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第26节

作者: 陈鸿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常用“神经过敏”来形容那些对别人的言论、态度极度敏感的人,这些人对他人意向明图很明确、完全没有任何敌意的言行,大都会首先解读为针对他的敌意,并陷入愤怒与痛苦,从而做出很出格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常常使自己情绪越来越失控,也使他的同事或朋友陷入尴尬,给自己与同事都造成很大的伤害。在职场上,这类“神经过敏”者常常因自己对他人过度的敌意而真的四面树敌,从而给人际关系造成具有毁灭性的破坏,使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团队造成多方只输不共赢的糟糕局面。敏感是一种状态,过敏是一种症状。敏感是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刺激的影响,而过敏则是指身心受到各种过敏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反应,比如皮肤受到各种过敏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红、肿、热、痛、搔痒的现象。所以,在这一维度上得分超高的人,可以认为是“神经过敏”。

  容易把意图具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都解读为对自己的敌意、警戒或嘲弄,陷入严重的紧张不安,他们虽然有时会做出“一报还一报”式的反应,但对这些信息解读的结果,更多的只是导致自己陷入长时间的激动不安、焦虑等,甚至拿人家无意中的一句话来长时间地折磨自己。文学作品中,林黛玉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就应该在80-100之间。总而言之,过分敏感不仅对大多数的职业发展不利,而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多有负面作用。一个人如果对上级、对同事一举一动都过分敏感,会使人们觉得自己正确的工作受到怀疑,会对工作产生杯弓蛇影的心理状态。 而一些虚荣心很强又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偏高的人,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也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和痛苦,比如谁对他的问话态度生硬,在台上排座次时他为什么排在边上等等。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适度地在乎他人言行中对自己的“意义”,而且大多时候也会作出本人与他人都认为适度的反应。在这一维度上能够得60分的人,都能够准确地读出如下一些带有暗示性的信息:
  领导或下属用某种委婉的方式对你提出批评;
  客户对你礼貌的婉拒;
  竞争对手不友好的表示;
  来自同事的善意讽刺;
  同伴之间与幽默的玩笑;

  沟通中的反语或双关语;
  ……
  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度的敏感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对什么样的暗示都麻木不仁,沟通能力也同样是个大问题。有人请你走开不要在这时候打扰他,总不应该非得要他明确地大声嚷嚷“你最好给我滚开”才算明白他的意思吧?
  但是,得40-20分的那些人,则倾向于把那些意图不确定的信息,尽可能解读为友好、赞美,对不友好的信息采取“选择性失明”而不予在意。离敏感很远而离钝木很近的这一神经质性水平的人,在沟通中比上述大多数人的表现,对他人却更具有影响力。如果你必须经常要说服某个人改变自己原告的主意,诱导某个人在已经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却最终改变立场而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么,你处在“敏感——钝木”维度的这一分数水平上,则最容易富于成效。他们对内是最佳的合作者,对外却是最有影响力的人。

  一位研发总监前往一家国企领导的办公室推介自己的一个项目,国有企业领导很忙很冷淡,将他推给了某部门经理,该经理对这项目不太感兴趣且似乎不太礼貌,甚至措辞很黄很暴力。该研发总监对不友好的信息采取了“选择性失明”,回来后,只记得并且也只汇报那些不忙不冷淡的、不黄不暴力的。老总大受鼓舞,修订新方案,总监再交前往。如是者再三再四。项目居然真的一步一步取得了进展,那位措辞很黄很暴力的经理,觉得对这么有涵养的研发总监说话不礼貌,仿佛心有亏欠,竟成了这个项目最积极的推动者。

  看来,人在敏感性上差一些,在大多时候,既是一种福气,也是一种能耐。当然,钝木到如下的份上,却也无所谓工作适应性可言——
  0分:难以从各类意图明显而语义委婉、肢体语言含蓄的信息中解读出反语、嘲讽或敌意,发现信息含义的过程很缓慢,发现了也不在乎。
  -20分:不能从各种信息中判断他人的态度,甚至不知好歹,错把敌意当友好,将嘲弄当赞美。钝木到这个份上,只能说是不知好歹了。
  案例与分析
  案例:
  一次,财务部经理小K给总裁助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分别发了一份内部电子邮件,要求他们必须每个月发工资前三天之前,将员工的绩效考评等相关资料。这件事原本做得没错,但她在邮件里加上一句话:如果在这一天的下午下班之前未能提交,予以100元罚款。到了她规定的这一天上午,她给几个部门的经理都用内部邮件发出了罚款通知。

  我将她找来,打算耐心地给小K讲两个道理:第一,罚款作为一种处罚,必须按很明确的制度办。部门经理未能及时提供发放工资之前的相关资料,触犯的不是公司制度,部门之前的协作是业务流程范畴,属于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而非触犯制度,因此应按绩效管理办法扣他们在相关指标中的绩效工资;第二,退一步说,即使罚款是适当的,公司各部门之间都彼此为内部客户,如果财务经理可以罚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款,那么,如果人力资源部经理找个理由通知罚你自己的罚200元,营销总监找个理由,通知课以财务经理500元罚款(这理由简直太容易找了),岂不也同样也必须执行?那时候你扣不扣自己的钱?

  然而,我实际上并没来得及把这简单的道理说给她听,因为我刚请她坐,刚说到“您给人力资源部某某的那个通知,可能不是太妥当,我建议您是不是这样……”,小K已经愤然作色,打断我说:“你的意思是我没这个权力?”
  当然没这个权力了!这难道有一丝一毫的疑问么?但我仍然没说出来,仍然温和并微笑地建议她:“小K,我建议您,其实可以考虑这么着……”
  话仍然没机会说完,她已经拂袖而去。从此,连我都上了她心目中早已一长串的“敌人”的黑名单。
  分析:
  小K内向、多疑、神经敏感、充满焦虑而且对同事总是充满敌意,一些从已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办公用品供货商那里买来的物品,在她那里,总有徇私的嫌疑;一张账单往往要鸡蛋里找骨头审上半天。显然,小K是个给自己过不去也使同事很尴尬的人,是你所最不愿意碰上的人。

  然而,这样一种性格,是不是意味着一无是处?
  决不!作为财务经理,她再合适不过了。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有一个近乎强迫症般多疑的财务管理人员,是福,不是祸,正面价值远大于表现上的负面影响。公司后来重用她作为财务总监,是完全正确的人事决策。
  但是,把她放到管人而不仅仅理财理事的岗位上,却无疑是对职业性格与岗位胜任力的匹配缺乏考虑。一个能把公司中公认兢兢业业又八杆子打不出个闷屁的网管员,都当作敌人,都闹得个有你没我的人,她在管人的位置上,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后来,她成为行政总监,履行职责不到三个月,整个公司几乎成了战场——只要她有权力要求开除的,全开除光了,接着,她继续要求开除更多的人。最后,当然是她自己不得不出局。

  小K是个精明强干、表现出色的财务管理人员。她之所以能够发现许许多多前任看起来没问题的问题,多半正由于她的多疑、她的敌意、她的神经质。这对于出色的财务工作来说,是难得的胜任素质——卓越的财务工作,至少得让老板能真的放心,她做到了。而从人品上说,小K决非什么“坏人”。小K的失败,是由于对自己的性格特质在岗位胜任力的天然的局限性上,缺乏哪怕只是大致不差的自我判断。一个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严重超标,以至于把大多数能逮着的同事都莫名其妙地当敌人的人,能够不成为众矢之的,就已算得上幸运,而靠自我修为、自我改变从而奇迹般地变成一个可以对人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人物,恕我孤陋寡闻,我确实还没见过。

  小K曾是一度肯对我吐露个人工作中苦恼的要好同事。我不知道小K能否读到我这本书,如果能,我并不想对她说“不要把同事想像得那么坏”,因为说这话影响不了、更改变不了她。我想说的是:她不论是在敬业精神上,还是在专业能力上,都是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但希望她尽可能避开管人的工作,因为那结局注定只能是满盘皆输——给自己带来完全没有必要的痛苦,给她的同事带来完全没有必要的深深伤害,给她所在的组织带来没有必要的动荡与混乱。

  日期:2009-03-09 09:09:58
  (《认识你的职业性格》续——)
  四,经验开放性与工作适应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