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第21节

作者: 陈鸿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刚得到一个消息:某个亲人发生了重大事故,正在送向医院的途中,生死未卜;
  一个人来到你的面前,要宣读一份对你来讲是生死攸关的文件,比如判决书什么的
  ……

  你记得起自己的身体内这时候发生过什么故事,上演过什么情节吗?让我们的镜头对准一个处于应激反应中的人(或某一只动物。一样的,别以为在应激反应上我们比其它动物更“文明”些),看看都有什么样的一番景象——
  喏,请注意眼睛。这时候,我们的瞳孔会突然放大。惊慌失措的人眼睛无不是瞪得圆圆的,不是吗?此刻,我们的视力会出奇的好,既能够将眼前的刺激物的一纤一毫、危险分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也能够对很远地方的某个物体细察入微。
  我们的耳朵同样也处于最灵敏的状态,听觉开始自动调整,对任何与危险相关的声音都异常地敏感。有些动物在觉察到危险临近时,耳朵会两把刀似支楞楞的突然竖了起来,很不争气,而人类的耳朵还能安祥地挂在两边,看起来比较有风度一些,这令我们略感自豪。
  此时最喧嚣的,当数我们体内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地奔流的血液。血液在我们的头部和躯干内汇集起来,其迅无比,以确保需要作出行动时为某个重要的器官提供所需的能量,而这些原本是流向消化系统、流向手和脚的血液,倏尔间转向大脑和身体表层下的骨骼肌。当然,我们的肝脏在这样的危机中也没有闲着,用不着谁发号施令,它就同时分泌出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为大脑、肌肉和心脏提供能量。

  我们会觉察到心脏跳得非常快,还怪响的,甚至可能出现心律不齐,或出现胸闷、胸部还可能隐隐有痛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吓得心里呯呯跳”。其实,这是因为心脏也在争当“优秀军需供应站”,随时准备为这些重要器官供血。
  心跳加速,血压也象“嫦娥一号”刚刚启动发射按扭似的骤然升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血液中如滔天洪水倾泻而下。这时候,我们的心血管就会险情四伏,这些险情预警上可能亮着“心肌梗死”、“脑动脉破裂”这几盏红灯!请注意,红灯上标明的疾病,都无一不会致人于死地。对那些“吓死”的人,或“活活给气死”的不幸者,如果要给出法医报告的话,报告上一定少不了这几行字。

  当我们处于应激反应中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也跟心跳一样加快,粗壮且短促,象刚跑了几千米似的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吓得不过气”或者“气不打一处来”的情况。其实,这是呼吸系统准备为迅速循环的血液提供足够的氧气,而足够的氧气则使我们的思维在危机时刻变得异常的敏捷,使我们的反应变得出奇的迅速而果断。

  还记得这时候你的手脚是一种什么状态吗?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手脚因为血液量锐减,手、胳膊、腿可能会发抖。我们看见一个人因激动、恐惧或过分喜悦而全身筛糠似地颤抖起来,原因就在这里。严重的时候,手脚甚至会麻木、失去知觉——眼睛瞪得圆圆的,手脚却不听使唤,傻站着。
  至少在外表上看起来更傻的,是我们的下巴变得僵硬,口腔发干,连吞咽都觉得困难。人在处于高度紧张中,有时你会观察到他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动着,还想吞咽一下几乎不存在的口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目瞪口呆”。
  由于血液被抽调到对外界的威胁最需要作出有效反应的某些身体器官中去,最遭罪、却最不太容易被人觉察到的,其实是我们的胃。危机发生时,自主神经系统会在全身产生一种交感神经刺激,当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减少时,会立即引起胃部括约肌收缩。
  不妨设想一下,你正在很滋润地享用着一顿美餐,恰在此时,你得到手头的股票正在狂跌的讯息,或者某个亲友遇到灾难,如果你此时能够“化紧张为食欲”或“化悲痛为食欲”,那么恭喜你——你一定具有特异功能。然而很遗憾,此时你对胃要么没感觉,要么有一种像抽筋、像打结似的感觉。这是因为,大脑对此作出的应激反应,不但不再理会胃部发出的需求信息,还同时毫不客气地抽走了原本输送往胃部的血液。好胃口往往来自好心情,你不难见到用抽烟的办法希望能够让自己镇定下来的人,希望用酒精让自己暂时忘却烦恼的人,但你见过哪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不那么害怕、不那么紧张一些而吭气呼哧饱餐它一顿的?

  在我们一生经历的数不清的紧张、压力、焦虑、惊讶、恐惧等等情绪过程中,我们的胃部也跟着遭受了数不清的虐待。悲伤时食不甘味,思念时茶饭不思,紧张时胃部“抽筋”,即使应激反应早就结束了,大脑向全身心都发出取消“一级战备动员令”了,但是,你在经历了惊恐或焦虑的那一天后面的时间里,食欲还是不太好,到夜里,胃部可能还有点儿难受。血液们、激素们都“下班”了,遭了罪的胃部,可能还像可怜的中关村白领们似的在“开夜车”。

  紧张与焦虑会引起某些身体部位的缺血,比如人在生气或受到惊吓时,脸色阴沉沉乏着铁青色。你可以想像,此时,这个人的胃部,正同样板着这么一副“铁青的面孔”。这样动不动就板起一副铁青“面孔”的胃,怎么能不得胃炎、胃溃疡什么的?
  反过来也一样,这样一张动不动就缺血、就“溃疡”起来的面孔,即使你天生丽质,即使你天天抹上一公斤的护肤品,它都照样衰老得很快。忧愁为什么催人老?道理就在这里了。
  (待续)
  日期:2009-03-02 16:11:41
  (《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2) 我们身体内一位睿智冷静的“老大娘”——副交感神经系统与镇定反应
  世界上所有事物无不处于运动中,任何运动中的事物都存在至少一个以上与之相对立、相掣肘的力量,这些对立的力量构成了动态关系,达到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呼与吸相生,日与夜互替,喜与悲交错,有潮落才有潮涨,能休息才能工作……每个行为都会有相反或对称的回应。应激反应也有它的一个对称物:镇定反应。镇定反应与整个应激反应过程相伴随,只是力量时强时弱,有时几乎弱到觉察不到而已。作出应激反应的是我们那个神色紧张、高度戒备、灵活异常的交感神经系统,掌管镇定反应的则是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与交感神经系统具有同样强大能力的系统,它对平衡应激、安抚人的焦虑,地位与作用都极其重要。

  在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应激状态的过程中,镇静自若、从容淡定有时略带微笑的副交感神经,其实也一直没闲着。如果说交感神经系统象个遇事就暴跳如雷随时准备跟人打上一架的小伙子,一堆着了火的干柴堆,那么,副交感神经则象个当惯了和事佬的慈祥的老大娘,一桶当头淋浇下去的冷水;如果说应激反应是一个被可能的险情吓得不知所措的开车新手,那么,镇定反应则是一个气定神闲的高明教练。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促使应激反应这位“小伙子”作出镇定反应的经验丰富、处事冷静的“老大娘”,即副交感神经系统,并不是一个“自愿者”,它可是被你的大脑有意识地激活的——人可以通过思维激活镇定反应,意味着,人们实际上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身体内的生物化学成分,其意义之重大而深远,被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堪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相提并论。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副交感神经系统编制一份“岗位描述书”呢?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岗位职责”,是力图对正在发生暴动的或看起来快要崩溃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镇静、舒缓、安抚、转换和中止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绩效看起来不怎么显著,但工作量却不见得少,工作态度也不错。它会在一旁不停地敲边鼓:
  我不妨深呼吸一下。
  眼前的处境其实是可以重新评估的。
  我倒想看看我能够从这么可怕的事情当中积累点什么经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