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我上了最后一课:永远要做有价值的人》
第6节作者:
HR一个 我自己的补救方法是诚实的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离开那两家外企,一家是因为职业选择的问题,那是一个市场助理的职位,我并不是很适合;另外一家是日资企业,日资企业就像传说中的那样压抑和分工细致,我根本就无法适应。不过这绝对不是什么可供参考的答案,这样的经历自然使我与好的外企失之交臂,如果早一点学会空杯、拥有积极的心态,也许我在那样的企业也能获得发展。
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即围绕你的职业发展目标去学习。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但目前社会流行的考研热、考证热就说明很多人还很盲目。
很多人考研,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适合、毕业后有什么出路,很多人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或者在职场上遇到瓶颈想寻求突破。但连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这最基本的目标都忽略了。如果之前思考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学历一定是开辟新的职业发展之路的敲门砖,反之却浪费了极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把自己弄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研究生起薪2000不仅仅是就业压力增大的风向标,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学生太需要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教育。我一直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多基础的东西亟待完善,学生有机会接受这方面的信息已经是毕业之际,企业开始校园招聘之时,只能听天由命,谁让学校把这些应由教育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转给企业。不过就我了解,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始重视这一工作,不过一方面迫于招生的压力,他们又不可能把职业规划教育做的那么彻底,把道理都讲清楚了,这学校就没人了,这专业就冷门了。所以说,教育体制经济化,害死人。
做人还是要靠自己,自己了解这些知识(网上很多的),是你迈出正确的职业发展之路的第一步。
至于具体怎么学习,我就不多说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自己去摸索吧。
日期:2007-9-23 23:39:58
老板给我上了最后一课:永远要做有价值的人(十二)
我曾经希望走到更高的HR层面,不过我也说过人贵自知。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走到职场的金字塔顶端,需要你有天份,有悟性,也需要你后天踏实努力,肯拼肯干,最后还要看机遇。所以我现在已经没有当初入HR这行的激情了,只希望做最好的自己。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比如这次在换工作的过程中,有2个offer我就放弃了,这两家都是做HR经理,开出的薪资均在月薪5k以上,都是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对很多同行来说是不错的机会。我放弃的理由有三,一是都是跨行业的,对我来说会分散自己的行业积累,相当于重新开始;二是两家的HR体系都很薄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做基础的建设工作,如果你没有做过这类的工作,可能会觉得是个锻炼机会,其实HR的建设是讲平台的,只能循序渐进,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实际上对我来说只是重复过去的工作,会影响我的专业进一步深化。第三是风险性,对于有过2次因公司效益太差而不得不重新转换工作的我来说,不会再去那些看似效益不错的企业冒风险了。通过向一些咨询公司的朋友征询意见,我最后选择了一家上市公司,虽然这里级别和薪资低一些,但是行业不变,公司业务稳健,管理也很规范,可以让自己的专业更加精进。
如果你是30岁以前,我会支持你有强烈的企图心。有要成功动机的人只要找对方法,往往比得过且过的人更容易成功。为着你的心中目标不断攀登,即使最终没有走到顶峰,相信你也会处在一个较好的位置,能进入公司的中层,骨干层吧。
而一旦过了30岁,建议你认清自己的实力和所处的环境:职场里属于你的机会已经相当有限了;而你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同时可能你的身体也出了一些小毛病,常常觉得精力已经大不如前。。。维持健康、家庭、事业、个人成长等多方面的平衡,开始变得很重要,毕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日期:2007-9-30 3:41:59
老板给我上了最后一课:永远要做有价值的人(十二)
今晚,我失眠了。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我一直向往的境界,
这样执著于淡泊和宁静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失眠过,生活简简单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夜深人静之时,我聆听着自己的内心,我发现自己受到极大的震撼,也或者,是因为我的眼界还从未打开过。新的平台,让我有一种飞翔的快乐,此时的我怎样才能保持一颗依旧平静的心?
有一个崭新的天地,可以让我尽心尽情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成实际的成果,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
日期:2007-11-14 1:13:08
老板给我上了最后一课:永远要做有价值的人(十二)
前面那个12是个小小的感触,不算哈,重新写起。
今天又开始写了,因为工作很郁闷,呵呵。大家都一样,是凡夫俗子。也许每天生活太悠闲了,能吃饱喝足,必须要琢磨点事情:)
言归正传:
我常常会反思自己所受的教育,我们每个人这一生到底要受哪些教育。我的理解是至少三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我非常感谢父母给我生命,但是我必须承认他们就和中国的千千万万个父母一样,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对子女掏心掏肺的爱,却造成子女日后个人成长路上的羁绊。
以我为例,我是家里第三代中,第一个出生的。虽然是女孩子,大家仍然视为掌上明珠。
我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上幼儿园没几天就上学了。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有的人,人际关系很自然就处理的很好,而我却应对很困难呢?
这就和家庭从小的培养有关,我是隔代抚养的小孩子,受的溺爱多了,就养成事事以己为中心的习惯,对他人的关爱,同理心相对就差很多。
这个状况,一直到工作之后才意识到很是问题,正在努力改进中,但是小时候带在根上的东西,是有那个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情况。
只能说,生孩子的话千万别隔代抚养,还有早点送到托儿所幼儿园,让他早点学习与人相处。
家里的事情还是少说点,不过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感谢父母,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享受苦乐参半的人生。
第二方面 是学校教育
中国的学校教育,真的不知道是育人还是害人。我相信有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园丁;也有唯利是图,视学生的前途为儿戏的败类。
如果遇到一个好老师,是我们今生的幸运;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的老师,我们也不要抱怨,他没错。虽然那时我们年纪小不懂得把握自己,但是总要有一天要明白,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开创的。你再不满意的学校、老师也一样培养了优秀的学生。
日期:2007-11-16 0:40:10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都不想再写太多。也许是我对事情的要求太高,我觉得中国没几个人能够做合格的父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