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牟其中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学识广博、才华横溢的人,但学识和涵养都无法改变一个人先天的攻击性。道理很简单:人的攻击性固然受制于法律、社会舆论以及其它种种后果考虑,但它首先是由一个人体内单胺系统的5-羟色胺的缺乏、多巴胺释放状态活跃以及体内激素中的睾丸酮水平偏高决定的,边缘系统中的这几类生化神经递质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攻击性强弱。与职业相关的人格特质,也同样具有这些体内神经化学递质不同水平的生理基础。
这样的一些具有生理心理基础的人格特质,是职业性格中最具先天性、最内在、最稳定的部分。另一些后天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形成的时期也几乎都在一个人的童年时代。
日期:2009-02-21 12:22:18
(《认识你的职业性格》续——)
2,自我概念(self-concept)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自我关注的程度、自我认知倾向、自尊水平、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即我们通常说的“情商”、对事物进行判断在多大程度上受环境和他人影响等等。
3,情绪适应(emotion)
情绪一直被视为人的认知、意识的奴婢,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在“狗肉不上桌”的尴尬地位上。自前一世纪60年代汤姆金斯、伊扎德提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驱力功能以来,情绪这块“猪肉”才算端上了筵席。
心理学家汤姆金森将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归纳为8种,它们是:快乐、痛苦、生气、厌恶、惊奇、兴趣、恐惧、苦恼。但迄今为止,情绪还是个很神秘的东西。情绪的本质是什么?不知道——情绪的本质至今仍然是个未知之谜。情绪总是油然而生、沐猴而至,即使是心理学界,对情绪的研究,应该说也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上,情绪这个题目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能真正做得了、做得完的。
基本情绪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特别有意思的,那就是每一种情绪都具有特定的面部肌肉运动模式,而人们对于那些非基本的其它各种情绪,则更容易做到不形于色。这种相同的模式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不论哪一个种族,人们的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绪是相同的。一个中国人惊奇时,面部表情可能是目瞪口呆,一个阿拉伯人或爱斯基摩人同样不可能在恐惧时是面带和蔼微笑或哈哈大笑的。这种相同的模式还具有跨年龄的一致性。你年幼时用欢笑流露自己的快乐,你同样不可能在年老以后用吹胡子瞪眼睛来表达自己的快乐,除非我们疯了。在表情问题上,从年幼到年老,我们一定是同一个德行,不可能因“修炼”而能够变化,不信你去试试。某些最基本的情绪如恐惧等表情模式,在动物界中甚至是跨物种的,比如,我们恐惧时的脸部筋肉无能运动,跟猴子们猩猩们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达尔文先生对些有过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如果没有情绪,人类将会怎样?我们无法想象的:一个人失去亲友,不觉得悲痛;失去一个重大的机会,丝毫不遗憾;面对生离死别,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感觉;获得巨大的成功,心如枯井死水毫无波澜……
那么,情绪这神秘的东西,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用”?
日期:2009-02-22 21:45:24
情绪这神秘的东西,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用”?
情绪首先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某些具有生存价值的遗传模式,也就是说,首先,情绪具有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功能。比如对于剧痛、死亡,人人都具有恐惧这种情绪,正是因为恐惧,我们会在几乎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对可能的危险事件作出即时的应激反应,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达尔文发现了人类和动物的许多基本情绪是相同的,比如人和黑猩猩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面部表情,因此,他认为情绪及其交流具有机能或适应生存的价值。人类的一些基本情绪对我们自己或他人发出信号,指示我们必须采取某种行动,以对事件作出反应。我们害怕了,就会设法逃避那些使我们害怕的危险处境;我们感到吃惊,我们就会设法思考这些令我们不解的事物。
生命是由自动反应的神经系统控制的,当动物意识到威胁和危险时,这一神经系统会发出信号,体内释放肾上腺素以协调大脑工作,并持续不断地对身体器官作出适时反应的“最高指示”。每个人都体验过自己的应激反应,这是动物的本能。我们面对环境变化、危险临近时,大脑会把这些处于危险或受到威胁的信息发送给交感神经系统,确切地说是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此时,我们的身心会进入一种紧张状态。
应激有其积极的意义。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时,由于紧急的情景刺激了有机体,就能使其激活水平很快改变,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在危险的境遇下或瞬息变化的情况下迅速作出果断的决定,这些都是应激状态。适度的紧张是对外界刺激的积极反应,意味着你思维敏捷而清晰,当我们充满兴奋或焦虑地期待一件事情时,肾上腺素会分泌出荷尔蒙,激发创造力。人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健康的、有益的生理变化,是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运动神经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人的个性特征在应激反应中起决定作用,迅速的判断力、意志自觉性、意志果断性、坚毅的精神、类似的行为经验,都是积极应激反应不可缺少的条件。用电脑打个比方,应激反应是动物对外界的威胁、危险信号作出的“默认”的反应。
如果人缺乏应激反应能力,生命将会是非常脆弱的,因为这将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最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应激反应与人的痛觉具有直接的关联,一个报道说,一个美国男孩子天生没有痛感,他对外界几乎毫无应激反应能力,对伤害完全缺乏正确的预估,即使面对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他也不懂得躲开,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却每时每刻都需要其他人保护着才能免遭危险。由此可见,应激反应是造物馈赠给所有生灵的礼物。即使是变形虫,人们也可以观察到它精彩的应激反应,其情况与人类的应激反应虽然在生理机制上大异其趣,恐怕也有同样的精彩纷呈。
其次,情绪对于人的工作具有激发动机的功能:激起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做出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情感系统是原始的动机系统,它本身就具有激发交流的作用。情绪如火,它自燃的同时也燃烧它的火舌舔得到的东西;所谓急中生智,“智”就是“急”这个火种点燃的大火;而持续性的焦虑、恐惧这些压力感,同样可能转化为某种智慧。情绪如水,它在流动的过程中淹没它所拥抱住的东西。动机与情绪看起来是两回事,但一切动机都与情绪耦断而丝连、貌离而神合,一切工作动机都只有在它不脱离与情绪之间的联系时,才成为真正的动机,如果说动机是马达,那么情绪则是燃料。情绪与动机之间还具有心理能量和动力方面的制衡关系。完全不与情绪相关的工作动机是不存在的。
再次,情绪具有组织功能,如积极情绪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到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此外,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功能。如羞愧感幸了个体与社会习俗之间的一致性,而对惩罚的恐惧感则维持了人与法律规范的遵守,而同情友爱等,则起到了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的作用。
最后,情绪还具有文化上功能。从某个意义上,我们几乎可以说,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人类情绪史。如果没有情绪,人类辉煌灿烂的文化也将黯然失色。万里长城缘于对民族入侵的恐惧,正如金字塔缘于对死亡的恐惧;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几乎少不了爱情的抒写,如果没有爱,《诗经》的开篇都是不可议的。
情绪的这些功能,使情绪成为人格的一个部分,当然也是职业性格的一个重要部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