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一个毫无经验的毕业生,第一个工作,如果不是有一个很好的上司施加积极的影响,他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被填充进去对于工作是什么的一个印象,然后这些思维模式会影响他日后的工作方法。这一点我真是深有体会。而这个高材生,之所以不幸,是因为如果日后真正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无疑我们公司绝对不是一个最理想的学习场所,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奇缺,制度缺失,工作无序,我们称之为没有效率的部门。
因此,我和她单独两人一起在二楼吃工作餐的时候,我试探性的问了问她学习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我曾经给她上过两天我们部门业务课程的原因,她对我并不是很陌生的感觉,直接告诉我因为人手缺乏,因而每天都几乎是最后一个下楼去吃饭以及最后一个去坐班车的人,每天累得直犯困,我很直接的说“和我所预想的一点也不差”,我建议她多转点其他部门,例如市场业务部,但她有些无奈说是总部安排的,我突然想起总部给他们做的专业测试,在给我们的名单清单中清晰的写出她们经过测试是属于什么主张偏分析型或者是其他型的,想想也许根据测试的结果才安排她在人力资源学习吧。因此我也并不是很自信,毕竟我不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但我有些唏嘘了。一个应届毕业生的第一步如此的重要,让我体会到改变是如此的不易,
日期:2006-5-12 22:04:55
高交会散场了,我们收拾东西离开,计算了一下,我们OP总共收了100多份简历,满载而归,全部简历放在贝贝那边,次日,她过来了,把档案袋给我们说里面的简历给我们按照应聘职位的类型分类好了,当然,这种分类是她没有事先问过我们的,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我还要按照筛选出来的简历登记做表格,只是,我又看到了很多应届毕业生身上的影子,充满热情、认真但是有些盲目。
应届毕业生,对于我们部门而言,是一张再好不过的白纸了,他们单纯、积极、充满热情、任劳任怨,梦想可以让他们在心中构筑一座稳固的大厦,然后在一两年后随着现实的逐渐清晰坍塌,但对于公司,已经获得了拥有相当经验的员工,而不必担心他们的逃离,因为90%以上的人,身上早已烙上了这里特殊的印记,主要的原因是鉴于外部竞争的厉害,他们的毕业院校和学历、工作经历根本没有很大的竞争力,而我们对于应届毕业生所开的价格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长期来看并没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并且我们OP的大部分职位在这个社会是非常特殊的,如果在这个行业从是如此特殊的职业一长段时间之后,这段工作经历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大可没有什么可参考之处,除非是同行业,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行业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反对挖人墙角。此次招聘,遇到一个另外一个公司过来的小伙子,在那家公司从事机械司机工作,收入比我们的基层管理人员的还要高几百块钱,但是他投递了简历给我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得非常合理,为我们所接受,他说他们公司基层管理人员贮备完毕,发展的空间狭小,而相对于他的不断增强的能力来说,他更时候基层管理的岗位,面试过程中,他的谈吐和英文口语能力让我们大吃一惊,暗地里认为他是合适我们的人选。非常可惜的是,通过请示部门经理,也许部门经理通过和他们公司沟通了,最终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个优秀的人才,因为我们两家公司是同一家股东。他最终的命运如何,却是我一直很好奇的,希望能够在一两年后探听到他的好消息吧。
日期:2006-5-12 22:08:33
因此,大批量的招聘应届毕业生来适应公司的日益扩展的规模,公司这部棋子着实走对了。
我想,在深圳如此多的企业里,和我一样,如此频繁地接触如此多的应届毕业生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从招聘、培训、上岗,我和他们保持着联系,他们会亲切的称呼我为“姐”,我是他们进入公司后最为熟悉的人,他们渴望的从我身上得到他们的答案—他们的未来和公司的联系。
日期:2006-5-12 23:13:19
许许多多从外地学校毕业过来的学生被美丽、兼容并包的深圳吸引,怀抱着理想奔赴过来,在屡经打击过后,在拥挤的人才大市场,或是在不那么拥挤的高交会场,我们张贴的招聘广告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那些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无优势而屡屡碰壁的应届毕业生。和许多次的招聘步骤一样,我们在收取简历的同时非常诚恳地告诉他们关于我们部门员工上班的特点—三班倒,没有节假日,部分岗位户外工作,需要能够承受连续8小时的户外工作。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但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急于寻找一份工作远远比所谓的“苦”更要来的真实,因此他们一再强调自己的坚强和以前所经历过的艰苦,对于期望的薪酬,他们无一例外的怯怯地说1500-1800。我只能感叹如今毕业生是越来越廉价了。
等其他去会场收简历的人员在自己的面试清单上勾选好他们的心水人选后,我就要开始把可以过来参加考核的人员基本情况列成清单。古的面试清单上最为简单,基本除了什么沟通好之类的寥寥数语,便找不到其他东西了,但是他选人的速度很快的,事实上,这样子确实是近凭着在招聘会场寥寥数语看看印象来决定的。我、瑞和经理的清单上记载了比较详细的信息,也有便于回忆起应聘者本人以及方便我做人员清单,我略略数了人数,发现人员过多,于是告诉她们我要减人,他们说让我自己减,于是我开始看简历,把如下情况的人员去除开去:
1、简历上基本情况不写的,有一个人附上学校成绩单,竟然不愿意告诉我们他毕业的学校名称!还有人连自己出生年月不写,如果不是其他条件好,例如英语六级等,则删除
2、更换工作太频繁的
3、年龄超过30的
4、简历排版混乱的(遇到一些排版非常奇怪,有成绩单,但找不到毕业院校的名称,或者是找不到其出生年月、毕业时间等重要的信息,让人看着很辛苦,就干脆直接扔到一边去了。)
5、有多年工作经验,并且非常优秀的。
就这样,我自己一口气去掉十几个人,然后才开始做清单。下午,经理给了我几份特殊简历加了进去,我之前所在小组的主管打电话问我他推荐的那个人是否确定可以参加考核,我说:“没有问题,已经在清单上,但是我不能保证他考试是否能够通过。”其实试卷就是我出的,但是作为招聘小组的成员,出于职业道德,我出好试卷后,就把试卷锁在了柜子里并拒绝透露试题。最终这个人考了低分被淘汰了。
就筛选人员参加笔试这个步骤,我有了一点掌握应聘者生杀大权的味道。
日期:2006-5-13 15:42:0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