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
第45节作者:
陈士陈观水 记得上一章“天人同构猜想”中曾提及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地上人与天上星相互间一一对应的认识,如此,你我本都来自灿烂星河,怀着一颗赤子心,闯入红尘。原来我们都是太阳,循着上天注定的轨迹,走过世事沧桑,经历人间冷暖。作为太阳,我们都有着自己周围的行星,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系,冥冥中早已注定我们生来与他们休戚与共,福祸相连,一个个星系纵横交错,布满浩瀚的苍穹,组成绚丽的星空。
也许,你从未觉得自己原来是太阳,拥有光和热,能够滋养万物。但这就是事实,虽然曾经只有如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那样显赫的人,如德国哲学家尼采那样卓越的人,才可能被称为太阳。但事实上,太阳看似炫目不凡,其实却也平凡,不过是宇宙中亿万恒星里普普通通的一颗。从质量分析,恒星质量大都在太阳的百分之几到一百二十倍之间,其中以在十分之一到十个太阳质量之间的占多数,太阳的质量处于恒星的平均水平;从大小分析,已知的最大恒星直径是太阳的四千多倍,最小恒星直径是太阳的十四万分之一,太阳的大小在恒星中并不特殊;从光度分析,已知恒星光度大都在太阳的五十多万分之一到五十万倍之间,太阳的光度在恒星中并不突出;从星体表面温度分析,恒星的表面温度基本上在两千到八万摄氏度之间,而太阳是六千摄氏度,太阳的表面温度在恒星中很是平常。
当然,平常并不意味着平庸!
日期:2011-10-06 12:10:37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六○
太阳是伟大的,尤其对于以它为中心的太阳系而言,对于围绕着它的太阳系各大行星而言,他是不可替代的。正如,对于我们自己与我们的亲人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是整个世界,虽然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微不足道。作为太阳系中的一员,地球上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太阳。阳光使植物中的水与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变成葡萄糖,从而确保植物以及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的生存。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健康而言,太阳光的重要性更毋庸置疑。阳光可使皮下血管扩张,血流旺盛,有利于排泄有毒物质,增强皮肤抵抗力,还可增加唾液和胃液分泌,加强肠子蠕动,促进食欲和消化。阳光照射下皮肤会制造出维生素D,有了维生素 D,人体才能吸收钙,而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
阳光是神奇的!
爱因斯坦说:“一个光子可以促使一个分子发生反应。”光在化学反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光本身是一种能量,一种能够激发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神奇能量。许多化学药品之所以被放在深色瓶子里,就是为了避免被阳光照射发生反应。
圣保罗说:“万物在光明下无所遁形,同时万物在光的照耀下都会转化成光。”
本章前面提到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这样评说太阳:“伟大的星球!倘若不是因为有被你所照耀的万物,你的幸福又何在呢?”是啊,太阳正因为照耀万物,才具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正如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需要体现在社会之中,尤其对于身边越亲近的人,我们的意义与价值越大。
每个太阳似的恒星拥有的能量多少不同,就如同每个人拥有的资源多少不同。光发射出去,会带走发射它的恒星的能量,光所带有能量多少的不同,意味着它能达到的距离远近的不同,意味着发射它的恒星所能影响的空间范围的不同。拥有能量越多的恒星,能影响的空间范围越大,可能拥有更大的星系,拥有更多的行星。类似的,拥有资源越多的人,能影响的关系范围越大,可能拥有更大的人际格局,拥有更多的亲友。由此不难明白,差序格局具有很强的伸缩性。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大家熟悉的红楼梦中,贾府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贾家的姑表亲林黛玉,姨表亲薛宝钗,甚至其他许多贾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朋故旧,可一旦贾府衰败了,这些亲友也就四散不见了,贾家的人际格局立刻缩成一团。所谓人情往来,需要有往有来,没有资源,是很难实现往来的。唉,世态炎凉,世间难免啊!
其实,就能量而言,人体与太阳一样,都是有着能量,并不断向外散射着能量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漆黑的夜晚,用红外线望远镜可以清楚看到黑夜中人体的原因。
看到这里,诸位网友如再回头看看上一章“天人同构猜想”起始处“盘古开天辟地,化身万物”的故事,或许会又有一番感受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般道理往往相互照应,这“天人同构猜想”与“差序格局”就是如此,下面我们不妨略微拆解一下此中玄机。
日期:2011-10-07 17:05:11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六一
中华古老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化身万物”故事中“自我中心”、“推已及人”、“以己度物”的内在逻辑是“天人同构猜想”与“差序格局”共同的思想基础。不“自我中心”, 不“推已及人”,不“以己度物”,就不会产生“天人同构猜想”,同样的,不“自我中心”, 不“推已及人”,不“以己度物”,就没有“差序格局”。而遵循“天人同构猜想”,将社会秩序比照自然秩序,自然中没有两枚一模一样的树叶,也当然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据此,自然而然可以理解“差序格局”为什么认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从来造化弄人,所谓造化者,无非阴阳二气交融消长。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阴阳二气的状态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自然的方方面面,上见于天,下见于人。比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在谈论养生治病的时候,就多以此为据,认为因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阴阳二气状态不同,所以养生也罢,治病也好,都讲究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如此才是遵循了“天人同构猜想”,方能顺其自然,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既然天人同构,阴阳莫测于天地,自然也会难测于人体。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自然也是不同的,因此发病与病理变化也会有所不同,高明的医生,应当在养生治病中,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提出最适宜的方法,做到因人制宜。简而言之,这“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之法,便是看似玄虚的“天人同构猜想”与“差序格局”之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在体现。
中国文化中的许多理念看似玄之又玄,实际上却常有实实在在之用。比如什么是痛,现代西方医学体系虽有众多仪器辅佐,却依然没有个切实的说法。有笑话讲,西医将痛从轻到重分为十二级,一级是被蚊子叮了一下的感觉,十二级是女子分娩时的感觉,有人问如果到了十三级会是什么感觉?回答那是女子在分娩同时被蚊子叮了一下的感觉。一笑之余,也颇让人无奈,乃至后怕,因为谁此生没有过痛的感觉呢?谁又不希望能有切实消解痛的方法呢?中医对玄之又玄的痛,有不同于西医的切实对应之策。在《黄帝内经》中,有专门一章“论痛”,探讨的就是不同人对痛的不同耐受力。在“论痛”上,中西医的根本差别在于,中医是在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基础上做研究,而西医则是在每个人是一样的基础上做研究。
中西文化这样的差别,绝不仅止于医学。比之医学,在教育上,这方面能给人更切实与直观的感受。
日期:2011-10-08 18:54:58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六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