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就是GDP》
第12节

作者: 长安射天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劳动是人类利用自身禀赋和掌握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从事的有意识的发现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主动性活动或运动,是人类维系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主要手段。原始人在秋天从果树上摘取果实食用严格来说不能叫劳动,“驴友们”游山玩水时凑巧无意中发现了某处矿藏也算不上劳动,因为并非有专指的意识;而阿基米德在澡堂里感悟到“浮力定律”,牛顿先生被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反倒是货真价实的劳动成果,尽管其过程富有传奇的戏剧色彩。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的社会构建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早期受马列学派的影响相当严重,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曾经甚为流行,至今还影响到一大批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但是客观而严肃地说,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力完成的《资本论》全卷在基本理论体系上存在重大缺陷。
  马克思受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和另一位泰斗级宗师大卫•李嘉图的影响,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他将劳动划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主要类型。
  但是当代中国人应该明白,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划分过于笼统而且不规范,因而也谈不上严谨和科学。事实上,劳动确实存在不同类型的差异,但是应该根据具体劳动的对象、目的和方式来定义和区分才科学、合理。比如工人在车间生产、农民在田间劳作是标准的劳动;科学家、思想家、宗教大师运用智慧和洞察力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奥秘是典型的劳动;竞技场上运动员为观众展示体育和运动的魅力是一种劳动;教师和媒体传播知识和文明也是一种劳动;甚至军队的统帅和将领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搏杀疆场又何尝不是一种劳动?这些不同形式的劳动区别何在?在于劳动对象、劳动意图和劳动方式或手段有显著差异,而不能简单、机械地将其生剥活分成脑力活动和体力支出的分别。


日期:2010-08-05 09:14:44

  劳动的对象或曰客体标的通常是人、组织或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物、规律或者事件,还可以是复合性的人、物或事件的结合体。
  劳动的成果一般而言则表现为物质性器用或财富,非物质性的知识、信仰、文化、制度、服务或效用,还包括事件的发生、控制以及其过程与结果。
  劳动的方式有依靠知识、经验、预见和判断力等智力因素为主导的,也有立足于艺术感、美学修养或者勇气等特殊才能的,还有依靠简单体力和耐心的,多数情况下则表现为心智和体能的混合。人类社会越是发达和进步,智力因素在劳动中占的成分和比例越显著。
  鉴于这种定义和划分标准相对繁琐复杂,为了便于研究和归类,现代很多学者倾向于将劳动归纳为复杂技能劳动和简单技能劳动。前者多为一些需要高级专业技能和复合模式的劳动,后者则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能和长时间的培训甚至凭借人天生的简单自然能力就足以胜任和承担。比如耕田、开车、洗衣服、做饭,搬运东西或者开个小商店不需要特殊的长时间技能培训,一般人都可能完成;但是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工作者、学者、军事家、企业家和金融家就绝非普通人可以胜任。


日期:2010-08-05 09:21:09

  目前阶段的人类劳动根据相关性质和特征主要有十种基本模式:
  1、以自然或社会为研究对象,从事知识发现、真理探索和思想创造,为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的创造性学术劳动;
  2、为人群和社会提供宗教信仰和心灵慰藉的宗教性活动;
  3、凭借特殊禀赋或才艺,为社会提供精神愉悦和娱乐观赏的艺能性劳动;
  4、教授、传播、普及和推广公认的大众型知识、道德和价值观念,提高人群素质和社会文明品质的常规型教育和文化性劳动;
  5、依据既定规律和法则,主要凭借组织、判断、规划和协调能力为社会提供秩序、安全、自由、稳定和便利等公共事业或公共服务的组织性劳动;
  6、承担发现、获得、制造和供给消费者维系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或保障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须的以及各种便利的物质资源、商品、设施或劳务服务的生产性劳动;

  7、专业负责将商品和劳务商业化并承担一般延伸服务的商务性劳动;
  8、负责实现人或物的空间位移的运输性劳动;
  9、专业从事生命关怀、身体、精神或心理卫生与健康的医务性服务;
  10、承担协调复杂人际关系的非政府形式的服务性劳动。
  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是劳动分类和职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宏观的社会劳动模式,后者则侧重于个体的谋生手段和社会地位。比如乞丐可以说也是一种职业,但乞丐的乞讨行为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劳动。

日期:2010-08-05 09:23:05

  客观而言,经验、常识和专业推导的结果均指向一个事实:“劳动是财富的主要来源但并非唯一手段,劳动可以创造价值然而价值并非只能藉劳动才形成”;而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在这里犯有明显的逻辑失误。
  财富和价值都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概念,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一块天然美玉尽管可能价值连城,但在动物眼里它可能根本一钱不值;即便食物和营养是公认的任何生物的生存必需品,但地球上目前的动物和植物一般并不会有意识地存储和交易食物或能量(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完全是另种概念)。同样的道理,石油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极其重大,但认识不到它的功效的古代人不会视其为一种财富、不认同其价值;但是这种自然形成的实际应用价值(效用)却是一直潜伏并存在的。换个方式表达,财富和价值都是人类自身意识与观点的折射映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因而选用劳动量或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是僵化而无法自圆其说的。


日期:2010-08-05 09:26:56

  再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明显无视和忽略了自然力在劳动中的作用。中世纪的磨坊学会了用水力或风车来加工面粉或榨油,商品的形成中自然力(这里是水力或风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水车或者风车确实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但在生产过程中转移的价值显然不能完全抹杀自然力的功劳。
  哥再以石油为燃料来说明这种情况。燃油发电厂通过气轮机、燃油锅炉和发电机将燃油转化为电能供应社会,燃料本身蕴涵的热能是自然造化形成的,本质上也是一种自然力。这种强大的自然力有效释放并转为电能输出后,无论其使用价值、交易价值还是间接社会价值众所周知,但其价值相当程度是自然赋予的。人类发明的电厂设备(标准的劳动产物)以及对原油的加工提炼,其作用仅在于使燃料蕴藏的能量和热量得以顺利释放和转化。当我们考察这家发电厂生产的电能价值时,电厂人员的当期劳动和相关上游企业的前期劳动因素固然必须考虑,但无视自然力在这里的成分和作用明显也是荒谬的。人类和平使用核能为动力同样是这个道理。

  注意请勿将人类应用自然力为生产动力和将矿石冶炼成金属,利用木材制造家具或者利用硅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弄混淆。后者材料的原始理化属性并不具备某种明确的直接效用,需经人类智慧加工、设计完成形变才具备各种各样的全新使用功能;而前者的效用相当直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