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几亿中国农民在不停的想方设法的干活劳动创造价值,加上衍生于这个群体的广大的房奴,白领,技术人员,勤劳起家的企业主,足以支撑中国的经济。事实上中国经济30年来,能在国内权贵和国际贸易不平等的双重压制下保持告诉增长,已经说明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实力。中国经济这一超级经济实体,有着超人的造血能力,哪怕是在不断被喝血,我们也能茁壮成长,再来几刀也不怕,就是这么牛逼!
此外,我们的政府(即第二个基本面)一直深谙中国的国民性,近年来随着人才招揽方式的进步和在国际国内一些事务上的经验积累,我们体制内的精英群体在迅速成长,经济上的应对越来越娴熟高超。又为中国经济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多一层的保障。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群体在流血在叫苦,比如做外贸的私营企业主,比如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我觉得宏观上来说,这些群体和我之前提到的两大基本面(超级农民和超级政府)相比,微末得多,不足以对宏观经济产生根本影响(但在舆论上却比农民影响力更大)。破产的工厂主,会去打工,赋闲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在啃老(老的在玩命),无人依靠的话,也很快会恢复劳动能力的。
以上的说法,从道德情感上来说,是冷酷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日期:2011-07-01 10:18:00
(三) 中国经济会有多牛
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居世界第二,很多人认为是虚胖,也有很多人认为超过美国指日可待。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下中国经济会有多牛。
中国历史,有据可考的约3000年,依据可推算的约4000年,按国学传统从三皇五帝算起有5000年。在这几千年中,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什么最牛呢?个人认为有两点:文化和经济。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傲视全球。关于文化的话题,在此不多说,我以后会另开专题讲,百年来国人因为种种原因对自身文化的嫌弃毁灭诋毁,令在下痛心疾首,羞与其同做中国人。
在很多方面,中国有时是落后的,比如冶铁,几何学,逻辑学,美术等等,军事上也有弱小甚至被征服的时候。只有经济,是延绵几千年,傲视全球的。中国的很多骄傲,都是建立在强大经济的基础上的。比如军事上我们常陶醉于“雄兵百万”这样的军队规模,其实这表面上看是军事实力,实际上体现的是经济实力;航海上我们称道的郑和下西洋,也是以经济支撑的,郑和的船队可比后来的哥伦布船队阔气多了;建筑上我们引以自豪的万里长城,其实也是经济实力,和金字塔空中花园比,城墙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不过中国有钱有动员能力,能造万里。
中国经济的衰落,其实始于近代列强的欺凌,而不是中国经济能力不行。军事上的失败,是因为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科学技术的落后,有时会和运气有关(比如中国人也烧开水,但像瓦特那样用壶盖的很少),也和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关,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科技差距只会越来越小。即便晚清,积贫积弱,技术落后,政治腐败,军事失利,割地赔款,中国的农民家庭用黄道婆留下的织布机和英国的先进纺织工厂竞争,在创造GDP上也毫不逊色,甚至更牛。
根据《清末时,中国GDP仍居世界第一,为何屡战屡败?》一文,英国17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而中国1820年GDP占世界32.9%,为世界第一,1895年甲午海战败于日本后,才被美国超过,居世界第二。1950年,经历无数战乱千疮百孔的中国,GDP仍居世界第五位。 (挨打其实并不奇怪,我兜里揣着一百万的支票,打不过手里拿水果刀的,很好理解。洋务运动没有错,宋朝媾和也没有错,李鸿章也没有那么坏。)
支持这些数字的,不是什么伟光正,也不是什么神人领袖(1950年之前),而是之前我说的“超级农民”。中国农民如同野草一样顽强,只要不人为摧残,只要有空气土壤水,他们就会顽强的茁壮成长。满族人来管,只要停止杀人战乱,经济就开始增长(被满清称作盛世记在自己的功劳本上)。1927至1937,北伐结束后的国民政府,仅靠东南一隅,创造了“黄金十年”的经济增长,其原因根本来说,还是那十年基本太平,老百姓能安心干活。军阀的名声不太好,可是在民国期间,山西(模范省),广西(模范省),东北,经济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啥,还是因为军阀们兔子不吃窝边草,本乡本土自然大力保护,让老百姓安心生产,所以阎系、桂系、奉系军阀在其本地,均有较好声望。
纵观中国历史,成功的经济学政策,按照当今经济学的说法,均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放手让老百姓自主生产,政府少干涉,中国多称作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秦灭六国后,仍然延续其战时政治经济政策,导致民怨,激起农民造反(陈胜吴广),引燃了灭亡的导火索(另一方面,六国贵族势力仍大,没有大规模镇压***,项羽等六国贵族随时想反秦,农民和士族都要灭秦,秦哪能不亡呢)。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所以经济大发展,有了文景之治,然后刘彻那小子才可能有本钱征匈奴。唐初也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方有贞观之治,没有贞观,何来开元盛世。整个宋朝都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以经济最强盛。明清则多管制,有海禁,所以即便人口翻番,经济还是不如宋。
所以,尽管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以及统治阶层的自我修养上,儒家在中国历史具有垄断地位,但在经济上,道家确实技高一筹,也无怪孔子当年也要问道于老子。其实儒家也是有类似的觉悟的,比如孔子也感慨于“苛政猛于虎”,没有苛政,即便有吃人的大老虎,老百姓也能安居劳作。但在操作层面往往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如王莽政权力图恢复井田,北宋王安石变法等,虽然本意是好的,但在实行过程中扰民甚重,背离自由主义,最终失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老子智慧,在20世纪仍可影响美国总统,中国人如不能珍视,实在是可惜。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国民性决定了,我们先天有牛逼的基因,如何表达出来,要看发育的环境。理想的环境,无外乎两点:稳定与自由。如何平衡两者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中国政府目前也正在做。
本来一些话我不想说,但一些令人痛心的例子不说出,不足以警醒世人。近代中国经济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就是大跃进以来至文丨革丨结束这一期间,其破坏力甚至超过战乱(1980年中国GDP在人民币币值虚高的情况下占世界第七,1990年币值调整后仅排第十一,不如1950年,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别人进步更快,而不是我们的政策造成了破坏)。人民公社,国有计划经济等,没有发挥出中国历史上牛逼了几千年的经济长处。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如野草,有环境就自然疯涨,有了限制和干扰,就变成了盆景病梅,自然长不好。自八十年代,在经济上也开始拨乱反正,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有了个体户,这些实际上都是向传统经济模式的回归,解放了原本就无比牛逼的生产力(千万不要因此贬低邓公的伟大,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人物,就好比我现在也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就说哥白尼布鲁诺不算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