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修练,应该从“估值”开始》
第11节

作者: 回形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全是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完整的金融服务阶段。

  日期:2011-05-23 23:40:48
  好,既说到了企业与金融的联系,就花开两枝,各表一朵,分别说说企业如何利用金融服务,及金融机构对此又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这样就容易搞清楚为啥不能对企业进行“计死法”的资产估值了。
  这企业越大吧,越是方方面面需要花钱,资金链越是容易紧绷的。
  ——每每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恰好是在生产紧、任务急、销路好的时候。

  这也好理解:你接了张大订单,那你得进原料吧?你得招员工吧?你得购置新机器吧?……
  这些哪样不需要花钱?
  手头没这笔钱,却有订单呵。那行,就到银行贷笔流动资金去。
  银行要抵押呵,那你的企业号称有1亿资产的,你就把这些资产证明夯不啷地押到银行去。银行核对无误后,也不贷给你1亿,最多就按资产凭证的6成贷给你,但你这1亿资产就押在银行了。
  别怪银行黑心,贷6成还算照顾你了,如果上典当行那抵押,有2成给你就算不错了。

  好,咱们看到了,咱的资产一到银行抵押,就变6成了,还在银行的手上。
  那么,万一在这个期间,企业运作不灵不幸倒闭了,还能说这家企业值1亿元,拿去拍卖吗?
  拍卖个鬼,拍也是银行拿出来拍。
  本来说是企业破产时拍卖资产,换回钱钱来,付款顺序是先付了员工工资,再按各债务的比例,由大付到小的。
  但这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在银行手上呵,剩下的就那几张不值钱的桌椅,能计多少钱?

  那就拍银行里抵押的资产吧?
  但这算银行的资产了,银行召开拍卖会,拍得6成以上,+上企业前期付息,银行总算保了个不赔不失,但是不会再为你还其他债权人款子滴,也不会付你员工遣散费神马滴~。
  企业与咱们人一样,活着的时候就精彩万分,不知道能够产生什么奇妙出来。一死,就是说器官还值俩钱却也得“捐献”。
  ——企业不到死时,还不知道那些所谓的“财雄势大”,原来不过一场梦幻。
  咱们老接触企业的,一见企业老在传媒中标榜自嘎财雄势大。咱们就知道,完了,这家企业又缺钱了。那些家当能抵押的,都不知道抵押几次了。

  如果连续在传媒上做财雄势大的宣传满一个月,咱就充满了忧郁的眼神、换好了黑色西装,准备去参加这家企业的追悼会了。
  所以吧,给商营机构估值,万万不可用“资产评估法”,漂亮的数据是说明不鸟任何实际问题滴~。
  日期:2011-05-24 22:43:52
  那是,熵不容易触摸到,但在工业中却比比存在。
  比方说,日本汽车在美国屡屡遇到刹车不灵的现象,最后归为电子制导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剩余能量”。但这些剩余能量却不能作为正常功效,却每每成为干扰主系统运作的因素。当积累到一定数值时,甚至可以反制动主系统的运作。

  虽然日本汽车公司最终用公关手段处理了此次事件,但在搞工业的人来说,这种现象并不奇怪。
  包括枪械,在快速连续击发后,会发生“卡壳”的现象。卡壳并不一定是枪体变形所致,大部分是枪弹快速射击时产生的剩余热量所致(可以大到妨碍快速运动的物体)。所以二战后的军工制造,都把“减熵”、“排熵”列为命题。
  就是油罐车,咱们也看到屁股后头拖条铁链子,好把因车行进时晃荡产生的剩余能量传导到地面,省得在车体内积聚引起明火爆炸。
  所以,现代物理学也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经典物理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否认“熵”的存在;但在第二阶段“量子物理”中,熵却是个很重要的命题。包括“薛定锷方程”,都可以还原成“非线性函数”,以标示熵的存在。
  而量子力学引导产生的“信息论”,更是将熵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日期:2011-05-24 22:51:06
  咱们国内往往把“熵”的解释,归于经典物理学的热力第二定律。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该从量子力学去找熵的原理。
  偏偏咱们国内还比较倾向于经典物理,量子力学这门引导20世纪自然科学的“领头羊”,真正在国内推广传播,也不过是近十来年的事。要形成“主流思维方式”,还是得假以时日的事。
  日期:2011-05-26 14:14:17

  (接上节)
  好,上面说完了企业这头,今个就说说金融这头。
  金融本来就是以服务企业起家的。
  一脱离这个源头、这项宗旨,就会出大事。
  咱前面不是说了干啥事都得懂行吗?就是拿闲钱上赌场,不也要求“不见输赢,不可下赌场”吗?
  很多新手入商界、玩金融,不是说这人不聪慧,也不是说不够胆,但越是聪慧越是够胆的,就越容易被市场整得七荤八素。亏钱事小,整得自嘎鸟无生趣百无聊奈恨不得买块豆腐来一头撞死的事大。
  就连赌场也很老道的,一看这人眉精眼企、银纸大箩的,就啃腚喜欢上了。反倒傻傻的,就不愿理睬。因为这人傻,输完了身上的钱,也就灰溜溜地走了,没啥钓头。
  眉精眼企的就不同呵,这种人自信满满,赢得起输不起,亏了少少就要拼命。那行,通常是上半夜让他赢点,下半夜就让他输到仆街。就这样了,这赌仔还要向筹码仔借高利贷,急着翻本呢。

  所以入市场门,俺这等智商不算高的,就够用了。最关键的是要瞧清瞧仔细了各种门道与路数。
  别含含糊糊的,就敢摞大钱上去。
  金融界更是如此,因为内中门道与路数特杂,大鳄浮沉,鱼龙混杂,陷阱很多。
  基本要求就是个心细如发,一讲究神码“豪气壮”、“胆气高”的,就很轻易地成了大大小小生物的食料,过程还要干脆利落的,一眨眼的功夫连渣都没有了。
  也不是说啥了,就是老道的丨警丨察叔叔英明神武的,但要破起金融案子来,都是最头痛的。看看那种“转账诈骗”,看似很简单,要破案却得跨国跨地的,复杂得很。

  那好,咱们就从根上说起金融的门道,省得各种“金融理论”的搅合下,咱的大学生们连“货币”,都要问是神马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