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英雄传》
第29节

作者: 木王尤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安顿下来后,大伙儿开始到一些大公司找实习机会。我也找到了IBM,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制表机和电动打字机公司,希望能在那儿获得一个学习和工作的机会。结果我碰壁了,准确地说,我在那被羞辱了。接待我的那个家伙还不等我介绍完我自己,就在大班椅上翘着二郎腿轻蔑地对我说:“IBM是国际一流的大企业,只接受高科技人才,你还是到汽修厂什么的碰碰运气吧!”这是我第一次与IBM接触,我当时不知道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居然还会一次又一次地跟这家目空一切的公司打交道。

  虽然进不了IBM,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为什么一定都要去大企业呢?去大学深造不一样可以学到东西吗?思想急转弯后,我决定选择到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Why Harvard?很简单,因为它是美国第一所大学,也是美国第一流的大学。
  早在上海交大那会儿,我就听说了“先有哈佛、后有美国”。17世纪英国第一批移民到达美国时,为了使子孙后代在这片“新英格兰”的土地上也能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在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学府,移民们称之为“新学院”或“新市民学院”。两年后,学院接受了John Harvard先生的遗赠,随后便正式被命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也就是美国建国的4后后,已经有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正式更名为“哈佛大学”

  大家都说哈佛难进,我最初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他们寄去了一张入学申请表。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就这样把我收下了。理由很简单,就因我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在当年,交大在海外就已经小有名气,曾一度被誉为东方的麻省理工。
  我高中时念的是省立上海中学,当时就已经是英文教学,因此对我来说不存在要过语言关的问题。因此,仅花了一年,我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又花一年半的时间,博士学位也到手了。老师和同学们对此非常surprise,直夸我是个天才。其实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只是比聪明的人多了一份努力,比努力的人多了一份聪明而已。
  (080)
  日期:2012-04-27 11:06:57
  1948年,毕业后的我遇到我在美国的第一位贵人——霍华德?艾肯(Howard Aiken)。艾肯教授是哈佛计算机实验室的主任,同时也鼎鼎有名的计算机专家,他负责设计的Mark I和Mark II计算机,是当时最先进的通用式电磁计算机。计算机是那时候最炙手可热的技术,而艾肯教授则这一技术最顶尖的带着人,就冲着这两点,我决定继续留在哈佛,在哈佛计算机实验室当了的一名研究员。

  我加入实验室时,艾肯教授研制的Mark III计算机已即将完成。Mark III使用的是磁鼓存储器,性能并不理想,但艾肯在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尽管电子计算机已问世数年,但存储技术却一直缺少理想的解决方案,磁鼓、继电器、真空管、穿孔卡片、水银延迟线等技术都存在不少的缺点,这已成为制约计算机发展的瓶颈。艾肯希望在他的下一代计算机Mark IV中能够采用新的存储技术,以大幅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很幸运的,艾肯教授把这个课题交给了我。

  当年的我正值年少气盛、血气方刚之时,领导的信任让我肾上腺素瞬间飙升,当即拍着胸脯向艾肯教授保证,一个月内拿出解决方案!实验室的同事们都吓了一跳,他们异口同声地说:Mission impossible!。电子计算机虽然已诞生好几年了,但存储技术却一直停滞不前,众多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此绞尽脑汁,但却依旧无计可施。而我一个计算机技术的新丁,竟不知深浅地当众夸下海口。需知道,艾肯教授的臭脾气在哈佛可是出了名的,要是我说到做不到的话,以后就别想在实验室混了。

  他们不知道,我说的一个月虽然是有点自负,但也不完全是信口开河,我的信心缘自于我对磁场的研究。”
  木王尤:“Excuse me,这里我先给大伙儿科普一下:童鞋们都知道,磁有一种天赋特性,就是当某种材料被磁化,形成某个磁场方向后,它会一直保持不变,直至受到相反方向的磁通量影响为止。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二进制信息通过磁通量方向存储起来。我说得没错吧, Dr. Wang。”
  “没错,看来主持人对磁性还是挺有研究的”
  “是的,我从小对雌性和磁性都特感兴趣。小学时我同桌的雌性用的笔盒就是磁吸的,特新奇!我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把里面的磁铁抠出来研究过……”
  “哦,这个……嗯,说起那个磁性啊,它还有个特点,就是写入数据的时候好办,但要读出数据时就很麻烦。因为在读取数据时会产生一个相反的磁通量,把原来存储的信息给破坏掉。怎么样才能既读出数据又不破坏原有的数据呢?那些天,我就是给我个问题给深深地困扰着,直到1948年6月29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正在校园里徘徊的我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突然间就想通了。

  原来的我太执着于怎么样不去破坏原有的数据了,但其实破坏了又如何,立即重写一遍不就得了。磁通量在几千分之一秒就可以改变,对速度的影响并不大。这个人呐,一旦参透了不破不立的道理,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081)
  日期:2012-04-28 09:54:02
  一个月的限期内,我完成了艾肯交给我的任务,成功发明了磁芯存储器。接下来,我开始琢磨申请专利的事了。
  同事们都劝我不要犯傻,艾肯教授是个理想主义者,反对任何将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创造私有化的行为。为此,艾肯还曾经不惜得罪过资助他研发Mark I计算机的IBM公司,IBM公司从此中断了对哈佛计算机实验室的一切资助。

  话虽如此。可是我清楚知道,磁芯存储技术虽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发明,但却一定会后有来者。如果我现在不去申请专利,很快就会有别人领了这一功。申请还是不申请,这是个问题。我决定回家请示领导。
  对不起,忘了给大伙介绍了,我的太太邱文蔼是我读博士的时候认识的。她也来自上海,在韦尔斯利学院读英国文学。我们是在一次留学生聚会上认识的,正所谓“同是天朝沦落人、在美愿为连理枝”。很快,我们便成为了一对快乐的小夫妻。
  我和文蔼有个约定,大事我说了算,小事她说了算,至于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由她说了算。文蔼还没等我说完,冰雪聪明的他立即断定这是一件小事,应该由她说了算:“侬马上就去申请专利,必须的!”
  “But,艾肯教授他……”
  “你是跟我过一辈子还是跟他过一辈子?”
  就这样,我不再纠结了。1949年10月,我正式向专利局提出了名为“脉冲转移控制器”的申请。我知道艾肯教授对这件事是有看法的,但不管怎么样,但是我的恩师,我一辈子都会对他感恩有加的。

  1951年,我正式向艾肯教授递交了辞职申请,从此离开了哈佛。同年6月,我拿着仅有的600美元的积蓄,在离波士顿不远的坎布里奇创办了“王安实验室”,也就是后来的“王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从只有一人一桌一椅一电话一烙铁做起,靠着出售4美元一个的磁芯起家,好不容易赚取了第一桶金。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公司小有名气之后,还真把狼给惹来了。这头恶狼就是IBM,曾经将我拒之门外的IBM!。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