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
第39节作者:
陈士陈观水 追溯中华文明史,综合诸多古籍可知,早在上古年间,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就曾“仰天地置列侯众官”,并“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通过遵循自然之道,顺应阴阳、生死、存亡的自然法则,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开创中华文明。其后岁月悠悠,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到了春秋战国末期,秦始皇母亲的绯闻男友,秦始皇本人的疑似生身父亲,从容实现由一名商人到一国宰相成功转型,大秦王朝的重要实际奠基人之一的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归纳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是法天地”“因则无敌”的观点,从而为构建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的社会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代秦而起的大汉王朝,在百家争鸣之后,独尊儒术,当时的儒家掌门人董仲舒,向汉武帝敬献了“天人三策”,创造性地实现了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有机对应。至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天人同构猜想”理论体系真正成形,并在此后两千年间一直对中国的社会秩序建设发挥着重大影响。
联系我们在上一章“循环史观”中所提及的王朝五德终始说,为了顺应自然五行的变化,根据自然秩序构建社会秩序,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新王朝建政后,都要按本朝在五行中的归属变更确立自己的服色,称为“易服色”,并更改历法上的正、朔时间,称为“改正朔”,例如五行属水,则尚黑色,立一月为岁首;五行属金,则尚白色,立十二月为岁首。
既然谈到“改正朔”,不妨再说上几句历法的事儿。修制历法在中国传统中从来都是要事大事,因为这是根据自然秩序构建社会秩序的首要措施,集中体现着“天人同构猜想”。早在上古年间,中国古代“尧舜禹汤”四大圣王之首的“尧”,立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也就是委派大臣羲和,观察天地运动,日月星辰变化的规律,以掌握物候时序,进而修制历法“敬授民时”,用以指导与管理社会生活生产,从而实现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同构与对应。顺便说一句,古籍《尧典》有云:“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据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现今可查实的关于岁实闰月的最早记载。
正因为历法如此重要,所以在中国传统中,需要由国家钦天监统一编制,经皇帝审定后,颁行天下,这就是“皇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历”被认为具有神圣威力,甚至可以辟邪驱祟。旧时新娘的花轿里,通常要放上一部皇历,以保平安,而丧礼未大殓时,习惯放一部皇历在亡者胸口上,以防尸变。甚至李时珍所著的中医名著《本草纲目》上,都记着端午时将去年的皇历焚化成灰入药,可治邪疟。我在本章前面写到“套棺”桥段时,也放了部皇历在桌上,这是尊从老法,以免说鬼招鬼。
看到这里,有网友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说的过于玄乎了。这“天人同构猜想”未免太过虚妄。理论常常显得空乏玄虚,但却往往指引着鲜活的生活。比如当年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喧嚣一时,这固然对西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少正面影响,但也激起了人的贪欲,造成了西方社会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和秩序混乱,负面效应不可小觑。尤其是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列国社会失范,战乱频频。痛定思痛,有识之士苦思良方,以求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中。时势造英雄,风云际会间,以牛顿、哥白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顺势而起,遥相呼应,前赴后继……
那位看官要问了,这“牛、哥”等人说来不过书生而已,手无缚鸡之力,腰无尺寸之刃,要人没人,要钱无钱,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已属幸运,又能有什么回天之术,救世良方?
莫道是百无一用皆书生,要紧处一笔擎天挽乾坤!
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俺慢慢道来。
日期:2011-09-24 22:20:46
现在民间有的历书将“皇历”印为“黄历”,其实不妥,称“皇历”,是因为中国传统中遵循“天人同构猜想”,历法是皇帝钦定的,具有神圣的威力。
日期:2011-09-25 07:26:07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四九
人心散了,这天下就乱了!
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面对突如其来,看似无穷无尽的财富与机会,陷入了空前的亢奋与迷茫。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架构,当作为基础的经济情况发生翻天覆地的急剧变化,我们可以想象原来的一切社会规则都被颠覆了。神马(什么)都成了浮云!这时似乎一切皆有可能!而一切人都追寻着看似无限的可能而去,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追逐与奔跑着,以至于将灵魂留在了身后。这样的社会唯一的追求似乎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财富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满足所有人的最大利益是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对个人最大利益的追逐中,人们权衡着、计算着,相互仇恨,相互欺骗,相互伤害,人和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不得不用合同的形式逐条约定,整个社会不得不用一份份被称为法律的大合同来维持。整个社会成了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亲情、爱情、友情没有什么不能出卖,只要价格合适,无论是家庭、民族还是国家,都不过是人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组合,一个以合同约定为基础的冷冰冰的利益共同体。而一纸文书又如何能圈住人的欲望?况且所有的合同真正有效执行的基础是合同各方主体的平等,而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各方实力的均衡之上的,狼会遵守与羊的约定吗?连“水浒”中的粗莽汉子李逵都知道“条例,条例,若都依得,天下还就不乱了”!
混乱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一个即能超越个体利益,又能被个体心甘情愿接受的社会共识基础,进而据此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牛、哥”们所做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基础,他们告诉人们,根据科学研究,宇宙是如何井然有序,而社会又应照此如何秩序起来。当时,作为西方社会新兴势力的启蒙学者们,纷纷归附到自然法学派门下,认为应该依据自然秩序构建社会秩序,将人道对应于天道。后来,西方又发展出了“泛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尝试将天文、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现和定律与社会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将其中的道理应用到社会治理上。西方今天的兴盛发达是离不开种种合乎“天人同构猜想”的理论指导的。
然而,当危机远去,人们是如此容易忘却,当太平日久,人们是如此容易狂妄。随着西方的主流地位的确立,随着他们生活越来越好,他们越来越自大,越来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居然以为征服了一些自然物就是征服了整个自然,居然以为掌握了几条自然规律就可以掌控整个自然,他们居然习惯了用烘干机代替阳光。
在西方盛产思想的国度――德国,
理性的哲学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胜利,大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感性的诗人歌德说:“大自然不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
遗憾的是,恩老、歌老已逝去许久了,在过度依赖电脑的当今西方世界,自然的人脑已越来越趋向于不自然的电脑,变得更善于算计而不是思考,也越来越不能理解曾经的思想。但从来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在温室大棚里自以为是地计算着温度、肥料乃至激素,算计着那些所谓反季节蔬菜水果的收获。但遗憾的是,人工能计算出温度、肥料乃至激素的配比,却未能思想到从来万物生长靠太阳,失去了阳光,大棚内的人工世界中往往只能开花而无法结果,即便依靠激素的刺激有了果实,其中的果酸、维生素以及无机盐的含量也常常出现下降。而在大棚外的人工世界中,西方的人口出生率一路走低,一段段只开花不结果的男女关系看似美丽,却丧失了最基本的自然意义,满地残花无人葬,明日葬侬知是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