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航海杂谈》
第6节

作者: titanjack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爱琴海地区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区域,包含爱琴海中的小岛、小亚细亚半岛及希腊半岛。著名的爱琴海神话阐释了“爱琴海”一词的由来,由于克里特岛魔牛专吃人类,而危害雅典百姓,雅典王子爱其阿士(Aegeus)便自告奋勇除去雅典之害,他与父亲约定战胜魔牛之后必会回国,并相约以白旗系于船的桅杆代表存活荣归,黑旗则代表已死亡。雅典的国王爱琴每日在海边的岩石上眺望其子是否平安归来,终至一日,当王子胜利打败魔牛并娶迈诺斯公主回航之时,因其妻子生病身亡,在伤心之余忘记将白旗系于桅杆之上,渴望儿子归来的老父,见此状伤心地纵身往海中一跳身亡。希腊人为了纪念先王爱琴(Aegean),故命名这个海为“爱琴海”(Aegean Sea)。

  爱琴海对希腊文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爱琴海岛屿众多,共有四百八十多个大小岛屿,故有多岛海之称。其中以克里特岛面积最大,并为爱琴海之重要门户,由于四周港口水深,对外交通方便,因此成为爱琴海文明之发源地。
  古希腊文明是从爱琴海文明开始,换言之,爱琴文明亦是指爱琴海中的青铜文化。而爱琴文明的中心乃是以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为首。
  首先再插一个话题,为什么希腊所在的区域适合航海贸易。
  爱琴海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南面以克里特岛岛链为界,其中星罗棋布着无数美丽的岛屿(如上图)。以下地理条件决定了它是商扩文明的理想摇篮:
  1、陆间海相对风浪较小,地中海气候也没有随着季风而季节性出现的台风和寒潮等恶劣天气,又有众多可作为“路标”的岛屿的指引,大大降低了先民航海的难度(在茫茫大海中,只要有海岛或大陆的目标被发现,人们就会乘着舟楫沿着岛链的航路航行下去);爱琴海沿岸,尤其是西面伸入地中海的希腊半岛,拥有以单位面积计算最为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也就意味着众多的天然良港。

  2、爱琴海地区离埃及、两河流域等古文明发源地足够近,很容易与之展开海上的贸易人员往来,同时吸收其文明成果。
  日期:2012-02-04 21:52:27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薰陶,也有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从发现的遗址看,最初的国家主要兴起于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札克罗等。其中以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和中部南岸的法埃斯特最强盛,各为较大的城市,并拥有海港。两者之间有道路相通,纵贯克里特岛。在古王宫末期,大概克诺索斯已统一全岛。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名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粮食而外,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王宫皆特置贮藏室以巨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海贸易。它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商船来往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只,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卫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视城防建筑完全异趣。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和地中海各地广作贸易,和埃及的联系尤为密切,所用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都得自埃及。

  米诺斯的海上霸权
  在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了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此外与埃及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关系,使米诺斯人的商业交往日趋频繁。为维护和扩大海外商业的发展,米诺斯人通过建立强大的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修昔底德则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

  在古代的国家中,陆军是最基本的军事力量,由农耕民族发展而来的步兵和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骑兵成为了主要的兵种(前文所提及的象兵是区域性的兵种)。在陆军的基础之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海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对某些沿海地区的国家来说,海军的地位也相当重要,与陆军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说说西方,如地中海岸的腓尼基和迦太基、古爱琴海地区、希腊中部的雅典,它们的国防就以海军为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国家的航海技术相当发达。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舰队却是属于埃及的。在埃及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统治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613年后,这位金字塔王朝的缔造者为了寻找雪松树,就曾派出一支由40艘舰船编成的舰队。到了埃及第五王朝时期,也就是约公元前2494前2345年,埃及就已经有南北"两大舰队"了。

  最初的“海上武装力量”其实就是海盗—持有武器打劫别人的航海者,海上打劫者多了出于自卫人们的外出航行也会带上武器,这个就是海军建立的基础。当然修昔底德所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其目的是“镇压海盗保证税收”, 更重要的是他的海军是由国家出面来组织的。以前各人自备武装、各自为战的情况,现在变成了全国的海上武装力量由政府来统一指挥、训练、部署,具有“国家性质”。

  米诺斯海上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控制了东部地中海的海运贸易网,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米诺斯所向披靡的舰队,使他的国家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等区域保持贸易来往,并成为他建立海上霸权进行扩张和殖民的威慑力量,爱琴海诸岛纷纷向米诺斯称臣,雅典也得向他纳贡。米诺斯王朝时期的陶器不仅在埃及和叙利亚,而且在萨摩斯和米利都甚至在西西里都有发现,显示了米诺斯人的势力或米诺斯的文明波及了爱琴诸岛,并产生过重大影响。

  日期:2012-02-07 12:45:57
  迈锡尼文明下的希腊航海与贸易
  公元前1450年左右,操希腊语的人占领了克诺索斯王宫,标志克里特文明的衰落。从此以后,爱琴文明的中心便转移到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地区了。迈锡尼文明的兴起和繁荣迈锡尼人和克里特的米诺斯人不是同一民族,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是从欧洲内陆由北而南进入希腊的。迈锡尼人是希腊人中最早到来的一支,约在公元前 2000年前后定居于伯罗奔尼撒半岛。此时克里特已建立米诺斯文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人则比较落后,虽已进入铜器时代,犹未建立国家,因此他们是在克里特直接影响下逐渐向文明过渡。 迈锡尼城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附近还有梯林斯城,是直属于迈锡尼的一个军事要塞。它们构成迈锡尼王国,在希腊诸国中最称强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