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江core时期抓大放小后,仍保留了很大一批大型国企,近些年来茁壮成长。这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参与国际竞争。但是我要提醒,国企优势的发挥,应以不扰民生为底线。我之前提出的两大基本面也是,“超级政府”源自“超级农民”,前者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应以不侵害(以未发之前状态为标准)后者为前提。否则就与其宗旨背道而驰。即便在特殊历史时期,出于无奈和权宜,去干一些拿全民的钱炒房地产之事,在心理上也应该有道德的负罪感,清醒的认识到大型国企应该为民族干些更有技术含量的事。
不赘言,如果中国能够逐渐贯彻平稳(邓core“稳定压倒一切”,江core“三个代表”,胡之“和谐社会”均意在此,但希望,特别是基层人员,能进一步提高水平,不要在维护稳定过程中制造不稳定因素)和自由的政策。依据历史的经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将一直保持下去,甚至发展更快。则,何时何日超过美国,只是一个中学的数学问题。
日期:2011-07-01 13:40:40
(四)为啥西方人搞不懂中国经济
多年来很多金融界的精英对中国经济发表评论,但很多预测都会偏差,包括西方社会自己也在琢磨,为啥中国这么怪。
本人有幸在求学过程中,能接触到这一圈儿的人,08年金融危机后,有一些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从华尔街逃难到东京或者国内,感受了一下这些人的气场。这些人大多家庭富有,智商很高,从全世界顶级的大学毕业,在西方社会精英最密集的行业上班,可谓精英中的精英。我能接触到的,只是这个行业的新兵,还是亚洲人,那么那些指点中国经济的犹太巨头,都是什么样的人物,自然可想而知。但是,他们也会错。
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背景。年复一年,他们从自己的小圈子里,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进同样的几所大学,听着那几位教授,讲授差不多的理论模型,然后进公司,拿这一套变戏法一样的赚钱。他们从学校和教授那里学到的理论模型,是经多年总结完善建立起来的,加上这些人天生的智商以及一流的讯息获取加工手段,就可以赚其他“不太聪明”的人的钱。然而,当他们拿这一套来分析判断中国,就会出错。
因为他们的这一套是针对西方的社会规范的,当然绝大部分也符合中国的市场规律(本质上是因为人性是共通的,比如自私),但仍然有一些细微的隐藏的关键因素是当初总结制定这些理论和模型时考虑不到的。一个变量的错误,足以改变整个函数的运算结果,何况不只一个。
西方人经过百年的社会进化,不断的完善其社会制度,他们精于此道。在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中,败下阵来,失去民族自信之后,就开始饱经战乱,制度尝试,1949之后,中国跟着斯大林和毛折腾了30年之后,才发现,至少在经济制度上走错了路。邓公一看不好,决定改革,中国纠结于制度已经折腾了百年,于是邓决定,先别管什么制度,吃饱饭发展经济才是要务,边发展经济边修补改进制度,在实践中检验,于是有了,“猫论”,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有了“摸石头过河”。
形象点儿说就是,西方人经过刻苦学习,都是工程师,先画图纸设计制造好了一辆汽车再赶路,定期检修,改进,四平八稳,有时有停滞,难免有事故。而中国在1840年的时候和人家赛车,发现自己古色古香的老爷车不如人家工程学设计的车好,于是乱了,到底是改造老爷车,还是造西方一样的车,西方的车拿来会不会开,谁来开,炒得一塌糊涂。俄国邻居支持的人掌握了话语权,决定中国用俄国的车跑。跑到80年代,发现这车不行,设计就有问题,俄国人自己都快翻车了,于是,邓公说了,咱别管什么车了,赶紧赶路。于是随便弄了辆自行车就开始一路狂撩,边跑边修边造,就像电影变形金刚一样。西方人以其判断汽车的标准看待中国这两自行车,自然会说,“这不平衡啊,要倒”。蹬自行车的动力,就是中国的“超级农民”,即中国这两自行车是配核反应堆的,自然跑得快,之前跑得满,是因为核反应堆被破坏了。只要动力不断,车就不会倒,当然,那个扶车把的“超级政府”也很重要。说个题外话,时至今日,科学家们对于自行车为什么会保持平衡也不很清楚,感兴趣的朋友请看近期《Science》杂志的一篇文章: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2/6027/339.abstract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明的传播、殖民主义、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的影响,西方的社会制度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依其社会规范,建立起全球的贸易规则。所以经典的西方经济学,基本可以用来研究全球的经济问题。但这套制度的推广,在西方文明圈以外的适应,也有很多问题。很多原本落后的国家,移植后,并不能取得较好成效,原本遗留的问题,仍然会继续困扰。一些移植比较成功的例子,都有其适合自身条件的改良问题。
仅举亚洲为例。印度受英国殖民历史较长,完整的移植了西方的社会制度构架,但因其历史遗留的问题,如国民性的松散,旧有的种姓宗教部落等种种问题,不能因制度的先进而解决,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的制度革新是近代亚洲的典范,但其最早走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民主未行,政界和军界的精英,仍然继承了其封建时期的武士阶层的传统,平民地位仍然低下,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仍然很快,二战后美国对其进行了改造,虽然经济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主力军仍然是军国体制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被称作昭和一代),但首先在政治上陷入了平庸,之后在90年代,经济光辉暗淡,社会发展无力。韩国,二战后美国扶持,经济发展,但起先并无民主,至今保留了国家级的大财阀。香港,英国殖民地,无民主,但有自由,背靠大陆,于亚洲四小龙中最先崛起。新加坡,流落南洋,饱受挤兑的农民国家,非民主社会,但社会和经济成就令人瞩目。台湾,经济发展晚于香港,但在高速增长期,无民主,90年代后,民主化改革,因为农民加岛民的属性,岛内政治陷入民粹主义的庸俗化闹剧化,经济空巢化。
说这么多,不是为西方经济巨头断言的每每落空而窃喜,人家错了,不能证明我们就是对的,于我何加焉。为这样的事情高兴自豪的,请去看《环球时报》,我的文章会脏了您的眼。更不是为当今中国的现状做辩护。而是提醒,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要求变革还是主持变革的,无论是主张搬来主义的还是主张原样改良的,对中国,对世界,都能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我的只是抛砖,提醒,网络屁文,大家都能思考认识才是最重要的),西方人看不懂中国人家顶多损失俩钱儿,大不了慢慢的文化上同化你,我们自己如果看不懂,甚至不愿意去看,则会影响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
日期:2011-07-02 13:39:27
(五)中国特色的效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