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职业性格》
第4节

作者: 陈鸿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主持过一家公司董事长助理的公开选拔,报名竞选的有6位年轻人,他们全都符合竞选的基本条件。与现在政府机关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做法有些不同的是,这家公司没有采用类似于竞选演讲“比口才”、回答提问“比机灵”的方式,而是借鉴了类似于美国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的方式,而且将它运用到了极致——不是那种貌似辩论实则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而是选择了一些必须发生“正面交火”、当场评判得出输赢的论题,输就是输,当场就可能下不来台,而且是轮流对抗赛。

  当小刘与小陈正面交锋的时候,现场颇有几分戏剧性。小刘口齿伶俐,辩才无碍,而小陈却有点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的意思。没对话上十几分钟,小刘攻势凌厉,大大占了上风,小陈屡屡口将言而嗫嚅,几乎是期期艾艾了。辩论进行到这时,小刘“宜将胜勇追穷寇”,开始使用嘲弄、挖苦的语言,以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小陈的表现也同样糟糕,每听到一句挖苦,他的脸就一阵红、一阵白的,表情复杂得象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或股票和期货市场行情。作为主持人,我捕捉住小陈的一些与他的性格是否适合担任董事长助理的重要细节:他的眼里射出了愤怒,一只搁在膝盖上的手在剧烈地颤抖着。

  如果你是我,你对小刘和小陈两人将如何评价?你认为他们哪一位适合董事长助理这个岗位?或全都不适合?
  董事长助理的岗位本身,要求一个人在性格上必须有相当高的亲和力(人的基本社会动机之一)和相当高的人际敏感性(情商中最核心的一项),而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非得将对方逼到“很没面子”的地步,以逞其适意、以求其快意,小刘的性格与上述岗位要求,显然距离甚远。对于董事长助理这个岗位而言,你宁可选择一个略显木讷笨拙之辈,也不能使用一个尖酸刻薄之徒。

  董事长助理的岗位本身,还要求一个人有比一般人有更强一些的情绪自控力。受到委曲时能及时调整心态,受到非难指责时能处之泰然,而一喜一怒、一惊一乍都即时地写在脸上、写在动作细节上,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如此之差,如何管理好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可能在他面前闹的情绪?
  小刘和小陈都是很出色的员工,但董事长助理的岗位,显然都不适合他们。对于组织内相当多岗位的人事任免,对当事人性格的考察显然比对其能力的考查远为重要。
  如果你不考虑个性与职场的发展空间之间的关系,你一开始就已经错了。
  日期:2009-02-16 13:33:31
  (续上)
  最后,任何一个团队的组合都必须充分考虑到成员之间的职业性格是否具有互补性。由一批优秀的人组成的团队,有时候很可能是糟糕透顶的团队。跟同事处不来而离开一个单位的,还少见吗?既然处不来,当初倒不如不进去?
  性格上的互补性,不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与用人,还是对于一个人决定是否选择进入一个团队,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性格合不来”不但是夫妻之间导致分手的重要原因,也是同事之间是否能够产生良性互动、个人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创造业绩的重要因素,不可不察。与完全不合适的人在同一个团队中工作,是一件很郁闷、很痛苦的事,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悲剧。相反,一些员工宁可留在某一家收入相对低一些的公司工作,而不愿意跳槽去另一家有更丰厚一些收入的公司,有时候就跟他留恋这家公司中有很多他相处得来的“哥们”,颇有关系。

  《西游记》在中国家喻户晓,唐僧师徒和白龙马之所以能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首先不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本领超强。除了孙悟空,师徒五人简直可以说得上是“庸才济济”,即使是本事最大的孙悟空,也并非无所不能,更不用提天庭上还有那么多比他本事大得多的天神,不然他也不至给给扣在山底下呆了N年直到唐僧把他释放出来了。他们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不仅仅由于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事实上,中途给气跑了闹离职,然后又来办复职手续的,一路上动不动就动撂挑子不干念头的,也颇有人在。成功的真正秘密在于: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却具有巨大的互补性,这种由职业性格上的差异性而造成的互补性,使唐僧的取经团队成为一个真正的“梦之队”。

  唐僧这位领导同志手无缚鸡之力,在除妖斩魔能力与技术方面完全是个外行,每遇妖怪,就会两招,一招是口念阿弥陀佛,另一招就是大呼小叫“徒儿救我!”。更糟糕的是,这位领导同志非但轻信,而且在妖怪面前还“以已昏昏使人昭昭”,对徒弟又常常不知好歹,既可气可恼,又可笑可怜。但是,该位高僧具有坚定的信念,为团队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伟大愿景——他知道这个团队要去哪儿,怎么去,去了要干什么。领导不是用来干活的,是用来为团队指明前进方向的。

  孙悟空的合作意识和纪律性都较差,喜欢玩个人英雄主义,难以驾驭,但他爱憎分明,个人能力极强,能够解决团队中遇到的重大困难,而且在遭遇最重大危机的时候,能够毫不自私地调动天庭上各种个人的人际关系资源。
  猪八戒贪吃贪睡也罢了,而且还好色,对自家那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嘴脸严重缺乏自知之明,这位仁兄既容易满足现状,毫无进取心可言,又是个叫人头疼的“麻烦制造者”。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既可笑又可恶的猪元帅,却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有着老孙所不具备的协调能力,该当孙子的时候坚决当孙子而不当大爷,他没有老孙那种死要面子。

  整个团队中最泛味,最没有性格魅力可言的,当数沙僧。沙僧为人处事都极为保守,严重缺乏决断力,工作创意对他而言更是八杆子打不着边的事。但是,没有野心却有很强的责任心,办事没有新意按部就班,却有条不紊,规规矩矩,善于处理各类基础性的日常事务工作,这一切恰恰是一个行政人员所能够具备的最优秀胜任素质。
  白龙马善解人意却从不主动与人沟通,但这位该马来历不凡,天资聪慧,任劳任怨,在某些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能够戏剧性地起到别人起不到的作用。
  团队角色理论之父梅雷迪思•贝尔宾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人无完人,但团队却可以是完美的团队,只要规模适当、并拥有适当的各种角色相互配合。团队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罗列组织,而是团队角色在气质结构上实现互补。唐僧取经团队中没有一个角色是完美的,但团队成员之间却是充分互补的,成员之间在职业性格上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

  遗憾的是,在选择职业、选择目标组织上,我们大多数人对性格与职业、与组织的适配性之重要,实在是过于低估了,这也是我认为有必要一再强调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一般说来,我们在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大都非常片面地将以下几个因素作为考量:
  ——是否能够带来丰厚的收入?
  ——是否因此而获得体面的社会地位?
  这两个因素,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确实非同小可,这不言而喻。然而,问题是,可能带来很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未必真的就适合每个人。地位再高,高不过皇帝吧?中国历史上把当皇帝当苦差事却不得不当着皇帝,因此成为非常糟糕的皇帝,就颇有人在。因此,我还打算花点笔墨,说说皇帝们的故事。
  不少人认为,只要能够带来丰厚的收入、得到体面的地位,即使性格不一定适应这个岗位,也可以通过学习、修炼,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职业。但问题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某些习惯,但这样的改变,“成本”往往大于“利润”,输入几乎总是不敷以输出,尤其是,性格特质的许多方面,几乎不可能改变的——你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我还想说说,把一根铁杵磨成针,其实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

  你也许会说:性格之于岗位适配、之于职业适应有多重要,其实用不着你多强调,我们清楚得很,我想说的是:未必。这会儿你阴天里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听听这些故事,你或许会得到别的一些启发。姑妄听之。
  日期:2009-02-16 20:23:16
  《认识你的职业性格》续——
  2,讲几个古代的职场故事:皇帝也会入错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