家都是在外面混日子的,都要遵守游戏规则,无论是谁,都不应该装出自高自大的样子来吓唬对方。说穿了,本公司与你们只是合作关系,大不了你们身上多了一份监督责任,并不存在“管”与“被管”之类的关系,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说得难听一点,你们只是利用这种半官半商的机构,披着合法的外衣在捞银子而已,有本事,你弄一顶官方的帽子戴上,你象官方那样对俺发号司令,并且只检查不收费,俺才算真正怕了你,现在,既然是收费项目,是有偿服务,俺们企业即使谦虚一点,或多或少也算是你们的半个衣食父母,哪有只要衣食,不要父母的做法?

  第四,如果你们想继续这样玩,俺们就奉陪着玩下去,最终你们可能失掉的是“铁饭碗”,至少让你们的资格证被注销掉应该不难做到,而俺们企业却不会因为死了屠宰户而去吃活猪,俺刚才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不会在你们这一棵树上吊死,同类认证机构,又不是只有你们一家,据俺所知,虽然国内仅有4家,但除了你们,还有3家我们可以寻求合作,以前,在明知咱们公司与你们机构正常合作的前提下,作为你们的竞争对手,另几家认证机构尚且隔三差五地抛来媚眼,现在,俺们主动投怀送抱,俺就不相信对方会坐怀不乱、置之不理,不相信他们与银子有仇;

  第五,既然你们未做现场审核,却敢于出具这个结论,这样的认证审核,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角度讲,我们也不需要,因此,你们今天的审核费用,俺拒绝支付,审核结论,也不会签字,以后,也不再欢迎你们来审核,我们另起炉灶!
  第六,从你们进入本公司,到现在为止,你们出具的审核文件白纸黑字放在这里,对老板、股东和本公司职员咆哮的画面,这个会议室是有监控录音录相可查的,要不要带一份回去给你们领导?
  当着他们的面,俺给下属3条指令:第一,体系专员负责给国家认监委起草一份公函,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希望认监委干预此事;第二,秘书小姐给这家认证公司老板打电话,先通报事件,然后,快递相关资料;第三,通知系统管理员将监控录音录相先制作10张光盘备用。
  刚才还在趾高气扬、自我感觉良好的两名审核员,此时此刻如同霜打的荷叶一样彻底蔫了下来,脸色由白变黄,最后呈现出一副不折不扣的苦瓜相。
  俺站起身来,看也没有多看他们一眼,只说了一句“送客”,然后便扬长而去。
  次日,这家认证公司老板便亲自打来电话,先是虔诚地道歉,然后,一再要求登门拜访,俺吱吱唔唔,不置可否。

  接着发生的事情,让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的神通广大:可能这两名审核员也担心企业会鱼死网破,将事情闹大,便紧急调动各种关系,找到俺公司所在地政府机构几名重量级人士出面调解。县官不如现管,“土地神”的面子,企业不能不给啊,于是几次推杯换盏之后,双方握手言和,你好我好。只是经历了这场风波,企业对审核认证的项目更慎重了一些,相反,对方也从此表现出更加合作、更多通融的姿态。

  日期:2011-7-7 7:47:00
  【道与术系列12】以局外人身份甄别局内之人
  今年3月,朋友的民用家具公司招聘一名销售经理,公司内部第一轮面试之后,张老板感觉应聘者似乎可用,却又好象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放心”直觉,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犹犹豫豫之中,为慎重起见,利用一个节假日,约来这位应聘者,希望俺以局外人身份复核一次。
  面谈之前,张老板私下介绍,这位应聘者称为黄经理,销售方面的宏观套路讲得头头是道,对行业的熟悉程度也无可厚非,第一轮面谈,听他讲销售理论、培训下属的经验之谈就长达两个多小时,双方只是最后在待遇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黄经理要求企业从其入职起步阶段便保障稳定的月薪收入,而企业则希望应聘者随着业绩的增长,逐步提高待遇,双方围绕待遇问题似乎出现了一个死结,如同菜场买卖一样,各自找出百般理由讨价还价,却又因为论点论据不得要领,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所以,在第一轮面谈中因为待遇问题一致达不成共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