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第17节

作者: 龙羿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总常跟我们讲:“在目前各大企业提倡的团队精神,是陷入了团队精神的阴谋中,被篡改了的团队精神。他们认为,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必要时委屈自己成就全局的精神;是个体在全局里面的协作能力,为团队里其他人服务的精神。看上去这个解释似乎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乎成为目前各个企业招聘人员时用到最多的词条之一,也成为职场人最强烈的精神诉求之一。但事实上,团队精神广泛地被企业和老板们“劫持”,成为驾驭员工的工具和手段,这就是团队精神的阴谋。这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是被篡改了的团队精神!他们阉割了团队精神的两个要义,其一是利益。利益是团队的第一要义,是团队最重要的黏合剂,也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内容。真正的团队,必须学会尊重个人的利益,在整合个人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共同构建团队的利益目标,使两者获得一致性。真正的团队精神,并不强调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团队利益。成功的团队。势必是一个利益分享的团队。失败的团队原因有很多种,利益分配不均则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二是个性。团队应该有共同的目标,但绝对不是压制个性、泯灭个性的地方。那种军事化、半军事化的管理,并不是企业团队精神的良好示范。尊重团队中每个人的个性和差异,了解他们的专长和弱点,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这样才是健康的。存在差异的个体,才能互补,完全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人组成团队,只能算是“近亲结婚”,其“结果”一定是伤残的。尊重个体,强调团队成员的互补性,重视成员的不同能力,才能真正使每一个成员产生发自内心的动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完成团队工作目标。只有把二者合在一起,才会提高团队的效能。”正是如此的理念,才使吴总带领的队伍走向了成功,做到了今天的业绩。

  日期:2011-01-05 18:46:11
  吴总说得很在理,员工们顾全大局,甚至委曲求全,有不同的声音则被视为没有团队精神;你把成功、成果仅归功于个人也被视为没有团队精神;安排你去一个自己不擅长的岗位,不服从也被视为没有团队精神;甚至偶尔不参加集体活动,也被视为没有团队精神。在这里,团队精神的实质已改变。A公司照顾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勾,使每个员工都有选择部门的权力,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使每个员工都有资格选择自己的领导和自己的岗位。因此同事们干劲十足,成绩突出,吴总把团队精神的两个要义结合了起来,产生了效能。

  在吴总接手之前,A公司的队伍除了空喊口号以外,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死制度这根大棒子来打压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家伙们,根本没有“利益+个性”的意识。死制度用得次数多了也就失去了效用。此即所谓“民不惧‘死制度’,奈何以‘死制度’惧之”。任何不重视利益和个性的团队,一定会陷入团队精神的陷阱。同事们间出现推诿、牢骚、抢功和看笑话,将成为这个团队的主流文化。

  任何想要组建真正团队的领导,必须尊重团队成员的利益,做好利益分配机制,并尊重团队成员的能力个性,用七巧板游戏的精神,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做到这两点,同事们就会齐心协力,团队一样坚不可摧。
  团队精神,被很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偷换了概念,夸张强调了团队里面的大局意识、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在这里,团队精神已经变成一个阴谋,其核心在于阉割了团队精神的两个要义:一个是利益,另一个是个性。
  日期:2011-01-06 18:25:13
  吴总团队精神的理念,使他带领的A公司走向了成功——被评为部委优秀单位。我们庆幸之余,无不对吴总的理念感到钦佩。我们感受着,并领悟着他的理念,在今后我们的工作中同样会带着这个理念走好每一步。团队精神讲完了,我们把目光再一次回到小庆身上,在前文中我们说到小庆过于追求完美而误入了歧途,何经理让小庆过完年第一个休年假好好休息一下。小庆的年假过去了,他认识到偏执把自己引入了歧途,重新认识了完美的涵义,努力改变自己,称自己是现实主义者。小庆的改变令同事们欣喜。小涛和小庆是同时进A公司的,但他们并不怎么来往,大概是两人性格相差太大的原因。小庆特别开朗,每个同事和他的关系都很好,而小涛比较内向,每天都见他皱着眉头,不知道在烦什么事情。

  日期:2011-01-06 21:55:43
  因为小庆的工作表现突出,领导准备把去总部进修的美差交给小庆。领导找他谈话,让小庆准备去总部学习。也不知道这次谈话内容是怎么被小涛知道了,他就开始冷嘲热讽,意思是:小庆是个圆滑的人,很会拍马屁。他也不顾忌什么,这种话就当着所有的同事的面说了,让小庆特别尴尬。小涛忘记了要欣赏对手和向对手学习,嫉妒心让他冲晕头脑,“我们俩是同时来到公司的,我干得也不错,怎么就偏向小庆呢?”小涛没有找到平衡,与小庆闹起了别扭。但小庆并不和他一般见识,就等着通知批下来。

  日期:2011-01-06 21:56:39
  第二天,上级领导很严肃地找小庆谈话。领导说单位收到了匿名信,信上说小庆生活作风有问题,还煞有介事地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有某个女人进了他的家。” 信的署名是“一个打抱不平的同事”。看了这样的罪状,小庆差点吐血,这老掉牙的招数现在居然还有人在使用。小庆的“私事”被爆了光后,小庆第一个就怀疑上了小涛,因为平时嫉妒、排挤、抢功总少不了他的份,而他总爱挖掘别人的隐私,实在让小庆怀疑。幸好领导对小庆特别了解,认为小庆是一个品性兼优的人,不会做出见不得人的事,对匿名信不屑一顾,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小庆还是如愿到总部进修去了。匿名信并没有影响小庆的进修,但这件事使小庆领略到了“暗箭”的厉害,深感这个放“流弹”伤人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一定要想办法制止他。小庆很快想出了防范“流弹”策略。这事发生后,小庆不希望与小涛有任何隔合,作为同事,在同一屋檐下工作,总是这样闹别扭无法工作,于是小庆进修回来后,就找小涛长谈了一次,让他们俩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小涛和小庆最终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携手共进,一直在他们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直至今日。
  日期:2011-01-06 22:04:31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影照着职场上的硝烟,让我们认识到职场如战场。你稍不注意,就会被小小的“流弹”击中。小庆被击中了,但小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以欣赏对手的角度去对待问题,加上他平时的工作作风让领导放心,领导信任他,才使他顺利地去进修。等进修回来,小庆还主动地与放暗箭的小涛长谈,制止了事态的恶化。另外,小庆发现小涛放暗箭是出于对自己的嫉妒,因为他们是同时来到A公司的,却有不同的待遇,小涛是因为没有找到心理上的平衡,才出此下策。问题找到了,小庆这才平下心来,解决了问题。所以要提醒那些放暗箭的人,找到问题的根结,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代职场上喜欢放暗箭的人很多,对付他们还真要有些相应的对策,只有充分挖掘这些人的特征,才能找对对策。记得有同学跟我说过,放暗箭的人有三种类型,让我尤为提防,在必要时需采取一些行动。我在这里总结了下,把喜欢放暗箭的人的特征,及其需对其采取的对策告诉给同事们,以供参考:

  日期:2011-01-06 22:11:54
  其一为蟑螂型
  典型特征:爱打官腔,卖弄风情,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喜欢出风头,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吹牛拍马,巴结上司,极尽谄媚之能事。这种人在职场中地位并不高,但往往势力很大,像蟑螂一样无处不在。
  攻略:这种小人,如果他们做的不是太过火,大可不必去理他们。但最好能试着表面上与他们和平共处,尽量与之搞好关系,充分利用他们的特长,为你所用。几句奉承的赞美,几次善意的微笑,对于品德无碍,但对你的职业升迁、个人机遇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遇到他们故意作弄人时,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最好高风亮节,不与小人一般见识。当然适当的时候,你也可以反击一下,因为这种人一般都欺软怕硬。

  其二为老鼠型
  典型特征:阴险狡猾,爱打小报告,爱做小动作,爱给人穿小鞋,时时都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惯于剽窃他人的创意,冷不丁会偷袭你一下,但不具备致命危险。
  攻略:对于这类小人,应对的策略是敬而远之,井水不犯河水。你可以把他当做喜鹊,也可以把他当做乌鸦。在他们面前免谈私事和敏感话题,也不要探听他人的隐私,否则你有一天成了替死鬼,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果不幸被这种人强行拉入,或无意间听到某些消息时,先对现实情况分析一下,不妨将他的传言当做一种警示、一种大变动之前的先兆,看看有没有发生的可能,然后按照正确的结论行事。

  其三为毒蛇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