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我在深圳卖核桃》
第6节

作者: 梅林核桃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说,货不一样的,以前的确是那个价,但货跟这次没有办法比,您吃了就知道了。
  她说,我在外面怎么试吃呢。
  我说,那好,今天我就先不收钱,货还是放着,您回来吃了如果满意就按22元给我打款,如果不满意了,您给我个电话,改天我来取走就是了。

  后来第三天,这位顾客在网上跟我要了账号给我按22付了钱。
  货好,我才有信心这样给顾客来试。
  否则,顾客吃了不满意真的要你来拿走,打车来回取货,那就赔大了。
  说到小摊小贩,我丝毫没有看不起的念头。
  在天涯上注意到许多朋友辞职摆摊的有趣经历之前,我很早就留意到了街头小摊贩人群的微妙变化。
  以前在我上班附近,罗湖阳光酒店及人间都会一带,有不少摆摊和卖艺的。

  以前摆摊的好像都是农民工转行,不做劳动服务行业转做小生意了,不是中年妇女就是20-40岁的男青年,卖的一般都是手机饰品或者是文物古董一类的玩意儿(当然挑水果卖的就不说了)。
  最近这一两年,开始有了奇怪的变化,有的一看就是以前办公室文职人员,OL。
  有的长相漂亮,也有气质,这让人看着还真觉得不习惯。
  我曾经在留医部门前看到一位先生做炸臭豆腐,戴个眼睛,很斯文,穿个白大褂,他的摊子也感觉很干净整洁,他要不在摊位前,你绝对会认为他是某类厂里的工程师。
  卖艺的也是,以前都是胡乱演奏点乐器,前面放个盆放个缸,位置总在人流大的十字路口,他可不管影响不影响交通。
  这一两年,偶尔能看到演奏小提琴的,很专注,不会一边无精打采的演奏一边盯着行人是否会给钱。演奏很精彩,而且穿着打扮很得体,也很有涵养,不会在堵塞交通的地方演奏,给人带来很美妙的享受。
  这些微妙变化说明什么呢?

  我感觉是大的经济环境在变坏,而不是变好。
  不要说关外工厂搬迁、厂房仓库闲置的情况普遍,就从身边这些人的变化都能感受到。
  说实在的,如果有一个好的得体的工作,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从事这个的,而且还是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人群,每天还要面对城管的包抄,随时做好提起摊子四处逃散的准备。
  每次在上下班时间我经过车公庙深南路和滨河路天桥的时候,那象流水一样的人流,真的很壮观,觉得如果在天桥上摆个摊,如果产品对路,也许不会比开店开在繁华商业街生意差。
  但是,我不会选择这样做。一是我不喜欢等待的生意,让我坐在一个地方等着顾客来上门是很难受的事情,好像蹲监狱一样(当然,我并没有蹲监狱的经历,呵呵)。
  二是,觉得这样的生意不会有大的发展,你必须每天到街上“上班”才会有收入,一天不上都没有。
  日期:2008-4-10 0:30:30
  二十一、

  话说回来,春节前大约一周,我的草果核桃就快卖光了,只剩下下二三十斤,有意留下想过完年后送一些未送过的朋友和旧同事。
  今年的春节,深圳特别冷,冷到了政府发出了号召——今年春节不回家,留在深圳吃龙虾!
  不知道有多少没有回家的劳务工享受了政府的龙虾,反正我和锤子这两个深圳户口的农民工连龙虾壳都每月见到。
  锤子也不准备回家了,给催他结婚的老爹打电话说铁路断了,公路断了,机场关闭了,电话都快断了,回不去了,不能陪您老人家过年了,明年直接给您带孙子回去。
  他就这么趁机躲过了一劫!否则现在估计也播好种了。

  春节几天过得很是轻松愉快。早上起得也晚,下午不是和锤子打台球,就是带女儿去公园玩,给她拍照录像。
  因为当时已经有了春节后如何发展的一个初步规划:做网络直销的"永联盛"!
  或许不是行业内人士对于“永联盛”不是很了解。
  它的产品在深圳各大超市都有很多的陈列,年货、干货、海味、果仁、零食等,中秋期间还有“富锦”月饼,这几年看似发展很凶猛。
  我比较过它的袋装菇类,以及部分果仁类产品,折算成整斤数来看,超市的零售价又是一个暴利。
  我都不需要知道它的成本,我只要用我自己能做到的成本跟它在超市的零售价对比,我把超市的销售费用和超市的销售利润让利给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完全具备了杀伤力,我都还有很大的赚头。
  我跟锤子说,我们就做网络直销的“永联盛”,我们不和它比量,只要争取到超市百分之十的消费者,光做深圳市场我们就发了。
  锤子那时候已经辞去了高薪工作,正给人开宝马750呢,这个车夫的差事让他干得很憋屈,每月两千元什么也没有,早想撂挑子了,老板一吊他,他就回来跟我抱怨说,老子以前大小也是个经理,每月一万二,也没有受过这个气。听了我的大概一说,有点心动了,仿佛自言自语说,难道。。。这就是咱们事业的开始?!

  所以,虽然春节的天气不怎么好,我们依然很憧憬春节后的事业春天的大驾光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十里跪迎。
  日期:2008-4-11 22:57:27
  二十二、
  然而,我们的“春天”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飘然而至。
  原因是锤子认为我的核桃生意好是因为过年的缘故,这是一个购物旺盛的时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买点,平常是不是也能有这么好的销量,值得进一步检验。
  他觉得没有必要现在两个人完全投入。

  我的想法不同,我觉得事情都是做出来的,当你继续往前走一步,才能看得更远一步。
  当然,如果按两人的机会成本来算,一开始怎么做也不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但这需要一个积累过程。
  锤子说如果你一个人能做得了,就没有必要两个人;或者说如果市场也就够你一个人做,两个人做也是这么大,何必呢,你先继续检验着看吧。
  我说你真是个锤子,你大大低估了市场的容量了。
  但,检验也是必要的。
  当然,春节后大约半个多月时间,也就是到正月十五,生意是很清淡。

  我想,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是我,几乎所有行业都一样。
  该买的大家年前都很慷慨的买了,现在几乎家家乎乎都是“丰衣足食”,处于休息放假状态,所以生意清淡是很正常的。
  春节期间,分别和原来两家老东家的老板聚了聚,他们都给我不少发展的点子建议,他们的产品也可以按很低的价格给我。其中一家的生意超猛,光深圳市场一年营业额已经超过3个亿了。
  崔波也说他姨家就是做东北野生木耳的,还有什么大松子、榛子等零食都能搞到正宗又便宜的货,还让他大姨从东北老家给我寄来几袋样品,先自己试吃一下。
  第一个公司的老同事曾总也说要把他的进口休闲商品这一块的批发和士多店生意交给我,合作方式大家一起再商量。
  感觉一下子机会全冒出来了。哈哈

  谈到做专或做广的问题,寇总说了一句话很给人启发:我们太穷了,所以看到什么都是赚钱的机会,要善于PASS。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创业人面临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的选择问题。
  做专一的产品,可以覆盖更大的面,更具备成本优势,也更可以纵向发展,即深加工。不足是单个顾客的成交频率和成交金额都很有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