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又有谁知道,仙童表面风光的背后,却也是麻烦不断。
首先是人员流失的问题。
1959年初,董事长霍奇森不知从哪儿打听到总经理鲍德温正与瑞姆公司(Rheem)偷偷谈判,要拉大队过去组建半导体分公司的消息。
此时距鲍德温加入仙童才一年多的时间。鲍德温曾当过伞兵,跳槽到仙童之前在休斯公司负责过晶体管业务。他意志坚定,行事果断,同时有着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这正好弥补了八位创始人的不足。但鲍德温却始终无法融入到八位创始人的圈子中,尽管他的职位比诺伊斯高,但诺伊斯在创始人圈子中却比他更有影响力。因此,当瑞姆公司许以高薪,并答应由他组建一个全资的半导体子公司时,他立即萌生去意。
霍奇森飞赴圣克拉拉,试图挽留鲍德温。但鲍德温去意已决后,霍奇森当场开除了他。一年前鲍德温从休斯公司过来时,一并带过来了十几位制造工程师。如今鲍德温又要跳槽了,他照例带走了仙童的八位资深员工,当然,还有仙童的半导体制造技术。
随后,仙童针对此起事件提起两项诉讼,一是起诉瑞姆公司剽窃商业机密,一是起诉鲍德温违反公司的保密条款,但最终两起诉讼都选择了庭外和解。创始人们无法指责鲍德温,因为不久前他们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离职与鲍德温如今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鲍德温及八位资深工程师的离开,是仙童半导体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员工流失。从此,人才流失的问题就一直伴随着仙童发展的各个阶段。
(044)
日期:2012-04-04 20:29:37
鲍德温空出来的总经理之位,诺伊斯这次想推也推不掉了。尽管他还没完全准备好,尽管他舍不得他的实验室,但环顾公司上下,没有谁比他更适合担任总经理一职了。至于技术负责人,摩尔完全可以胜任。于是,32岁的诺伊斯正式走马上任,由技术负责人转型为行政领导人。
说实话,诺伊斯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可谓尽职尽责,他把肖克利的领导风格当成反面教材,尽力避免公司成为第二个肖克利实验室。他努力营造一种消除等级差异的合作文化,一种非常随意的大学校园一样的氛围,团队成员之间充分信任,允许争论。他尝试淡化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等级差别,不希望以命令控制方式管理公司,而是激励员工自愿合地主动工作。尽管多少带有点理想主义,但诺伊斯所开创的这种企业文化一度被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这也是为什么无数的人才都被吸引到仙童半导体的重要原因。
诺伊斯以肖克利为镜,但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作为一名管理者,诺伊斯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强势”。他太想当一个好领导了,当他每推行一项举措都希望得到百份之一百的支持,只有哪怕是那么一丁点不同的声音,他都会试图说服那些异见者,而不是直接地去发号司令。用摩尔的话说就是:诺伊斯是那种“宁愿花两小时说服他人去做一件事,也不愿花两分钟命令他人做一件事”的人。
诺伊斯后来的搭档,实验室的副主管格鲁夫也十分看不惯诺伊斯的这种管理风格,他参加过两次诺伊斯主持的会议,发现参加会议的员工们在下面“像疯狗一样互相撕咬,而诺伊斯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笑容极不自然。他很痛苦但却不出言制止。” 在格鲁夫看来,诺伊斯太过看重所谓的“民主”,而忽视了必要时的“集中”。
诺伊斯作为行政领导的另一问题在于他不懂说“不”。当员工向他提出建议或要求时,即使再不合理,他也不会当面拒绝。要么打哈哈,要么用“拖字诀”。诺伊斯之所以不愿意当面说“不”,一是他当年被肖克利拒绝得太多,以致于大大地打击了积极性,而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是因为他刚到圣克拉拉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
那时候诺伊斯一家才刚刚在山景市安顿下来,一位电冰箱的推销员就找上门了。这位推销员花了几周的时间不厌其烦的上门推销,希望诺伊斯他们能买下他的冰箱。最终,他成功地说服诺伊斯把冰箱留下来试用一周,再决定是否购买。同时他保证,即使诺伊斯他们最终决定不买,也不需要任何理由或者会有任何费用的产生。
一周后,那位推销员来到的诺伊斯家,满怀希望地说道:“你们一定已经准备把它买下了吧!”
“Sorry,我们不买了。”诺伊斯回绝道。
推销员看上去十分失望,“是冰箱有什么问题吗?”
“不,只是我们不需要一台冰箱而已。请把它拿走。”
推销员不再说什么,他默默地把冰箱扛回自己的车上,走了。
几周后,诺伊斯从当地的一份报纸上得知那个推销员自杀了。报纸上没有透露他自杀的原因,但诺伊斯却陷入的深深的愧疚与自责,他认为那个推销员的死与自己冷冰冰的回绝有着莫大的关系。从此,他尽可能避免在任何场合上说“不”。
(045)
日期:2012-04-05 09:45:21
说实在话,诺伊斯的性格与才华,更适宜担任公司的掌舵人、精神领袖。他对技术、对市场有着高度敏锐的触角,他善于规划、善于把握大方向,但却不适合于担任具体行政事务的管理者。
作为一名技术领导人时,诺伊斯在实验室营造的平等、民主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利于思想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诺伊斯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天才般的灵感都足以让他服众。但当他作了总理经以后,一些潜藏在创始人之间的不和就开始冒出来了。
当初,诺伊斯是八个人当中最后一个决定“叛逆”的,但最后他却成为八人当中的领导者。诺伊斯当上了总经理后,除了摩尔被提升为实验室负责人外,其余的六名创始人仍然是原地不动,销售部和生产部的主管,均是由创始人以外的员工担任。当时就有人抱怨到:“诺伊斯比起我们更像是一位政治家”。而另一位创始人更直接明了:“如果让诺伊斯爬船上,就算他是最后一个上船的,他也会有办法成为船长”。拉斯特在打印新的员工手册时,所有人都是按字母顺序排列,但只有诺伊斯的名字除外。他特意将诺伊斯的名字排到了手册中的最后一位,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公司新成立那会儿,大家手无寸铁,求生存求发展的欲望盖过了种种不满。八个人在共同利益面前拧成一股绳,比亲兄弟还亲,没人会计较什么名利。但如今公司上轨道了,各人兜里也有钱了,有了单飞的能耐了,一些小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并被放大了。
率先发难的是霍尔尼和拉斯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