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物流行业一些内幕,尤其适合刚入行的同学》
第5节

作者: kenchdragon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系并不意味着摆不上台面的事情。用过Linkedin的童鞋应该知道,那上面的你的联系人不叫friend,而是connection。英语里对应咱们说的关系的词,并不是relationship,最地道的就是connection。扩展自己的connection,是现在商界人士都认可的。读MBA是快速扩展人脉的一个很好的办法,除了能够学习的一些知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你自己的connection。我听到过一个很玄的故事,并没有去考证。大概是某物流企业的销售人员,为了可以做某个大型制造业的物流生意挖空心思也没能拿到。多方打听之后,听说其某负责物流的高管在某牛校读EMBA,这哥们就也报了和该高管一级的EMBA去上课,几十万学费就为了认识一个人 – 因为这哥们已经有过一个EMBA学位了。最后这哥们还是拿到了那个企业的物流生意。所以关系,跟多程度上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熟悉和信任,而和通常意义上的回扣和佣金之类的并不相同。须知,有的客户即使你敢给回扣,人家还不敢要呢。一个企业再牛,其生意也都是人去谈,人去做的;客户认识一家新的企业,是从与其接触的人员开始认识;如果我连跟我服务的人都信不过,我能信得过你的服务吗?

  日期:2011-02-28 22:03:10
  盛开兄的鼓励给袅俺继续下去的勇气,在盛开兄的极力倡导下本帖被飘红。题目被修整了,那刚好咱们再多聊一些关于仓库管理的小故事和体会,不说技术方面的事情,技术可以去更专业的地方去交流。虽然这段时间要准备很多事情,但偶会尽量地更新,以分享更多的“物流内幕”跟各位童鞋交流。
  管理仓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一个7x24小时运营的仓库。
  首先就是责任的问题。对于第三方企业来说,一个仓库里面存储的货物,是货主的委托。除了信任和金钱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下个月是否能够领到工资。当时我们大概粗略估计过我们那个仓库里货物的价值,最后得出一个保守数字就是超过人民币10亿。仓库全部加起来也不过12000平方米啊,每一个平方米上就有超过价值超过80万的货物。当年台湾地震影响到半导体的价格,我估计如果那个仓库发生什么事故的话,市场上手机的价格肯定也会上涨呵呵。如果货物全损,直接就会造成市场上成品缺货,企业需要很长一个时间才能恢复物料库存 -- 很多人就得放假。

  第二个就是人的安全。万一要是有火灾,人的安全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虽说现在仓库里面都有自动喷淋、消防栓这些,但是水火无情,大意不得的。虽然仓库业主方会投类似第三者责任险这种保险,运营方也会投货物险,但是除了事故,追究责任总是逃不掉的,丢掉工作会给简历抹黑,再严重被追究刑事责任,就更是影响一辈子的事情了。有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情,一个冬天的凌晨1点过,偶在梦中被电话警醒,喂了一句后听到说,叉车把消防水管撞漏了。偶们仓库是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的特点是当探测器感知到周围温度或者烟的浓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喷水;另外一种情况是当系统内的某个位置压力减小的时候它也会喷水出来。偶半梦半醒之间听到这种噩耗,足有30秒没有反应。回过神来问了一句“喷了没”,得到答案说没有的时候,简直比中了彩票还要高兴啊。于是赶紧嘱咐他们把漏水点下方的货物转移,预备排水工具把漏出的水及时清理等等等之外,穿起衣服直奔仓库而去。当时下好大的雪,出租车司机在偶千恳万求之下同意出发,但是答应能开到哪里算哪里。高速上还好,下了高速以后,汽车就变成推土机了。偶只好下车,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20多分钟才到。到了以后才了解到鬼使神差,不知道哪个保安把自动喷淋的开关放在了“手动”位上了,这样是给值班人员以判断的机会。幸好发现得早,否则,偶就不用那么晚还赶去仓库,直接在家等着公丨安丨上门就好了,呵呵。而后,开始了对叉车司机的教育,且重点关注消防值班控制室,做了很多弥补性的工作。

  一旦出现任何事件,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我记得2007年前后,有一家国际公司在槟城的仓库被持枪抢劫。因为仓库存储的是芯片,价值极高,整整被劫走一车的芯片,价值超过2000万美刀。但是幸运的是,有人只是受伤了,没有人遇害。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据说最后马国副总理都出面过问了此事,但是那车芯片如人间蒸发,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线索了。很明显的那是一个由专业人员精心策划的抢劫事件。任何的仓库都不能跟银行的金库相比,银行在闹事还要被抢劫呢,何况一个仓库。这属天灾人祸,只要避免人的因素,其它都好办。大部分损失是由保险公司赔偿的,最后这家企业也就意思了一下,赔了100万左右了事。

  日期:2011-02-28 22:49:08
  第三,仓库里面一般都有叉车,叉车司机和我们开汽车的司机也都差不多。有的刚学会不久,新鲜,总是想开着练练,速度还挺快。有的老司机那开起来就更是像飚车一样了。前段时间参观某大口岸机场的货站,货代打板区域里面的叉车速度令偶叹为观止之外更多的是担心。在偶的追问之下,朋友才小声的跟我透露说死过,死过几个呢。我们原来更是热闹,叉车翻过—电池掉出来留了一地的酸性液体;叉车从Dock Leveler上开到卡车上的时候,因为卡车轮胎底下没垫东西,在开往卡车车厢里的时候卡车逃脱了,拒绝叉车登卡车,叉车直接掉到了1.2米下的地上。庆幸的是,叉车没撞过人,即使翻车和掉到地上的时候,人都没事。安全永远是很重要的,自己开车如此,管理仓库也如此。现在开车越久,胆子越小。以前偶曾被一个比较胆小的兄弟称为“车神”以换取开慢一点的结果,现在,呵呵,越来越慢。车危路凶,车子实乃凶器,手里握着方向盘跟拿着一把刀本质上是一样滴,小心驾驶啊。另外,叉车充电区的排风设备一定要安装的,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

  第四,夜班的问题。我们的夜班是晚8点到早8点,12个小时。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比较人性化的,我一直这个比4班3运转人性化。因为夜班的工作量相对较小,至少不用接待那么多参观啊之类非常扯皮的事情;所以12点左右有顿加餐而且白天休息一定时间的话,熬到早8点是没问题的。反正我值夜班的时候,我没睡过觉,也没有其它人睡觉。到后来这个慢慢成了问题。上夜班的人最困的时候在早上4点到6点,凌晨倒是没问题,因为夜里12点是可以吃东西的,刚吃了东西精神比较充沛。工作久了,新鲜感降低了,熟悉程度也高了,且晚班供应商送货很少,收货组的工作量小过白班很多;慢慢的就有人跑去咪一下。效率提高以后,发货也会有部分空闲时间。有样学样,夜班睡觉的情况就多了起来。劝说惩罚教育鼓励之后,干脆把夜班的人数减少,收货组人员没事的时候去支援发货,或者干脆进行整容工作,呵呵。自己也加强夜班突击检查和巡视的频率,这种情况才慢慢改善。

  再有就是仓库里面的操作人员,很多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学历上走得更远的童鞋,而且年龄、背景情况复杂。他们有时候毛起来是谁都不认,谁都不吝的;神马流程、神马系统、神马规矩,可以全部都抛到太平洋里面去的。但是在现代这种信息时代下,仓库的运营管理已经不是搬来搬去这种完全的力气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