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第27节

作者: 陈鸿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下面我们要讨论的经验开放性,是与岗位匹配、职业适应性关系特别重大的一个性格特质维度。
  有的人特别好奇,见到啥新鲜事、搞不懂的事,都要乐此不疲;而有的人却对新鲜事物的刺激没什么感觉,就是鸡头上长出角来,他也没兴趣多瞧上一眼。

  有的人兴趣特别广泛,见啥都得喜欢上一阵子;有的人只是对自己份内的事才肯投注精力,对与己无关的事一概采取“屏蔽”措施;
  有的人富于创造性,就是切个苹果,他可能也会故意跟人反着来,横着切,结果发现横切的苹果芯是个五角星;而有的人却更为习俗化,办事中规中矩。
  有的人喜欢攀岩、登山、探险这些户外活动,而有的人更乐于街在家里看一本书,或是看电视,或只是打开浏览器阅读陈鸿毅先生关于职业性格问题的讨论,最多好奇到看看他又码出多少错别字来了为止。
  ……
  人格心理学家用经验开放性来解释这些不同的性格特质,你在经验开放性上所处的水平,与你是否适合某些特定的职业,几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富于创造性的人,那么,技术创新、研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自己创业、艺术创作等,对你既得心应手又前途未可估量,相反,如果你是个每逢周末就尽可能往自己蜗居里躲的人,那些需要大量出差旅行的工作,对你而言,如果不是折磨又是什么?折磨能折磨出职业成就来么?

  人的这些不同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培养出来的习惯,还是具有生理心理基础?答案是后者。在经验开放性上,你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其实真正的主宰者正是你体内单胺系统中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以及你大脑中的大脑中的单胺氧化酶,躲在你脑脊液、尿液与血浆中的皮质素等等。
  一提到这些生理学的名词,你读起来肯定很烦,那我就一提而过,你只需知道经验开放性具有一定的生物遗传原因,主要取决于你体内的生理机制即可。这个机制叫做感觉寻求,感觉寻求指的是个人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的感觉和经验的需求,如果有的人为了上述体验而更愿意去从事个人的或社会的冒险活动,那么,他就是一个高感觉寻求的人。

  要讨论感觉寻找,你不妨对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先有个了解,这现象叫感觉剥夺。
  现在我们做个假想游戏:如果我把你和你的另几位朋友,关在一个恒温、密闭、隔音的黑咕隆咚的暗室内,长达7天——注意,这就叫感觉剥夺。然后,我再把你们放出来。那么我敢肯定的是,你们几位出来的时候,情绪、对刺激的感受等各种精神状况,彼此间将会有很大的差别。感觉剥夺这种事,听起来确实有点恐怖。诸如一个人潜入到深海中很长时间,或人们长时间在沙漠里跋涉,或是一个人给孤零零撂在某个什么荒凉的孤岛上,那是一种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极端的情况下,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就会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朱可曼先生,在感觉剥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寻求的假定,为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人更为好奇、好动、好冒险,指出了一条清明的路径。
  第一次感觉剥夺实验是在二战之后,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感觉剥夺实验,受试的志愿者被置于一个恒温密闭隔音的暗室内。7天之后,受试者出现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他们看到听到的,都“假做真时真亦假”了。他们对外界刺激变得极度敏感,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他们还特别紧张焦虑,一点点刺激都让他们感到快要崩溃了。此外,他们还出现了思维迟钝、暗示性增强等种种神经症征象。

  但作为这个实验的一个副产品,朱可曼先生由感觉剥夺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们在所处的环境中寻求刺激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朱可曼先生把与这一相关的个体差异变量,称作感觉寻求,它正是个体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感觉及体验的追求,以及为了获得这种体验而进行的生理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获得这些体验的愿望。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人的社会动机之一,代表了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

  那么,高感觉寻求者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
  高感觉寻求者追求新奇、复杂、变化和有刺激性的经验,他们兴趣广泛、富于想象、喜新厌旧、蔑视陈规、富于创新精神、喜欢冒险。
  他们更可能是高速驾车者;
  他们或许更容易尝试使用丨毒丨品;
  他们中有些人是嗜酒者;
  他们倾向于追求诸如蹦极、赛车高刺激性运动,甚至一大把年纪了还可能为老不尊在那里跟小孩子一起玩卡丁车什么的;

  他们欣赏更具刺激效果的画面、节奏感更强的音乐;
  他们玩过山车之类疯狂的游乐项目;
  他们喜欢刺激的网络游戏;
  他们喜欢惊险的野生探险等活外活动;
  他们喜欢使自己不断处于某种新的情境之中,如旅游等;

  他们喜欢寻找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富于创新;
  他们倾向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过分冒险的时候,他们有莽撞、不顾后果的行为;
  如果他们反对陈规过头,则可能有反社会的行为倾向;
  他们兴趣过于广泛,则兴趣不稳定,喜新厌旧,兴趣不能持久,很可能一事无成。

  ……
  低感觉寻求者的行为特征与此恰好相反——
  他们倾向于稳定,不愿意大起大落;
  他们更尊重规矩、习俗化;
  他们更讲求实际;
  他们兴趣很少,简直索然寡味;
  他们无艺术性、非分析性;

  他们因循守旧,头脑一根筋;
  他们可能更喜欢田园式的平静生活。
  由于感觉寻求主要内人们不同的神经化学水平所决定,所以,经验开放性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某种特定的职业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是否具有舒适性、愉悦性,决定了职业对人是如鱼得水还是如坐针毡。
  (待续)
  日期:2009-03-10 11:45:47

  经验开放性的水平,除了由上述的体内单胺系统中的多巴胺以及皮质素等等所决定,还与人的年龄负相关:一般而言,年龄越大,经验开放性水平越低,人们常说人年纪老了就容易变得保守就是这个意思;年龄越轻,经验开放性水平越高,越有冒险精神和创新冲动。但这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体内单胺系统以及激素的水平,因为人的这些神经化学水平是随着人在不同年龄段而变化的。

  我们可以从如下这些维度,来考察经验开放性水平与自己的职业适应性的关系:
  冒险——安全
  好奇——厌倦
  好运——好静
  刺激——规避

  创新——因循
  兴趣——冷漠
  求变——维持
  前瞻——现实
  承诺——推诿
  1,经验开放性之“创新——因循”维度
  在这一维度上处于极端低分的人,可能对任何新事物、新环境、新方法,甚至新出现的人,都持强烈的质疑和反对态度,“因循守旧”成为他的一种生存信念。凡是新的都是可疑的,凡是可疑的都是可怕的。那些屡次受到过陌生事物伤害的老年人,往往会有这种极端保守,乃至于完全拒绝一切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的表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