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第25节

作者: 陈鸿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恐惧感的一种表现是过分地追求安全感,有些人由于一味地追求“安全第一”,他们的行为方式因此而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人的沟通就有越来越多的防范意识、风险意识,因此就越来越不可能做到起码的坦诚,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趋于冷漠与不信任。
  有趣的是,人们对构成危险的因素的看法与真正会使人受到伤害的因素并不真正相关,主观感觉与真正危险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比如,大部分人觉得乘飞机比坐汽车更为危险,而实际上,坐汽车是比乘飞机危险得多的旅行方式,在各种交通工具中,飞机是仅次于火车的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英国帕丁顿发生火车相撞事故后,成千上万往返于伦敦和帕丁顿之间的乘客放弃了乘坐火车,而改为开车上班,然而,开汽车可能发生的事故远比乘火车大得多。

  日期:2009-03-05 22:35:11
  (5)神经质性之“犹豫——果断”维度
  120分者的表现是,他们即使面对的只是微小的日常生活琐事,在做出决定之前,也会忽左忽右,不知所措,甚至陷入痛苦之中。有一个人,常常因为购买一件非常普通的日常生活小件用品,而在超市的货架前比较上七八种产品,反复阅读包装上的说明文字,也许还跟家里的什么人在电话上讨论好一会儿,可就是老半天无法决定到底该选择哪一种产品才好。当迫不得已作出了选择,回到家里之后,还可能会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而懊悔不已。极端犹豫者,会把生命耗在这些鸡毛蒜皮小事的犹豫与懊悔之中。

  100分者有两种表现:
  表现之一:在紧急状态中,会有超出应激反应所公认的“斗或逃”的行为模式。
  对那些需要立即作出决定的紧急事务,他们不仅无法做出决定,而且陷入了完全的不知所措。这里再讲讲应激反应,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面对紧急情况,其“应激反应”大都是遵循两种行为模式:斗或逃(fight or flight)。比如我们把一头小狗踢了一脚,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会知道,这小狗不外乎两种反应:要么是一头扑上来咬你一口,要么是“汪”的一声,一颠一颠地逃得个没影。人也是如此,比如遇上地震,要么是扑上去救人(fight),要么当范跑跑(flight)。但在犹豫维度上的高得分者,可能会出现另一种行为模式,不斗,也不逃,而是头脑一片空白,全身僵硬不动——木了,呆了,傻了。呆傻的心理机制,正是斗或逃两种倾向、两种力量在他那里都达到了难分上下的水平。斗与逃这两款心理软件,在他那里发生了势均力敌的内冲突,所以他的大脑和行动都干脆全“死机”了。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类似这样大脑“死机”的表现,那么,那些需要面临并有效应对各种迅速的情境变化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作业的工作岗位,诸如驾驭员、消防员、必须经常出现在案情现场的警员、大型机器设备的作业员、运动员、外科医生等等,都不太适合你。
  第二种表现是事前事后都陷入严重的“预期性焦虑”。这使他们很难作出某个并非事关重大的一般工作决策,他们在决策之前总是思前想后,甚至茶饭不思。而万不得已勉强做出决定之前,总会反复思量、陷入严重的紧张不安。这是由于他们比常人更充分地认识到任何决策都存在着风险。风险本身就是一个超前性、非事实性概念,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对个人或某个组织的安全的威胁。

  风险当然有外在的、社会的因素,目前我国社会处在剧烈变迁的时期,各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容易被激发,社会成员对风险的潜在威胁也高度敏感,从而导致社会成员的“预期性焦虑”心态。但这种过度的“预期性焦虑”,主要还是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神经质人格主要就是指个性敏感,容易对芝麻小事紧张兮兮,性急,脾气暴躁,操心过度等,其行为会呈现出这样两种特质,第一种是完美主义倾向,也就是要求所有的事物都要求十全十美的,常以“吹毛求疵”形容这种性格;第二种是对不确定性事物、对未来的疑虑与恐惧。

  具有较严重的预期性焦虑的人,如果担任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决策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不利,他们同样也不适合自主创业、股票或其它形式的投资——世界上迄今为止还没出现过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然而,焦虑者并非一无是处。在财物的看守如出纳等,以及仓管、信息安全工作、质检、审计、地震预报等这类工作上,具有严重预期性焦虑者往往是比常人更为忠于职守的敬业者。

  80分者表现为频繁地对许多已经作出的决定作出重大、前后矛盾的改变,往往朝令夕改。而那些60分者在作出某些决定的时候,却并没有上述的自我折磨,他们缺乏的只是自己作出决断的勇气,因此,他们对大多数的日常事务都不愿意单独做出决定,总要多方、反复征求意见。
  对于大多数职业与岗位而言,在神经质性的“犹豫——果断”维度上,中高得分者的适应范围都比较窄。
  对于一般的决策者、管理者而言,具有40分的表现则更有利于他们的工作,他们日常事务能够迅速做出决定,而对于重大决策,则往往相当慎重,他们会不断地寻找决策依据,并且多方征询意见。
  在这一维度上处于20分水平的人,能够凭借经验甚至直觉等,单独做出事关重大的决策,尤其是,他们能够凭借直觉对突发性事件能够迅速有效的反应和适当的对策。显然,凭借直觉的决策是一种果断,果断是一种性格特质而非理性程序,是所谓的“非程序决策”。一个人在对行动所带来的结果不能确定的时候,在目标具有模糊性的时候,在所需信息相当缺乏的时候,或是在决策后的行动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如果他是一个犹豫维度上得分很低的人,会主要凭借直觉去做决定。

  直觉就是一个人根据他过去的经验和对掌握信息的第一感觉而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其实,对于一个卓有成效的人来说,直觉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杰克•韦尔奇就曾认为,有的事情你已经多次遇到了,因此这次再发生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会发生什么后果。你掌握的事实并不完整,数据资料有限,但是周围的环境你却非常熟悉。

  在“犹豫——果断”维度上处于40分—20分水平的人,可能在领导力以及工作中重大正确决策上获得更大的成功。前者对于政治领导人、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都是非常良好的性格特质;而20分者的特质,之于军事人员、航空航天人员、责任重大的机器操作者、急难险重任务的指挥员或参与者等,都尤其可贵。
  “刚愎自用”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这一维度的0分获得者的,他们的重大决定不仅迅速果断,而且总是固执己见。而-20分者,我们可以用“跟着感觉走”来形容他们,他们对任何事关重大的决策,都完全凭借直觉,象投色子一样不假思索作出决定。
  刚愎自用或跟着感觉走,并非绝对只有坏处而没有适应性。对于买采票的人、投骰子参赌的人来说,不跟着感觉走,该跟着什么走?当然,这毕竟不是职业。
  日期:2009-03-08 22:19:48
  7,神经质性之“敏感——钝木”维度

  敏感作为神经质性的一个维度,不是指情商一节中要讨论的人际敏感性,而是指一个人对外界对他的敌意的关注度、判断方式、产生的心理后果,以及他对这些含有敌意的信息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比如鼻腔、皮肤等等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有些人一闻到某种特殊的气味,就立即喷嚏连连,而更多的人对这种气味却不会有太大的反应;有些人细皮嫩肉,一点点刺激就引起皮肤过敏,而有些人则仿佛天生的皮粗肉厚。人在神经质性的这个维度上与生理反应也颇类似,比如一句能够使张三气歪了鼻子气炸了肺的话,对李四却没有丝毫效果。这是因为李三在神经质性上比李四要敏感得多,而李四却仿佛披了一件心理盔甲。

  “敏感——钝木”维度直接影响一个人在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合作能力,从而影响其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适应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