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城市发展的轨迹,寻找房价上升的规律——总结我的地产投资理念》
第5节作者:
蛮族勇士 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始于改革开放,至今不过是30年。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80年代,我国的城市化率不足20%,到2000年的时候,经历20年的原始积累和发展,城市化率达到约35%。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时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2010年,我们的城市化率大致达到接近50%的水平。粗略计算的话,我国的城市人口,从80年代的2亿人左右,上升到现在6.5亿人,30年时间,城市增加了4.5亿人。而近10年内,也就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突飞猛进的10年内,城市就增加了超过2亿人。
这2亿人,按人均30平米的住房需求计算,需要提供超过60亿平米的新增住房,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提供的住宅总货量,不足45亿平米。这是非常简单的数据,公开,不保密,任所有人查阅和研究。60亿平米的基本需求和45亿平米的总货量,供应缺口高达15亿平米,25%的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而且,这个计算仅仅只考虑了仅10年的供应缺口,未考虑前20年的供应缺口,以及城市原居民的改善型需求。如果要考虑上述因素的话,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住宅市场,在整体上,存在超过30%的供应缺口。这是一个相当严酷的数字,它意味着想降房价,基本不可能。
2010年后,目前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未来城市化递增速度,是每年1%,那就是每年增加的城市人口,超过1300万,需要增加住宅供应4亿平米。
假定之前的住宅缺口,在未来10年内慢慢增加供应予以消化,再加上现在每年新增加的4亿平米的需求,并考虑一定的改善型换房需求,那么未来10年,我们的住宅供应总量,应该达到60亿平米的规模。这种规模的供应有可能达到吗?近10年来,我国的每年的住宅竣工面积,大致是在3亿到5亿平米之间徘徊。05到08年间数据相对最高,在4-5亿平米之间,其它年份都要在3.5亿平米左右,09年的数据是3.67亿平米。我们要知道,近10年的房地产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例,都在20%左右,这是相当高的比例。我相信随着国家打压房地产的决心日益强硬,住宅建设将不能再维持之前的规模,因此未来每年的竣工面积,预计将会持续下降,也就是每年不到4亿平米。
每年不到4亿平米,10年不到40亿平米,已经无法解决城市新增人口的最低居住需求,也不能解决历史旧债问题,更不能解决改善型客户的购房需求。这些矛盾一定会逐渐累积、叠加,并形成巨大的社会矛盾。
住房问题,必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困扰中国城市新居民的,最沉重的话题。
日期:2010-12-09 16:00:42
%10、永远的供不应求之二
这一段的篇幅将会比较短。以珠三角几个城市为例,阐述供求规律。
佛山从05年至今,每年的总成交量大致在700万平米左右。其中中心市区禅城区的交易量约占10%强,大致是80万平米上下,年供应套数大致是6500套。由于开发已达到饱和程度,预计未来5年的供应量将会持续减少。禅城区的总人口约100万,户均3.6人,也就是27万户人。以20%的人口占有80%的财富这一我们目前公认的财富分配比例公式计算,禅城区的富裕家庭数超过5万户。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我前面阐述过的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特征。佛山目前是典型的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城市。05年前,佛山基本上没有像样的住宅产品供应。(不要嘲笑,目前绝大多数的北方和西部城市,都没有像样的住宅供应。北京和上海的产品尤其烂和差。)这5万户的富裕家庭,在05年前,都居住在筒子楼、自建楼、低矮楼梯楼、宿舍楼这些落后产品里面,统统具有改善住房的需要。一梯两户、南北通透、通风采光的居住需求,是学会花钱之后的富人,必然要享受的生活环境。这种产品在05年前基本不存在。05年后,这批富人看着城市化的发展,看着禅城新城区(亚艺板块)的建设,醒悟到两种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于是纷纷的抢购新城区的房产。但是,每年的新增供应,只有6500套。除掉在旧城区的大约40%的初级产品的供应(我们总得为首次置业者留出一定的比例),新城区的改善型产品的供应量,只有不到4000套。需要连续供应12年,才能应付禅城区自身已有的改善型客户的需求。5年来它只供应了不到2万套改善型产品,为禅城区的富人所疯抢,所有楼盘都可以实现开售后1星期内清货。这5年来,几乎没有听说过卖不出去的货。
但是,禅城新区目前已经不可能再增加供应,它的开发已达饱和。未来的剩余货量屈指可数。于是寸土寸金,新区楼价大涨,从05年的4000余元/平米,上涨到现在的12000元/平米。
东莞的新城区建设的经历与佛山禅城相类似,东莞的经济构成也与佛山相类似,两者都是以私营企业作为城市经济主体,奉行的都是藏富于民的政策。近5年来东莞的年供应量大致为550万平米,约5万套的年供应量,其中主城区的住宅年供应量大致相当于总供应量的40%,仅约2万套。与佛山的5区多中心发展模式不一样,东莞目前尽全市之力打造主城区,主城区的生活便利程度冠于全市,因此主城区的购房客户约有3成来自东莞其它镇区,这也与佛山各区之间全封闭式的市场状况不一致。我相信随着东莞全力打造它的新城区,必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在荒凉冷僻的镇区生活的富裕家庭。东莞的常住人口是635万,约180万户,其中主城区约20万户。我们也以20%来计算富裕家庭的数量。这么算下来,东莞主城区住房的需求总客户数,合约36万户。这些人的改善型需求,按目前的供应速度,还需要13年才能满足。
以上论述所使用的数据,均是公开数据,不保密。各位可以参照这个原理,考察自己所在城市的市场状况,看看供不应求的程度有多高。综合本章和前章,我个人的判断是:中国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维持,在10年内不可能缓解。而且随着未来供不应求问题的累积,问题将更加严峻。
日期:2010-12-11 17:58:05
%11、房价上升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继续,城市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财富不断的汇集,可以想见的是,房间必然随之上涨。这是无从抗拒的客观规律。只能接受,不能对抗。因此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场合看到几乎所有的经济学者,使用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得出这个远期看涨的结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