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
第54节

作者: 陈士陈观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许多关于百年老店的故事里,都有这样的经典桥段,一名店员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家里有人生病啦,赌博输钱借了高利贷啦,孩子没钱读书啦,偷了店里的货物或钱财,宽容仁义的老板发现后,巧妙点破,但并没有将犯错的店员扭送官府治罪,甚至可能还暗中帮衬了一把。由此,这名店员羞愧难当,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努力工作,还往往会在店里遭遇灾祸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挥重大作用。我们中国人是很接受乃至欣赏这类故事中老板的处理方式的,但却很少有人想到,店员其实按法律是要治罪的,只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在圈内,我们便认同了他和圈外人,外来陌生小偷的不一样,认可了对他的特殊处理。

  这里反映的是什么呢?
  日期:2011-10-27 20:14:58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八二
  这里反映的是中国人对因当事人在圈子内外所处位置不同,而差别对待的认同。
  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从南海边的一个小圈子开始的,中国人很容易地理解了圈子内是特区,可以有特殊的政策。其实,“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按着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开放大门,让外方进入圈内,一旦外方的位置从圈外到了圈内,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中国文化历来依据差序格局,有着位置激励的传统,让一个人进入各种有形无形的圈子,比如安排加入某某社团协会,或者经常与某些人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在中国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激励管理手段。
  联系“天人同构猜想”,中国文化中的秩序观,认为和谐的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就是具体的,不一样的事物各就其位。如同宇宙中每颗星星都有着各自的轨道。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里说“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万物都有各自的位置,万物只有各就各位,才能生长繁育。其实就人性而言,人对万物的位置有着天然的归属意识。比如我们认为米饭应归属在饭碗或饭锅里,一旦米饭归属到了地板上或衣服上,人就会感到不舒服,觉得厌恶,认为弄“脏”了地板或衣服,这里的“脏”其实是一种对破坏了米饭自然归属位置的不适感。这就是人性。现在有些所谓当代艺术,偏偏要逆反着人性来,比如人的排泄物,在洗手间里,大家都觉得正常,如果放到饭桌上,恐怕就都觉得不舒服,而我们的某些所谓艺术家偏偏要把人的排泄物放到饭桌上,还振振有辞:“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排泄物,人人每天都要排泄,放在这,人却觉得不舒服,这充分证明了人的虚伪。”我觉得这样的所谓艺术,是与讲究位置的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唯一能证明的也就是这样的艺术家生错了位置,应该生在那些习惯于将排泄物放在饭桌上的国度!

  相比较因为不懂得“位置”的价值而没什么价值的某些所谓当代艺术,懂得“位置”的价值的中国传统艺术可就价值不菲了。近年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价值飞扬,欣赏水墨画,那是特别讲究“位置”的。“位置”太近,看到的只能是一摊摊或淡或浓的墨团,而一旦“位置”合适,就能欣赏到一幅气韵灵动的佳作。
  距离产生美,位置很重要啊!
  谈过了艺术,下面我们不妨接着谈谈科学,谈谈在科学上“位置”的价值。
  话不妨从九天之上的一次回眸说起。
  日期:2011-10-28 19:34:01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八三

  云端之上,俯视大地,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将大片大片的土地“尽收眼底”,须知高和远本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资源,科学上这被称为空间高远位置资源。我们熟悉的卫星遥感技术,就是人类在充分利用空间高远位置资源上的探索。先进的科学,往往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古老的过去,比如埃及就曾利用卫星探测到底比斯附近的法老地下陵墓。而尤卡坦半岛热带丛林中古老玛雅文化遗址的被发现,也是依赖于卫星的贡献。

  果然是站得高,看得远,一眼可望穿千年沧桑,位置很重要啊!
  当然,大家都知道,相距遥远,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下的两人,虽然位置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是渺小的。
  前面我们论说过为什么太阳在众多恒星里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一颗。但对于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太阳却显得与其他恒星大大不一样,这里的关键词就是位置与距离,因为太阳所处的位置与其他恒星相比较,是距离太阳系各大行星最近的。
  在此,我们不妨以亮度为例,再说上几句。我们所能感知的恒星的亮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多少光被辐射出来,二是作为光源的恒星距离我们的远近。相比较而言,后者显得更为重要些。宇宙中的许多星星,我们看着觉得比较暗,有些甚至暗到我们无法看到,但它们其实是很亮的,甚至可能比太阳更亮,只是它们离我们太远了,远得它所发出的光我们都感知不到。在古时候,人们夜间赶路,是靠着辨别星辰位置来确定方向的。夜空的众多星辰中,最受人们追捧的是北极星,因为它在北天极附近,找出了北极星,就能明了北天极的位置,也就明确了哪里是北方。但许多人不知道,其实在南天极附近,也有着一颗类似的星星,它距离南天极和北极星距离北天极相当。但千百年来,人们从来习惯于找北极星,而不是找南极星,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这颗本可以成为南极星的星星对于人类而言太暗了,暗得几乎看不到。但事实上,这颗星星是很亮的,它的实际光度是太阳的七倍,遗憾的是,它距离我们太远了,有整整一百二十光年的距离。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位置和距离真的很重要,所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原来我们都是太阳,发出光与热,只是这四散的光热是由近到远,一圈圈逐步减弱的,拥有再多的人,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能量发散到无限远。所以,要争取到更多的光热,自然要拉近与发出光热的太阳的距离,争取最内圈的位置。当然,既然原来我们都是太阳,那就存在无数个相互交织的太阳圈子,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子里,虽然距离各个圈子的中心,太阳所在处有着不同的距离,但总能感受到自四面八方各个圈子中心太阳而来的光与热。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人总能感知到温暖,谁还没个亲戚,没个朋友呢?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人啊,都不简单!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这看过了天象,下面我们自然是要看看世相的。
  日期:2011-10-29 08:44:31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八四
  与天象上的“空间高远位置资源”相对应,世相上有着“人间低近位置资源”,当然,这里的位置也与距离相关,只不过,这里的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
  中国的传统企业,按着差序格局,通常习惯于将人至少分为自家人和外人两类,一般对自家人讲究的是亲情交情,对外人讲究的则是利益利害。而将外人通过某种方式,比如联姻、认亲、结拜等,拉入自家人的圈子,从而拉近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是传统中国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对于自家人圈子里的员工,企业会另眼相看,关怀备至、厚爱有加。看到这里,恐怕有网友要问了,一样企业两样待遇,毕竟能进自家人圈子的总是少数,那些在圈子外的人就会甘心接受这样的差别对待吗?

  这个问题在传统中国企业里有着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也是中国传统管理上所常用的。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样的解决办法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我们在细说这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前,不妨先看看它的科学依据所在。
  大家想来都见过这样的情景,父母和婴儿玩耍时,常常喜欢把婴儿举得高高的晃来晃去。科学研究发现,通常出生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对于父母这样的行为会感到恐惧,而出生四个月以上的婴儿则不会感到恐惧。
  这是为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