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一家中型企业做销售部经理的朋友,闲暇时间喜欢上网,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一有时间就将自己在商场打拼的体会、经验、教训、甘苦贴在网上。有一次,在浏览博客时,他发现一篇很精彩的文章,读完后,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对文章加以肯定和赞美。这样一来二去,他和作者建立了很好的“文缘”。四个月后,他们相约见面,交谈甚欢,对方邀请他到自己的企业去工作。原来,这位网友竟然是这位朋友所从事的行业中第二大企业的老板。现在,他已是这家企业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了。由于他们在网上不设防的交流,对对方的价值观、爱好兴趣、处事能力等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所以他与老板相处得很融洽。他还利用网络在全国十五六个城市结交了20多位知心朋友,此举大大促进了他的业务的开展,也让人脉资源的延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日期:2011-01-01 19:36:40
处处留心皆人脉
参加婚宴,你可以提早到现场,那是认识更多陌生人的机会;参加活动,要多与他人交换名片,利用休会的间隙多聊聊;抓住旅行的机会,主动与他人沟通等,也可使你的人脉变为你的宝藏。想成为成功的人士,就要善于学会把握机会,抓住一切机会去经营人脉资源与关系。在这进程中,我们还要学会沟通和赞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在1921年以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夏布出任CEO。许多记者问卡耐基为什么是他?卡耐基说:“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卡耐基有一个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让比他聪明的人更开心。”可见,赞美在人脉经营中是多么重要。
日期:2011-01-01 19:39:24
有一个法则需要你铭记,就是“大数法则”,它的核心是:观察的数量越大,预期损失率越稳定。这是保险精算中确定费率的主要原则。把大数法则用在人脉关系上,就是结识的人数越多,预期成为朋友的人数越稳定。一家法国机油公司总裁克图特•斯福特每年都定下目标,与一千个人交换名片,跟两百个人保持联络,跟五十个人成为朋友。他遵循的就是大数法则。
日期:2011-01-01 19:40:46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与《华尔街日报》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5%的人力资源通过人脉找到了适合的人才或工作。前程无忧网也曾做过“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调查,其中“熟人介绍”被列为第二大有效方法。事实体现,在职场上有经营人脉资源和关系的意识,就会助你走向成功。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用心寻找,用心经营。
日期:2011-01-01 19:42:04
有一句美国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现今社会,人脉已成为事业的支持体系。所以有人说,专业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如果仅有专业,没有人脉,你一分耕耘,只有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将是一分耕耘,十分收获。加倍开发人脉资源,并好好经营,不仅能为你雪中送炭,而且在事业发展上更能为你撑帆远航。若能在“贵人”多助之下,你更能锦上添花。
成功时要心存感激,才会攀上巅峰。如果仅有专业,没有人脉,那么一分耕耘,只有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将是十分收获,若能有“贵人”多助你的事业锦上添花。
日期:2011-01-02 21:44:54
3.摆脱“完美强迫症”
完美可以是一种追求,但不能是一种标准。
小关助人为乐的事迹教育我们贵人无处不在,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说不定哪一天这个小事就是成就你成功的机会。在前文中谈到过小庆与小涛经过考核一起进入A公司营销部。小庆虽说是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也善于欣赏对手、学习对手、每天都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但他有一个癖好——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他走到哪里都称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别人夸他美得就像爱神维纳斯,他说我是个男人,怎么会像一个断了胳膊的女人?她有什么美。其实,说他像爱神维纳斯是在挤兑他太追求完美了,完美得让人接受不了。小庆像个女人似的,看不惯别人生活得太随便,指责他们注意这注意那。他更不满意自己生活的城市,觉得这里“树不绿、天不蓝、大人没素质、小孩拖鼻涕、商标不通顺、句号画不圆”。有人开玩笑地对他说:“搬到天堂里去吧,在那里才会寻找到你认为完美的地方。”小庆对自己很严格。一次他因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处理得更好而耿耿于怀。何经理提醒他,不要总对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念念不忘,潇洒一些。小庆总是不快乐,感到紧张,因为他听到很多人在评价他,在背后说他。何经理说他患上了典型的“完美强迫症”,经常找他谈话,劝他不要为追求完美而误入了歧途。过完年,何经理就让小庆第一个休了年假,让他好好调理调理,争取早日摆脱“完美强迫症”。在下文中我们还会讲到小庆。
日期:2011-01-03 19:06:13
小庆的过分追求完美,摧毁了他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也让他误入了歧途。追求完美是可以的,但太过分了就只能像小庆一样要好好调理心态。在职场,你要和很多人配合完成工作进度,如果你过分追求完美,会让你忽视别人的进度和感受。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取得的成就也就不同,就算你是难得的可造之材,也得和每个人配合地工作。如果你做到十分,别人做到五分,你的团队整体进度也就是五分,整体局势不会被你多出来的成绩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单位是一个变速运转的机器,而你是一个齿轮的话,你转得太快,大家就跟不上你的脚步,整个机器也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完美应该是一种做事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压力、一种标尺。
过分追求完美的人,自认高人一等,孤芳自赏,无法与比他们差的人在一起,更有着“精神洁癖”,受不了藏污纳垢。他们一旦进入职场,就会觉得周围所有的人都达不到他的要求,他来上班完全是公司的福气。在工作中,他们可以花上三四天时间,只为了把手头的那一点点事做得无可挑剔。这样的人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从不考虑公司的整体计划。过于看重自我完美,其实是一种自私。
完美的标准应该是相对的,当你把事做得无可挑剔之后,回头再看,一定能发现它还是有待改进的地方。当你为自己在某次晚会上的出色表现沾沾自喜时,仔细想想还能做得更好吸引更多目光;当你做出一顿可口的晚餐被人赞不绝口时,你会发现再放些什么调料味道会更好……如果你总是把目光瞄准自己的表现,总是对做过的事情难以释怀,那你就无法享受当前,你的生活质量也会在你的焦躁不安中下降。真理再向前跨就是谬误,完美再升高一个境界就会走向反面。
完美应该是一种做事情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压力、一种标尺。过分追求完美的人,他们自认高人一等,孤芳自赏,无法和比他们差的人在一起,更有着“精神洁癖”受不了藏污纳垢。他们一旦混进职场,就会觉得周围所有的人都配不上他,他来上班完全是公司的福气。在工作中,他们可以花上三四天时间,只为了把手头的那一点点事做得无可挑剔。这样的人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从不考虑公司的整体计划。这种过于看重自我的完美,其实是一种自私。你可以兢兢业业,但决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误入歧途。
<
日期:2011-01-04 17:29:25
在上文中讲到了小庆的“完美强迫症”。俗话说:“世上无奇不有。”这样看来,在我们A公司发生的故事也不是例外。我们A公司是一个团队,有很多员工,有各种不同的角色,所以会有各色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尤其A公司在吴总接手后,整顿了队伍,照顾到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挂勾,让员工也有选择部门的权力,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整个队伍重新组合。尤其是每个员工都有资格选择自己的领导、自己的岗位。使我们员工各个都富有全局精神,高度地协同工作,每个人都尽力完成团队赋予的任务,结果呢,A公司不久就被评上了部里优秀单位。
日期:2011-01-04 17:30:56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