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 – 全球经济大萧条》
第8节作者:
生于0715 索尼代表了日本的一个时代,也成为日本工业的一个象征。 但是,索尼自身政治面临严峻的挑战。 微软推出Xbox,大张旗鼓地与索尼的PS3竞争。 微软的凶狠体现在“价格战”上,把索尼的PS3拖入泥潭,到现在仍然亏损。 而苹果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包抄索尼的笔记本电脑、MP3/MP4和游戏掌机的市场。 这让处于资金困境的索尼“顾此失彼”。 另外,由于Xbox的崛起,第三方游戏软件生产商有了更多的选择,开始根据“价高者得”的原则,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硬件厂商,这让索尼PS 3遭受另一个重大的打击。 而与资金充沛的微软进行竞争,必须做好打“消耗战”的准备。 而苹果Mac笔记本电脑渗透到日本市场,成为时尚精致的标志,冲击着索尼的笔记本市场份额。 另外,苹果设备在MP3和游戏上,跟Walkman和PSP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因为,索尼的各种产品大都处于市场第二或者更靠后的位置,缺乏强有力的竞争特点。 而索尼的Walkman和掌机PSP的市场状况更加危险。 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保持自己的销售收入,索尼就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投资。 但是,索尼现在可以说,连自己都不知道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到哪个领域。 那么,一旦社会经济形势出现新的滑坡,那么索尼在产品能力薄弱、资金能力薄弱的状况下,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而如果到时候索尼拿不出好办法在PS 3赢利,无法挽救已经几乎被人们遗忘的PSP,那么索尼在游戏市场的将面临更大的困境。甚至可以说,如果一旦索尼在笔记本电脑、游戏上支撑不住,那么索尼在这个领域的150多亿美元(公司2009年业绩报告)将受到极大的侵蚀。
苹果与索尼的竞争只是美日竞争的一个“战场”。 日本人和美国人在汽车(丰田本田与通用福特)、机械(小松与卡特彼勒)、消费电子(索尼与苹果)、化学工业(尤其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学)、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电脑及周边设备等等领域进行着直接和间接的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竞争产品大型化和美国竞争产品小型化的“中和性”趋势越来越明显。 曾经主要以精巧产品为主的日本人,在汽车产业上对美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曾经粗枝大叶的美国人则变得越来越精巧,抢占了更多的消费电子市场。 而双方在不同领域竞争的“此消彼长”,对人均GDP和国民收入形成相应的影响。
日期:2010-06-11 17:40:29
5、产品生产模式与国民生活质量
----每个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都要经过设计研发、原材料与零部件、组装加工、营销销售、售后支持等关键环节。 这就是整个产品的价值构成。 那么掌控最核心环节的企业(国家),就能够将整个产品价值构成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垄断,然后把又苦又累、而且价值很低的部分外包出去,然后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国民收入。 通过这样的方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生活更轻松,因此也更快乐幸福。 这种生活状态的差距,虽然没有国民收入的差距那么明显,但是意义更加深刻。
在苹果年销售360亿美元的产业链中,如果从头到尾都分配给美国人,那么美国人需要投入芯片、屏幕、外壳、接口等多种生产设备,然后建立完整的生产组装工厂,并且雇佣大量人员来进行各道工序的生产。 如果苹果这样做的话,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并且雇佣大量的人来负责整个生产流程。 比如说,假设苹果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零部件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且雇佣数万人进行零部件和主机的生产。 而这对于初期资金紧张,未来前途未卜的苹果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那么,苹果对整个产品的生产进行了切割,将最有利润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和售后支持弄到自己手中,把非关键的部分外包出去。 这样的结果是,苹果基本上没有设备投资,员工数量更少,股东利润更高。 而且,苹果公司的人们也更富裕、轻松、幸福,而且带动美国不少高价服务业,让美国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富裕、轻松、幸福。 而这时候,出现了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事件,给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2010年5月份,富士康的工厂连续上演了“十数连跳”的员工跳楼事件。 “血汗工厂”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富士康员工在网上“晒”自己的工资单,结果显示:某月加班总共达到135.3个小时,比《劳动法》规定的最高加班时间整整多出100小时。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一个月工作超过300小时,就是每天不休息,也得工作10小时! 那么,这样工作10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就是用双腿站着,站在流水线的边上,紧张重复着简单而机械的劳动,每天10小时! 而且,天天都得这样,周而复始,不能停歇! 而且,在流水线运转的时候,人必须紧张地跟着机器运转,不敢有半刻停歇,甚至都不能稍微慢一点! 因为,如果停下来、如果慢一点,就会耽误整个流水线的运转,而工头就会过来喝斥! 人们都说农民苦,但是这样的工作比农民更苦! 因为,农民自己还可以歇晌,还可以猫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干活。 而这些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必须得按照机器的节奏,周而复始,进行着机械的劳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劳动不仅对身体是个极大地摧残,更是完全摧毁人的精神、摧毁人的大脑。 因为,在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每个人都高度紧张,因为如果产品不合格,主管能够查出是哪道工序出现问题,就会扣发那个员工的奖金。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黑人老头有个经典的话,就是关于“体制化”的描述:“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 is 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的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他。这就是体制化)。” 在美国的监狱中,人们工作的时间很少,还有自己大量的自由时间。 而富士康的几十万员工,连自由时间都没有,天天在这样周而复始的站立、重复、重复、重复的动作中,像机器一样地工作。 没有大脑的运动,也不能有大脑的运动。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脑越运转,人就越觉得痛苦,越觉得无法忍受。 所以,有的员工富士康说: “上班时干的都是简单重复劳动,当然不是体力上的累,而是心理上高度紧张的那种累,下班后好像脑袋被榨空了。” 当“连跳”在全世界都“知名”后,老板终于下令,富士康实施员工每周休息一天的制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