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1-27 16:47:01
编外篇:埃及和蓬特之间的航贸。
一、 探险家汉努
汉努是门图荷太普二世、三世统治期间的埃及贵族。据说是他重新开辟蓬特(punt)和利比亚的贸易路线。在门图荷太普三世统治的第八个年头,亨努派出一只3000人的军队,越过高山沙漠从哈马马特干河的红海出海口乘船向外进发。据说该船队到达了阿拉伯半岛南部,同时亨努也派出一队人马前往蓬特。在船队满载而归的时候,汉努将所谓的“礼物”或“贡品”包括没药、贵重金属制品、木制品进献给国王。
二、迷一样的蓬特王国
古埃及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诞生地之一,不过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50年-前2152年)的埃及人却宣称,他们来自“蓬特之地”,意思是“上帝之地”。于是,蓬特就成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即使翻遍了古埃及的文献,蓬特这个地点在哪里,依然是众说纷纭。
古埃及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度,在很多神庙的碑文中,都提到了蓬特这个地名。比如,在古埃及,一位国王阿孟和蒂三世的墓葬地,有一块石碑记录了埃及人崇拜的阿蒙神的一段话:“把我的脸转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我将给你展示一个奇迹,我制造出蓬特之地给你,那里有芬芳的花朵,祝福你的和平。”
古埃及人对蓬特之地的描述,往往含糊不清,更像是传说,而不是事实。他们曾经提到,蓬特之地出产芦苇,当地人在河流上搭建蜂窝形状的高脚房屋。蓬特人一开始被描述成红黑色皮肤,长发上佩带鳍状装饰,但是到了第18王朝时期,他们的发型又被描述成了长短不齐的风格。
当埃及人真正跨入文明的时候,他们似乎对蓬特变得陌生了,于是古埃及人似乎陷入了寻找蓬特国的狂热之中,就好象大航海时代欧洲人都梦想到达印度一样。古埃及不同时期的法老时不时地组织探险队,南下寻找他们梦想中的天国。历史上,对蓬特国最古老的探索活动来自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世纪)的萨胡尔法老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一个名叫亨努的朝廷官员对蓬特进行了一次或更多次的航行探索。不过最著名的蓬特国探索活动是在公元前15世纪,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女王哈特舍普苏特为了获得蓬特地区的没药树,派遣人员进行探险。
女王在埃及底比斯西岸的神庙保存了一份当时的航行报告,于是这次探险为后人广为流传。文献上还记载了埃及人海上旅行和被蓬特首领接见的情景,蓬特首领被描绘成一个长着胡子的人。这次远航是在女王在位的第8年的夏天进行的,她派遣手下的一个名叫塞尼麦特的大臣带领5艘船组成的舰队从埃及的红海岸边出发,向南行驶,每艘船上都配备了30名划桨手。他们肩负着贸易的使命,为了寻找没药树、乳香和香油膏而踏上了旅程,这些物品都是埃及人所需要的化妆品和宗教仪式用品。
航行的收获让埃及人非常满意,他们不仅带回了自己需要的物品,也带回了许多异国动植物,这些东西在当时显然对埃及人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在文献中是这样描绘的:“船上装满了蓬特国的奇异物品,有上帝之地生长的芬芳的树木,一堆堆的没药树树脂,活的没药树,还有乌木、高级象牙、黄金、肉桂树、猿猴、狗、南方黑豹的毛皮、土著人和他们的孩子。所有这些都是埃及人见所未见的东西。”
没药树带来后,被种植到了女王的寺庙周围,这些树的树根至今还保留在那里。除了各种奇特物品之外,埃及人可能还从蓬特获得了文化的交流,比如埃及古代宗教中的喜神贝斯是个矮人,这个形象可能就是从蓬特“进口”的。在法老陵墓的碑铭上有从蓬特进口矮人的记载,古埃及人根据矮人的形象,虚构出了自己的喜神。
女王之后的几个继任者也都曾经进行过蓬特探险活动,与蓬特国频繁接触。可惜的是,现在的学者不知道那些探险活动的具体路线,因此蓬特在哪里依然难以确定。能够确定的是,从红海航行,人们可以到达那里。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前往蓬特的路线要穿越从尼罗河东边的沙漠。从中王国时期开始,古埃及人往往从红海远航到达蓬特。蓬特国相对于古埃及具有“海外”的特点,这说明蓬特的地理位置可能就在红海边,或者离红海很近的内陆。沿着红海沿岸向南,有非洲大陆的苏丹、厄立特里亚、索马里,以及亚洲大陆的也门等地。蓬特之地应该在哪里呢?
日期:2012-01-28 17:15:24
一、罗马帝国同阿克苏姆帝国
当罗马人的疆域扩大到了尼罗河沿岸的时候,他们发现了阿克苏姆民族已经开始同古印度和埃及有着长达几个世纪的贸易历史。
阿克苏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纪,一位古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里首次提到它-----阿杜利斯港(8世纪,阿杜利斯被黄沙淹没)是阿克苏姆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它地近曼德海峡,控制红海的航运;西距阿特巴拉河不远,沿河北上可至尼罗河中游,所以又是内陆贸易的集散地。来自意大利、埃及、拜占廷、印度的铁器、棉布、酒和装饰品,源源运进阿杜利斯,运出的是黄金、象牙、香料、犀角和玳瑁。使用铸有国王头像的金、银、铜币。阿克苏姆人民修建梯田和灌溉工程,种植小麦、葡萄、或放牧牛羊,驯猎野象。技术高超的匠人在山巅开凿(不是砌造)教堂和碉堡,堪称一绝。
由于对季风的良好的运用,阿克苏姆民族在红海以及印度洋能安全航行,也为其与印度的贸易打下基础。当然罗马人在接下来的航贸中多次租用阿克苏姆的船队来承运,很快的也掌握的季风航行的技巧。这条航路的开通也加大了罗马帝国奢侈品的消费,罗马人经常与古泰米尔帝国以及斯里兰卡进行航贸。其建立的贸易据点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还继续存在,甚至在拜占庭帝国战败后仍然在运行。阿克苏姆帝国同东罗马帝国在公元7世纪之前还持续的贸易往来(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垄断了红海贸易),直到11世纪阿克苏姆帝国灭亡。
日期:2012-01-30 20:22:40
二、罗马航贸背景
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帝国被部下们继承和分裂。塞琉古帝国控制了印度贸易网络,托勒密帝国控制着西部和北部同南部阿拉伯和印度的贸易路线上述两帝国早在罗马人之前就开始了同印度的贸易,但据斯特拉波所记载,两个帝国的贸易量同罗马与印度的贸易量是没有可比性的。
据《厄立特里亚航海记》记录,当时埃及同印度的贸易无法做到直航只能到也门的亚丁港(Aden)进行中转:艾夫泽蒙阿拉伯(Eudaimon Arabia)被称为幸运之地,因为无论是从埃及开往印度,或者从印度驶往埃及的船只都只能到此中止,挂靠后进行贸易货物的中转交换。如同亚历山大港的中转的作用一样(当时亚历山大港是欧洲的门户)。
托勒密王朝开通的红海的贸易(详情见上篇),在罗马帝国建立后接管了托勒密开辟的红海港口继续进行商业航贸。
三、在基督元年的罗马航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