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2-16 14:28:22
第十章 政策八误(五)
四误:
以GDP为纲,过度信奉统计数据,强调经济增长率。其实GDP这个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舶来品,过去人们也并不熟悉这个东西。在***时代,对于这些数据也不是那么看重,那个时代人们重视的还是真正的实体经济,比如我们那个时候说要超英赶美,说的都是要一年大炼多少吨钢铁,大跃进的时候,说的是亩产几万斤粮食。由此可见,那个时候大家还是比较重视实际产品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数字。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熟知西方经济学的人逐渐成为政府官员和智囊,西方经济学理论也越来越被国人重视。
西方经济学确实创造很多有用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齐家平天下都很有用,GDP也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工具,对于分析问题、制定政策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但是,现在国内的很多政策制定者们过分重视这个数据了,而忽略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GDP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产品总量,而仅仅算是反应社会实际产品总量的一个模型,模型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在中国尤其是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雇佣了一个保姆,每个月给他一千块钱来做饭、打扫屋子,这一千块钱是计入GDP,如果你不雇佣保姆了,而是自己做饭、打扫卫生,那么按照统计社会的GDP每个月就少了一千,可是从产出角度来说,社会的产出并没有真的减少。
再如中国的农村,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很多东西还是自给自足的,比如自己养鸡,养猪,自己在地里种菜吃,他们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那部分产品也统计不到GDP中。可是有一天,这些农民到城里打工了,他们要买鸡蛋、买菜吃时,这些东西可是要统计到GDP中的,这样当农民到城市中打工,GDP无形之中就先增加了不少,可是他们消费的这部分东西,相比以前可并没有增加。
第二、GDP中统计的产值,包含很多对人们没有实际用处甚至是有害的内容。关于这一点,经济学家们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你粉刷了一面墙,结果不满意或者质量不好,雇人铲除了重新再刷,结果GDP显示的数字包括了粉刷两面墙和铲除一面墙的产值,但实际上你只享受到一面墙的功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常常想起但是一直不敢说的一个例子时,由于意识形态的要求,我们从中学到大学,在课程都必然要包含政治课程,这些课程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让我们很厌烦,还要费时费力的去应付考试,这是有副作用的了,可是在GDP的统计中,政治课老师的工资、政治课本的费用等等,都是算在GDP中的,全国上下,统计起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所以,每当我想起这个例子时,都很替那些大学里面教政治的老师悲哀。
再如,每次经济不景气时,国家就要拨付资金,在全国大搞基础建设,这些基础建设中很多最后可能都排不上什么实际的用场,同样对人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可是在GDP中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经济不景气时,宏观经济增长还能保八、保十,往往都是靠这些撑着呢。最近几年,房地产大热,各个地方就大搞房地产建设,结果全国各地先后爆出空置房没人住,鬼城之类的事情,比如鄂尔多斯的新区、郑州郑东新区等,而全国各地更有无数的小县城,人去城空,可房地产仍然热闹非凡,这里拆那里建,这些都是GDP中没有实际用处的产出。
第三、在经济过热时,由于产品价格的上涨的影响,会对GDP统计造成影响,造成统计的GDP偏大。大家可能都会注意到,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时候,GDP增长率往往也很高,而到了通货紧缩的时候,GDP的增长率通常也低。大部分说这是因为通货膨胀时候一般也是经济繁荣的时候,所以经济增长率高。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其中很大一部分GDP增长率是由于价格上涨的原因,我们国家公布GDP时,公布的是名义GDP,这时本来就没有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的,GDP增长虽然说是实际增长率,可是由于物价上涨系数的统计本身就不是那么科学的,那么剔除物价因素之后的经济增长率,有多大的准确,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我的分析还都是假设政府完全是本着客观的态度去做统计的,其中没有任何故意弄虚作假的成分在内。不过具体情况如何,我还真不敢保证。
所以GDP增长率终究只能作为一个模型、一个参考,我们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增加真实的生产力,让人们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只是追求那个虚有其表的数字。GDP增长率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这个手段看得至高至上,那就是舍本求末了。
可是反观现在的政府,却在这个数据上硬画了一个杠杠,然后把这个杠杠做为了硬指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几乎不惜一切代价。
如果不是政府过分重视这个目标,那么房价是绝对不会走到今日的境地的。先不说1998年一下子完全停止福利分房来的太快,2003年时,房地产在当时已经开始萌发过热的态势,而且央行还提出加息来控制房地产过热,然而,当时为了保证经济的增长率,竟然再一次推出更加极端的政策,将1998年的以保障房为主的政策改为了以商品房为主的政策。
之后的数次调控,中央政府都一直犹豫不决,根本的原因除了顾忌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影响了GDP增长率,最典型的是2008年的调控,本来已经见了成果,如果不是政府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今天的房市本来不应该如此,而且,由于政府态度的不稳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人们对于政府的任何行为都极度不信任,甚至一出调控,很多人就会觉得房价又要大涨了。
在对待GDP增长率这件事情上,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美国,相比于其它各个国家,美国的经济几乎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所谓奇迹,每年就是那么百分之三百分之四,然后它这么稳稳定定的增长了两百多年,结果成了独一无二的世界强国,反观世界上其他各个曾经被称为奇迹的国家,往往在一阵猛然的增长之后,就陷入了经济的停顿,甚至是国家的混乱之中。
从长期来说,能让一个国家的生产力保持稳定的增长,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依靠的是一个国家生产率和科技水平的增长,以及良好的社会制度,是人们能够真正的安心工作。一段时间内的过度凶猛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依靠过分偏激的政策刺激的经济增长,往往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埋下隐患,这些因素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局势,实在是中国政府一系列错误的举措导致的,而这不蒂于给自己的经济埋下了个定时丨炸丨弹,追究其源头,则是政府官员和智囊们过分重视GDP,一切以经济增长率为纲的思想造成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