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早年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更是对教育重视无比。日清战争签署《马关条约》后,日本政府将从中国讹诈掠夺来的2.5亿两白银多数用于完善国民教育(前期学校虽广泛开办,但经费一直不足);明治天皇敕喻“华族”(相对于贫民的帝国高级贵族)让多数子弟出国留学以“报效国恩”。
对比中国的情况,恐怕就让人难堪和无地自容了。中国的公共教育是什么样子,这上面花费了几何财政收入,教育经费增长快还是财政收入增长神速,相信关心它的中国人心里都有数。更让哥替中国人汗颜的是,多数中国家庭在培养后代上的投入是建立在口积牙屯、节衣缩食的基础上,而且完全是被动的、被迫的!
日本政府的部分闲钱,搞了一个OECF基金(Overseas Economic Cooperation fund,全称日本海外协力基金),与落后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开展金融合作。既部分间接补偿二战中受害国家的损失,又扩大日本的海外经济影响,还兼收买人心,同时实现了资金的保值增值。中国由政府掌握的外汇储备利用效率如何?这是个应该所有中国人关心和反思的重大问题。
日期:2010-08-31 13:43:12
至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对拉动或促进日本经济繁荣的影响,则干脆完全是扯淡。无论是奥运会期间的各项直接收入还是提升日本国际形象的间接效应,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完全为了政治需要而杜撰出的“奥运经济”概念,居然在中国有市场,还有大把人相信,哥觉得中国部分民众实在是太善良、太容易被忽悠了!
日本式的企业管理风格和办法,这确实是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主要基石,值得中国人关注和学习。但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质量、效益和声誉而不是其它,组织管理是重要工具但完全不能替代创造发明、技术革新的功效,宏观而言甚至在重要性上也没有后者重要,唯管理论者必须认识到这个现实。更重要的是,你让任何一家管理良好的日本工厂去制造假货或“高科技含毒食品”,恐怕现代日本的当事企业家宁愿切腹也不会动这个念头!
日期:2010-08-31 13:46:48
日本的财团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来看和东亚稻作民族的传统集体主义倾向及日本的封建文化历史有关系。帝国时期的日本财阀集团(最著名的有三井、三菱、住友、安田、鲇川、浅野、古河、大仓、中岛、野村十大家族)几乎完全控制了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命脉,它们中部分家族在二战后逐渐从传统的金融和贸易为主出击扩展到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和其它新兴产业,并顺应潮流改造成现代的日本财团。家族色彩浓厚的管理风格、社会主义倾向的员工终身雇佣制、内部等级森严、强调对企业的忠诚精神,这些日本财团典型风格的形成,与其说是日本企业家发明的现代企业文化分支,不如视为古代日本封建武士集团文化的残余影响,和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更是八秆子打不着。哥的浅见以为,日本财团制度里面的员工终身雇佣制有一定进步意义(工作稳定、收入预期逐年看涨、老了有保证,这些可以刺激消费),日本财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非常成功,日本财团健全企业福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但必须认识到日本现代财团成功的基础是良好的日本社会体制和国民素质。很难想象一个失败的社会能够长期支撑少数成功的财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代中国有人在鼓吹搞经济要学习日本的财团制度,还有人试图兜售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哥提醒善良的中国人一定要警惕,这后面有别样文章。而且哪怕是今天的日本和韩国社会,目前也都开始反思财团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若干不利因素,寻找更安全分散的运行模式。
日期:2010-08-31 13:52:44
日本人的团结勤奋也是好东西,说到底还是和民族性、文化、历史底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天道酬勤,勤劳永远是一种美德;需要提醒的无非是要把持度,不要以牺牲健康和过多的休息娱乐时间为代价;人是生物而不是机器,生命的乐趣在于美好生活而不是忙碌地活着。团结是日本社会对外事务的一大特色,经济领域表现为日本企业在对外商务活动中的相互默契和支持,但是不代表日本企业间没有竞争,也不是日本社会的自由竞争度差。日本的现代企业普遍管理良好、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利润率高,他们当然有资本在对外商务中讲团结,讲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但是对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界讲对外团结没多大意义,估计也没有效果;说实在的,现代中国企业家普遍需要弥补的倒是最基本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道德课。
日本人口众多,一亿富裕国民已经构成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这个国家的基本物质经济资源却十分匮乏,所以日本人别无选择,只能走贸易立国路线,国情决定。尽管如此,日本国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依然是最大的,而且日本一直不理睬美国的呼吁和压力,在个别领域实行严格的国内市场保护政策。
所谓“贸易立国”不过是国家在某一发展阶段实施的经济发展思路,至多表现为财政、金融、税收方面的鼓励政策,真刀实枪还得靠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被国际市场认同。世界消费者喜欢日本货,是因为日本的产品质量卓越、售后服务贴心和长期积攒的一等信用,而不是其它任何原因。没有这些关键因素,日本想立也立不起来,何况现在日本早不是什么“贸易立国”(韩国20世纪80年代后都不这么喊了),人家是正经的“科技立国、教育立国”。
日期:2010-08-31 13:58:41
在哥看来,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并腾飞的核心原因只有两条,即重视教育和社会制度优良。
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美国行使对日本的最高管理职能。麦帅选择了币原喜重郎作为搭档,对日本社会进行了堪称又一次革命的社会改造。日本改造的核心是“去军事化、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铲除军国主义遗毒,东京大审判这些政治事件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我们主要观察都有什么核心举措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民主化。
“开放党禁”, 为日本引入现代政党竞争制度,即使是日本共产党也允许它合法活动;“政府民选”,将公权从贵族垄断还政与民,把曾经在旧日本无所不在的政府强权锁定在合理的运作区间;“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罢ABC工自由”赋予了日本人民自由表达呼声和意志的现代政治权利;“驱逐神道教,禁止宗教为政治服务”,扫除了日本的意识形态垄断和桎梏;“妇女解放”,则为日本的政治和经济添注了一直强大的生力军。
麦帅在经济方面的革命性措施主要为“解放劳工”、“解散财阀”、“土地改革”和“教育国际化”。因为鼓励工人团结和工会发展,日本战后的劳资生态环境迅速向良性方向转变,而劳资关系协和是任何工业社会必须妥善解决的核心问题。反垄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则永久性地激发了日本经济的活力。日本的土改则缓解了战后粮食奇缺和原有的土地分配失衡。新教育路线的实施对于日本以后从西方引进技术、强化与西方世界的合作遗泽甚远。
日期:2010-08-31 14:26:16
1945—1954年间的历史是日本逐渐清理废墟和修复经济的历史。这一时期对日本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醒目事件主要有“麦帅革命”、“朝鲜战争”、“日圆贬值”、“道奇紧缩”、“钢铁、能源、电力大发展”和“农业技术革命”。
帝国期间整体来看日圆的国内购买力和国际汇率都算比较强的(战争期间因战争效应特殊),日本投降后由于国民经济已经全面破产,日圆的命运也就必然面临变革。经过调整,日本政府当年最终确定了1美元兑换360新日元的单一汇率。日元大法贬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当年的美国和西方当然乐意看到这一局面,尤其对美国来说既便于国内低价从日本输入商品,更能让拿美元薪水的占领军大兵(驻日的美军第八集团军是韩战的参战主力)在日本享受超级的生活水准。对日本而言,偏低的日元汇率则有助于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平衡。但是我们都知道后来日元的走势,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日元一路高歌到现在的状态。
哥发现有很多中国专家特别好“低本币汇率”这一口,坚决反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甚至还有人呼吁继续贬值),似乎扩大和增强对外出口离了它就再没有别的出路。这些专家总喜欢拿日元和韩元来说事,瞧人家和美元的汇率低得何等美妙啊!但是这些专家却从来不给大家说说为什么日元和韩元看上去如此不值钱,也集体无视日本和韩国经济界都出现的“还日元、韩元以国际尊严”的志向。日元大法贬是美军刺刀逼出来的,韩元崩溃是朝鲜战争打出来的;敢问这些羡慕日韩货币汇率的专家,莫非你们也很喜欢这种调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