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马克思断言“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实际情况是劳动可以创造价值,甚至现代社会商品价值的主要源泉在于劳动,然而劳动绝非构成价值的唯一成分。另外衡量价值的尺度也不是劳动量或劳动时间,它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下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日期:2010-08-05 09:35:48
还有组织力量的体现。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经济活动中打上了各自重要的烙印,作为思想的衍生产物,行为的一种模式,组织化的劳动凭借筹划、分工、专业协作和纪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效率,是人类意志和力量的放大器。实际上这种组织力量在很多动物世界中都普遍存在,比如狼群、比如蜜蜂社会,只是我们人类的组织更高级、更精密、更形式多样。马克思在论述雇佣劳动关系中的剥削现象时,由于对组织的力量表达含混不清,其剥削理论的魅力和说服力也大打折扣,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当然我们不能藉此来否认剥削的存在,实际上过度的剥削无论从道德还是从经济范畴都是应该谴责的。
实际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和论述价值时,“价值”一词的概念也是比较含混的,而经济学中标准的价值概念特指交换价值,不过这个瑕疵哥没必要再展开。
哥不是刻意非议和贬斥马老先生,包括斯密和李嘉图两位前辈大佬。他们当年在这里的认识有局限性,因而百密一疏,但依然是瑕不掩瑜。严肃而言,在中国曾经广为流传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不属于缜密的经济学理论,将《资本论》视为伟大的且有积极历史意义的社会学巨著应该更贴切。卡尔•马克思是中国人乃至世界上很多国家劳动者认同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但不是个合格的经济学研究者。
日期:2010-08-05 09:42:01
甚至更进一步而言,社会思想大师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的主要基石也难经推敲。马克思的阶级论是其学说的经典闪光点,但是现代的研究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世人:“阶级是人类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产物和后果”。很可惜马克思在到达真理门前时令人遗憾地停步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将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阶级分化是社会分配失衡的果而不是因,要解决这种社会和经济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制度性地保障相对合理的分配和消除过度贫富悬殊。至于实现合理分配和消除贫富悬殊这个根本目标的方法,当然不排斥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搏弈手段,也存在其它的缓和的解决办法。相反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如果不能根本性地从制度上抑制分配不公和极度的贫富失衡,即便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必将面临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生死考验。
马克思学说的失误,哥暂时介绍到这里,希望聪明的中国人能够多辨证而批判性地看待很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批判性思维是个中性词,而且中文里“怀疑”这个词汇的本意也是抱着存疑的态度去追求真理、寻求真相(怀疑、怀疑,心怀质疑也),而不是简单的排斥和否定倾向。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社会学说和理论用严肃的学术眼光来看待属于限定性条件下的观察结论和局部真理,当前提发生变化后则不可重复验证。
日期:2010-08-05 09:48:41
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未必所有的劳动都对经济发展有益。经济学是讲求效率的,有机会成本的比较和考量,现实世界中有的劳动是无效的,甚至还有一些劳动因为妨碍了相关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其价值可能是负数的。恰如足球比赛一样,场上的球员尽管目标是胜利,但不能排除出现“乌龙球”的概率。
以哥在中国长期的观察和感受而言,大家都反感的统计局同志们的劳动就是个经典反面教材。各国政府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客观上要力求真实从而有实际指导意义,中国相关统计部门近年来在这点上的表现看来让公众无法满意,哥也经常被相互打架和怪诞诡异的数据所困惑。
再有政府和党的广大领导干部为了和谐很辛苦,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地从事组织性劳动。可是这种劳动实际上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拖社会前进的后腿,恐怕是个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还有中国这些年不差钱,又是奥运、又是世博,维稳事业的经费也向军费看齐,相关人等也劳动的不亦乐乎,好一番大国崛起的盛世景象。可是哥和许多中国人一样都纳闷,这些活动相当程度都属于消费性经济活动而不是生产性质的;有这么多钱投入和举办这些盛事,为什么不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完成产业部署与调整,搞好社会福利体系呢?效果怎可能比得上投入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来得回报更高?不过话说回来了,中国的科研、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劳动,哥也发现大伙的意见同样忒大,无效劳动、低效劳动和负性劳动一个都不能少!至于腐败、走私、造假、卖淫这些不光彩的劳动,哥不说大家也懂的。
日期:2010-08-05 09:57:45
7)商品社会与市场经济
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这两词中国人都不陌生,报纸、网络和电视上哥经常看到他俩的身影。不过哥有个感觉,貌似有些中国人把他俩误会成双胞胎或一家人了,其实这哥俩可不是一个概念,大家千万不要混淆。商品社会或商品经济可比市场经济的资格牛气老鼻子了,这位爷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就出现了的千年老妖,自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就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商品社会。而市场经济则比商品社会年轻和帅气多了,这位青年才俊的大名和全称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意指社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完全由充分自由、平等和竞争的市场价格机制来引导,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形态。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提醒一下相信大家以后不会再弄混。
日期:2010-08-05 10:02:07
【发展中国家还是低度开发国家?】
入籍中国后,哥发现现代中国人特别喜欢“发展”这个词汇,经常讲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哥虽然是经济学世家出身,来自经济发达的西方,但是哥真的很尴尬、很迷惑,因为相关国际组织和经济学理论界从来没有明确的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这个词汇的相关概念。
在哥老家美国以及西方,学者们对非西方经济体系的欠发达国家的称呼并不一致。有直言不讳称为落后国家或后发国家(Backward countries)的,也有儒雅者为不伤害别人的自尊而礼貌性地称为欠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或低度开发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哥不惮劳苦还淘宝翻腾出早年中国特流行的另一个词汇,“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这个词汇最早的原创者是法国经济和人口学者阿尔弗雷德•索维,1974年伟人毛泽东首次在会见外宾时公开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表态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日期:2010-08-05 10:06:25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