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海内鸿宝血雨腥风那段真实的传世历史》
第41节

作者: 古董商谈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30 12:23:54

  4月30日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502年4月30日 萧衍称帝,国号梁(南朝)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南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南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
  公元502年4月30日(齐中兴二年四月初八日)萧衍在建康(今南京)南郊称皇帝,改元天监,国号梁,建都建康。废齐和帝萧宝融为巴陵王,齐亡。
  萧衍执政后,重用土族,改定“百家谱”,勤于政务,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利用佛教为统治工具,大建寺院,曾3次舍身同泰寺。
  公元547年(中大同二年)接受东魏大将焕景的归降。
  549年候景引兵渡江攻破部城,萧衍成了阶下囚,后饥病而死。
  2) 1777年4月30日 德国数学家高斯诞辰
  高斯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于布伦瑞克,卒于格丁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高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高斯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即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于睡梦中去世。
  3) 1872年4月30日 中国近代第一张报纸《申报》创刊  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
  4) 1896年4月30日 李鸿章出使俄国  1896年4月30日,李鸿章出使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到达彼得堡。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退出辽东半岛的事得遂以后,沙俄以“恩人”和“朋友”自居,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的机会,向清政府索取干涉还辽的报酬,并指名要清政府改派媚俄的李鸿章作专使。清政府唯命是听,派遣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前往。5月3日,中俄双方谈判开始,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下,6月3日,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

  5) 1900年4月30日 夏威夷成为美国的准州
  6) 1904年4月30日 任弼时诞辰
  7) 1909年4月30日 荷兰女王朱丽安娜诞辰
  8) 1928年4月30日 近代学者辜鸿铭逝世
  9) 1945年4月30日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  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1889年4月20日生于奥地利。曾自学绘画与建筑。1913年移居慕尼黑。“一战”时在陆军服役,并获铁十字——勋章。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从事宣传工作。1921年成为该党主席。1923年11月策划啤酒店暴动,事败被捕,在狱中写成《我的奋斗》一书,宣扬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1933年1月制造“国会纵火案”,夺取政权,任总理。1934年自称元首。开始疯狂迫害与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镇压工人运动、实行法西斯独裁,并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并与日本签订反共条约。1938年任德军最高统帅,并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占领捷全境,9月入侵波兰,挑起世界大战。1941年6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在北非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军队实力大减。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被苏军攻占后,他和爱娃布劳恩同时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日期:2012-05-01 01:04:36

  ==============
  五一快乐!!!
  ==============
  潘祖荫无后,匆匆辞世而去,家业怎么办?
  潘祖年死后,其夫人年事已高,所以也没有再过嗣后人,想必老夫人已作好打算,把财产留给小叔子潘祖年。因为亡夫造的悲伤与孤独,潘夫人由京城回苏州老家住了一段时日,因生活上的不习惯又搬回京城居住。在苏州住不习惯是可以理解的,房子不如京师的好,还陌生,终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落叶落归根的感觉。
  为什么说潘祖荫在苏州的住处不如京好呢?这个放稍后再说。
  从苏州返回京师的潘夫人,从此孤独地守着潘府,守着先夫留下的两座藏宝楼……六年后(1896年),潘祖荫夫人在京去世,追随先夫而去,只是可怜无儿无女送终孝服。
  苏州离京师之地相距甚远。潘夫人临时染病去世,等消息送达苏州已经是十余日后。没有后嗣的人家,特别是潘府这样的大户,府上大大小小成群的佣人不少,主子一死,立马纷纷作了鸟兽散。胆大的佣人心怀鬼胎,还瞅上了潘府的家财。但也不是明目张胆地拿,不像是伪满州国倒台时那些宫中太监见啥就拿啥,毫无顾忌。潘府上的佣人到底卷走了多少财物已经没法考证,但金银首饰、玉器珍玩、字画善本倒没少拿,这些都是轻便之物,取时方便。后来有实据可以证明的,只有那些成套宋版书,缺了册数,想来定是被偷了。

  一月后,潘祖年匆匆忙忙赶至京城,才遏制住了被盗之风。潘府上的佣人也走了八、九成,只剩下二个忠厚老实、病老弱残者。面对昔日门庭若市如今物是人非的潘府,潘祖年无心追查那些被盗物品,他着手收拾“攀古楼”和“滂喜斋”所藏书籍、彝器、金石碑刻等等,准备运往苏州。把逝者亡棂与典藏一同回归故里,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潘祖荫在京经营三十余载,藏品和家当庞大无比,要想全部打包南下是不太可能,也只能是以藏宝为主,家当为次了。经过一翻细心打理扎捆,潘祖年把货物和棂杦搬上租来的四条大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苏州。
  四条大船一点都没夸张,是事实。想想我们要是搬家,一条船都有空余,对比之下,便可知当时潘府的家当与宝藏有多少了。
  当然,大盂鼎和大克鼎是宝中之宝,自在其间。由关中至京,再至苏州,这对珍贵文物三千年后辗转了半个中国,这些是周时先祖们不会料想到的。无数利益驱使的背后,最终藏着的只有一个点,那就是后人对民族文明之根的景仰,由此延伸而来的经济利益与诱惑,二者必取一。
  清代金石学滥觞于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随后钱大昕著《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陈介祺著《金石文字释》、王昶著《金石萃编》等,金石学蔚然兴起。在金石学风指引下,清代学者对古器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大量钟鼎彝器得以发现并受重视,涌现出众多收藏大家,他们大多喜好收藏钟鼎彝器、诏版、兵器、铜镜、印章、封泥以及碑版拓片等,并把藏品著录汇编。在这种学识大背景之下,一时官宦、文人都纷纷加入了藏家行列。如名极一时的阮元、吴云、陈介祺、潘祖荫、吴大澂、缪荃孙、王懿荣、刘鹗、端方等等,以及更多的王公贵胄。

  潘祖荫一亡,潘氏一门在朝中已无大官,家势自然大大受损。短时之间余威还在,旁人不敢窥视藏宝,但稍过时日后,此事定难结论。正是考虑这些缘故,潘祖年快刀斩乱麻,火速离京是上上之策。除此外,他还采用障眼法,把一些不便带走且价值稍差的青铜彝器转送了他人,营造一个“潘家败落,藏宝流失”的假象。其中就有铜钟和铜鼓等大件。
  潘祖年年纪轻轻,虽未为官,亦深知官场险恶。兄长离世,在京师再无庇佑,他携带藏品回乡避祸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如果让宝留在京城,或者说自己举家上京居住,死守兄长家业的话,将是一场怎样的局面实在很难说。
  潘祖年接管了这批海量的文物珍品后,深恐藏品“露富”而被贪佞图谋,于是定下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潘祖年对“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把持极严,甚至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世人皆传“潘家有宝”,却无人能一睹真容。据说,潘祖荫的好友王懿荣、吴大澂等人,对潘家藏品其实非常熟悉。但是到了潘祖年这里,哪怕仅仅是借金文拓本一阅,也困难重重,并非易事。
  想想潘祖年年轻轻就有此等城府已实属不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