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Y取决于:⑴ a:自发消费 (自发消费乘数)
⑵:投资支出 (投资乘数)
⑶: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乘数)
⑷:税收 (税收乘数)
⑸: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乘数)
(6)c: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乘数)
⑺ :平衡预算 (平衡预算乘数)
二:变动税制:引进税收函数 (0 模型变为
进而整理为:
这时 取决于⑴ a:自发消费 (自发消费乘数)
⑵:投资支出 (投资乘数)
⑶: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乘数)
⑷:税收 (税收乘数)
⑸: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乘数)
(6)c: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乘数)
⑺ :边际税率 (边际税率乘数)
这些都是些非常简单的数学运算,如果你肯为它花上点时间,那么这些东西就会推演的很熟练。四部门的模型就是在加上NX,也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可以自己去推演。结果就是在分子上再加上一个 。正如前面我们所强调的,简单数学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是远远没有结束的,这些数学式背后隐含着非常多的经济含义。这些含义还是要读者们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揣度。我通常相信,因为每个人的学识和经历的不同,大家即使看相同的东西,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也可以叫各取所需吧。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时,老师在他的头上敲了三下,从前门撵出,孙悟空就体会到了老师的意思。所以悟性很重要。每个人的悟性都应该得到训练,途径就是勤奋和多思多想。我很幸运,有机会在中国聆听那些国际上的经济学大师们讲座本领域的理论,每一次我都很兴奋,也很沮丧。兴奋的是,他们真的是大师级的人物,看起来十分困难的理论问题,他们举重若轻的讲述出来,而且十分明白。他们是真懂自己领域的那些东西的,否则不会讲述的那么简单,明白和易懂。因此,我建议大家,如何去判断一个讲授者是好还是不好,标准就是,看他能否把理论明白易懂的讲授出来,同时传授给我们复杂的技术问题,当然,这些技术问题也是十分简单的。我们需要的是知道,为什么应用那些技术,技术背后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讨厌那种拿复杂的技术吓唬人的讲授者。Eric Maskin 是博弈论中的大哥级人物,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讲授博弈论中的复杂理论难题。提到了技术问题,我就要说说自己的体会。我们也不要相信那种只能夸夸其谈的讲授者,那些夸夸其谈者的所谓的“思想”,很多就是常识,我们并不需要这些常识。我们需要的是如何用技术去分析常识和推演这些常识。现代经济学成为科学,是因为我们使用了科学的技术和科学的分析手段,任何对这些技术和科学手段加以忽略的人都难以迈进现代经济学的殿堂。我也一直笃信,伟大的思想来源于熟练的技巧。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同时掌握经济学的思想和技术。掌握思想是为了训练和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技术是为了训练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什么说我听完那些大师的讲座后我很沮丧,是因为我羡慕那些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们。羡慕他们的际遇。一个好老师的讲授对于一个学生来了解现代经济学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本世纪少有的大师熊彼特说,“在大部分情况下,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是不能从公认的专家传授以外的任何来源获得的;如果能够的话,也必然是具有非凡的创造性与毅力的人”萨缪尔森则更坦率,“倘若你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不错的话,那就用乞讨的钱、借来的钱和偷来的钱进入顶尖的学府吧。”
宏观经济学讲完了,是不是很简单?!至少到现在,我们讲完了宏观经济学。因为我们得到了我们关心的东西:国民收入。知道了它是如何决定的。而且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如何使得我们有尽可能多的国民收入:记得那些参数的改变,通过乘数效应就会改变国民收入。
当然,我们的宏观经济学还没有学完,但是,到目前为止,如果明白了上面的东西,那就过关了,我们希望能一路过关斩将。祝你顺利!
日期:2005-3-2 10:16:43
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税收乘数是负的。下面再贴一章,还是不能发数学,大家将就一下,我慢慢想办法。
第三章.关于消费的理论。
把头脑设置为空白页。
我们还是从基本的问题开始想。我们在上一章结束了宏观经济学,但是肯定是不完全的,为什么呢?这里举几个例子来发现我们的不完全性,比如我们说消费函数是C=a+cY,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再比如我们假设投资I和政府购买G都是外生的(也就是固定不变的),这肯定不对。再比如我们假设净出口NX也是外生的,这肯定也不对。还有,宏观经济学就只是研究这点问题吗?也肯定不是。这些都是些好问题,但是我们不能一下子同时解决它们。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这里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关于消费函数的问题。
当我们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事实上我们要建立关于消费的理论,这在我们的微观经济学中经常谈到,还记得消费者理论中,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的问题吧。宏观经济学为什么也要谈这个问题?这反映了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要谈这个消费问题,是为了使我们的宏观经济学更有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历史不太长,是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他也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只要是新兴的,那就肯定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可以做些工作的契机。宏观经济学就是这样才使得像我这样的人对其着迷,当然,宏观经济学关心的问题对我们的国民的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对其情有独钟的根本原因。
那么宏观经济学在哪些方面可能不完善呢?至今为止,宏观经济学中有数量很少的一致意见。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种是我们对总体经济情况汇总的困难。比如说假设当我们把每个人的偏好都知道了,那么我们能不能加总一个社会的一致偏好呢?可能有些困难吧,阿罗有不可能定理,但是阿马迪亚森还是做了一些工作,这个问题可以说,还是悬着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认为这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可能是有些偏差,也就是很多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没有什么微观基础。什么叫微观基础?其实就是指,你在研究总体经济问题的时候,必须要以满足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最优的行为为前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单个主体的最优条件没有被满足,那么这个整体的制度就会有问题。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就是:不是由纳什均衡组成的制度是不稳定的。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我希望能有有“野心”的人来用博弈论的理论改写一些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为什么是博弈论?因为博弈论研究的是关心自己自身利益的人们在行为时的互相影响,达到一个均衡,这个均衡一旦达到,就没有人再愿意改变。也就是说,这样的结果是以满足个体的自利行为为前提的。这样,这个结果就具有稳定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