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仅35天后的6月,卡伯特就发现了陆地,但不是亚洲——而是遍布岩石的海岸,四周的海里都是鳕鱼,卡伯特给该地起名“纽芬兰”。米兰驻伦敦的特使雷蒙多?迪松奇诺曾经在1497年12月18日致信米兰公爵,报告说“那里的海域挤满了鱼,不但用渔网可以捕到,就是把石头放在竹筐里沉到水底,也能捞上鱼来。”
的确,北美海岸鳕鱼群空前繁盛,而且是前所未见的巨大鳕鱼。越来越多的欧洲商船来这里捕鱼——当这些欧洲人抵达时,发现从猎鸟和打鱼中可以大赚一笔。鸟群飞过头顶时,几乎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而鱼群也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于是,在纽芬兰,渔业随着人们的发财梦而蓬勃发展起来。到1508年为止,葡萄牙杜罗河和米泥奥沿岸市场贩卖的鱼,有10%是从纽芬兰运来的腌鳕鱼干。到了1510年,腌鳕鱼在法国鲁昂的市场已经处于优势地位。从卡伯特第一次航行到1550年间,远征纽芬兰的128次航行中,一半都是从这里出发的。这128次航行中,93次是法国控制的,其余几次由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
日期:2012-02-16 11:04:31
巴斯克人的鳕鱼捕捞数量,已经被这些国家商业捕捞的庞大数字所淹没。每年春天,欧洲人都会到北方海岸打鱼,争夺地势较好的海岸来晾晒鱼干,夏天过后,欧洲人还会继续打鱼,直到海水结冰之前,才趁着西吹的季风回航,将鱼运回欧洲市场。这时通常会有一个人留下来看守渔场,以便来年继续利用,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孤单寂寞的工作了。
开始,英国人由于仍然占有冰岛的鳕鱼基地,因此,在纽芬兰打鱼的人相对较少。然而对鳕鱼资源的争夺,造成了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冲突。1532年,一个叫约翰?布鲁德的英国人在冰岛的格林达维克打鱼时被谋杀了。这个事件之后,英国从冰岛渔业中撤退了,逐渐将纽芬兰与新英格兰渔场作为主要渔港——直接从英国西海岸出发,可以大大缩小航程。
当时的欧洲国家几乎都在纽芬兰海岸建造了渔港。这些渔港直到20世纪中叶都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因为人们的野心太大,而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又不够强大,当时船难和失踪几乎成了家常便饭。鳕鱼贸易因此也被蒙上了一种带有危险和冒险色彩的活动,鳕鱼也随着身价增高。
同时,鳕鱼贸易的成熟也改变着欧洲的鳕鱼接受地:16世纪,纽芬兰的鳕鱼贸易转变了市场并开始促进沿河港口的修建。法国大西洋沿岸的拉罗谢尔港原来是一个二流渔港,但是它拥有很多有眼光的商人,他们看到了纽芬兰鳕鱼贸易的前景,将这个没有出海口的渔港变成鳕鱼集散地。
西班牙巴斯克人聚集的城市毕尔巴鄂,本以制铁为主,因为可以提供渔船所用一切铁制品,也因此而繁荣起来。当时有时,有1500多艘船需要更换零件,这种盛况是空前的,即使二战时也没有这么大规模。可见当时鳕鱼贸易的繁盛。
英国人捕鱼的数量十分庞大,西部港口也日渐蓬勃,位于科尼什半岛的普利茅斯不断向西延伸至新的土地,地位日益重要。单是停泊在普利茅斯的纽芬兰渔船就有50艘之多,正如罗利爵士在1595年所写:“如果这些船全部丢失,对英国来讲无疑是个莫大的打击。”
日期:2012-02-17 09:47:44
二、维京人
维京人(Viking)是日尔曼人生活在斯堪第那维亚半岛地区的一支,也称诺狄人(Nordic,北方佬,至今我们德语中“北”仍叫Nord)。维京人人口不多,却是欧洲历史上影响很大的一个种族。
对一个维京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两件,一是他的船,二是他的板斧。正是凭借着欧洲最出色的航海技术和勇猛的开拓精神,他们到处拓殖和贸易,建立了瑞典的比尔卡、丹麦的赫德比、挪威的考庞等商业城镇。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湾(他们称之为芬兰,Vinland,草地的意思)有维京人的殖民地,近东的拜占廷有精锐的维京人雇佣军团,英格兰、爱尔兰、法兰西都有他们的占领区和政权,维京人成为了当时欧洲的霸主。
1、维京人航海技术
维京人是造船的好手,他们通常在露天造船,偶尔会搭个工棚。船身和船桨用橡木制造,桅杆用松木,可以在大风中适度地弯曲,先用整条原木加工成龙骨,以保证强度。弯曲的头尾单独加工,然后用铁钉固定到龙骨的两端。接着在龙骨上架好横梁,就完成了整条船的轮廓。沿着轮廓在船的两侧铺上蒙板。这种整条的木板层层相楔,上面一层刚好覆盖住下面一层的边缘。最上层的蒙板开凿了若干小孔,五米长的木桨从孔中伸出。最后铺上地板,架上桅杆,在桅杆顶上装上金属制的风向标。橹则安装在船体后部的右侧。船帆的两侧挂上麻绳编制的网,防止船帆在强风中被撕裂。这样的船最常见,全长20米左右还包括长30米、宽5米,能运载200名士兵的狭长战船,以及更宽一些、能运20吨货物的商船。他们的船用橡木建造,没有甲板和隔舱,两头尖尖,速度很快,来无影去无踪;他们的船吃水很浅,可以直接在任何没有峭壁的滩头登陆;他们的船相当轻便,在内河里遇到不适合航行的河段,就从水里捞出来扛着走。顺风的时候,他们扬起帆篷;逆风或无风的时候,就摇橹划桨。这些船只载着它们不安分的主人穿行于北大西洋、北冰洋、英吉利海峡,到达过黑海、地中海。维京水手不同于当时其他一些靠海岸地物导航的航海家,他们懂得靠太阳和星光辨别方向,因而不害怕把船航行到遥远的深海。
2、海盗品牌
如果要在海盗这个行当中评选出一个品牌,那无疑“北欧海盗”是大家最熟悉的,提到北欧海盗就必须提到维京人,他们被称作北欧海盗、挪威海盗或丹麦海盗,以狠著称。其实当时整个斯堪第那维亚半岛的各个地区和部族,没现在这么大的区别,他们说一样的语言,信一样的原始宗教,生活方式也差不多。不过,他们出走的路线却大不一样。从挪威出发的维京人向西发展,依次进入英国、设德兰群岛、法罗群岛、冰岛、格陵兰,直到加拿大;丹麦海盗则向南攻击荷兰北部,接着向英格兰、法国、西班牙、地中海进发;东部的瑞典维京人则进入斯拉夫人的地界,在广袤的大平原上称雄,有些还展转到过君士坦丁堡。
3、航海家
除了海盗和征服者之外,维京人也是伟大的航海家。
815年,维京人发现了冰岛。冰岛位于北大西洋,远离欧洲大陆,虽然地处高纬,但是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岛上的气候比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要温暖。岛上遍布火山,但是山谷和平原的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树林茂密,铁矿丰富,沿海的鱼类众多,是个适宜居住的地方。因此在以后一百多年内,大量维京人进入冰岛定居。
但是,由于冰岛本来地域狭小,而且适宜居住和耕种的土地不多,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岛上的资源显得贫乏了。这促使维京人必须去更远的地方,征服新的土地。
982年,维京人的头领红发埃里克因谋杀罪被判处流放3年,埃里克乘船向西,发现了一块新的土地,他将这块土地命名为“格陵兰岛”,意即“绿色之地”。埃里克回到冰岛后,赞颂这片土地的神奇,许多维京人决定前往这个“绿色之地”定居。986年,第一批500人乘坐25艘满载牲畜和生活必须品的船只向格陵兰岛进发,15艘船到达目的地,而其余10艘则被风暴吞噬。
但是,格陵兰岛纬度太高,2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没有冰层,而且岛上铁矿稀缺,木材不足,使得维京人很快陷入困境。直到11世纪初,岛上只有3000人,生活在三百多个农庄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