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8-04 10:25:00
技术对生产的影响和决定,今天的中国人普遍重视。但是哥在中国的多年体验发现,多数中国人包括经济学研究者其实在这一点上很多认识是不明就里甚至是概念不清、头脑混乱的。因此哥不惮大家不解和诟詈,需要特别提醒中国人重视和关注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识。
一般而言,人类社会发展(不唯经济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来自于交通技术、通信技术、能源利用、教育与培训、医疗保健和核心社会组织技术(司法和行政)的前进和升级。这些分别针对社会和自然的核心技术(包括纯粹的组织技术),或有助于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或释放了强大的自然力,或延伸了人群的智力、体能和技能,或提高了社会的有秩性和安全度,总体而言大大提高了经济活动乃至所有社会活动的基本效率,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效率因素或公共效率因素。
而先进的专业科学技术则可视为相对狭隘些的专业效率因素:某项技术或发明通常对特定领域或者某种部类甚至单件商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起到非常重要的直接推动作用,对人群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则是渐进、间接而逐渐扩散的。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提高起到了改善物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燃料利用能力和水平(能源技术)是划分文明等级和社会形态的主要参考指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医疗保健会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促进知识积累(健康而长寿的个体通常而言总能从事更多的社会活动从而获得经验和知识积累),这些想必中国人都会承认其普世价值。
单就社会组织技术而言,分工与协作的效能是人所共知的。另外无论高效的行政体系、安全的国家防务、健康的法治环境,还是养老、失业救济和赈灾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甚至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比如中国人好储蓄的传统、计划生育政策)都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后者的显著作用持否定态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坚称所谓的特色和实际上落后、低效而极易滋生腐败的国体和政治制度决不动摇,不愿意积极予以改进和提高实际上是相当可笑而短视的。
总之,中国人既然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必须早日正视和重视社会组织技术和模式。排斥后者,不认可先进的人文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一种基本生产力保障,在哥看来不应是一个古老又睿智的民族和国家所表现出的思想和认识水平,甚至今天世界上远比中国经济和社会落后的民族和国家也不会持这种愚蠢荒谬的想法。话说回来,哥和你们一样都知道,这种荒唐可笑的观念并不代表和反映正常中国人的智力水准,是现阶段某些个体和组织因为利益关系刻意混淆和干扰中国人思想认识造成的。
日期:2010-08-04 10:33:14
【负面性社会活动】
人类是万物之灵,人类的社会活动浩繁复杂,但是并非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都是对经济发展有益的,包括某些经济活动本身。比如古埃及的法老热衷于修建金字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营造自己的黄泉乐园,这种负面的经济活动与民生毫无关系,也许它当年确实拉动了切割石块、运输和部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测绘、计量和几何学等实用技术的发展,甚至GDP也增加了(实际上不能视为GDP,因为不是市场活动,严格来说金字塔本身当年没有市场价值),如果当年有GDP这个概念;但是历史学家公认大兴土木,过度浪费资源修建与民生及国力毫无关系的帝王陵墓是古埃及社会衰落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战争也是一致公认的对经济发展破坏性很大的一种社会活动,虽然战争往往催生很多相关的技术,有时甚至实现了人类的阶段性技术突破。再如现代中国历史上的文丨革丨,这种大规模的意识形态斗争也转移了社会的注意力,耗费了相应的资源,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效率。
日期:2010-08-04 10:43:00
【重要基本概念】
总而言之,经济活动的主要基本特征是实现财富的创造和增值。
1)财富
那么财富的本质又是什么?财富是人类拥有的使用价值或者“使用价值之价值”。
2)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可视为某种效用,它能够满足人及由人群组成的社会组织的某种需求或欲望,带给人或组织某种利益或便利。这里的人可以是个体、家庭、群体或者全体,社会组织则可以对应氏族、部落、社区、公司、政党、国家等。
所满足的需求和欲望或者提供的利益和方便是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有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基于这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引发的各种需求、欲望、利益或便利按照属性通常被归纳和划分为生理性的、物理性的、情感心理性的、智识性的、社会性的和综合性的六大类,也可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对应的五种。
使用价值必然以某种自然理化性效用或人文社会性效用来体现,它可以表现为食品、衣服、住宅、汽车、武器等实物,也可以表现为音乐会、体育竞赛、卫生保健、发型等感官享受或各种服务,还可以是秩序、安全、自由、知识、宗教信仰、新闻、信用等无形的生存保障和精神满足。
具有某种社会性效用的使用价值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有可能是自然造化形成的,也可能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形成的,当然现代社会后者占的比例要大得多。
日期:2010-08-04 10:48:13
3)价值
价值的一般含义通常宽泛而模糊,经济学研讨中为了规范,一般大家说的“价值”特指交换价值。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交换价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其实这里隐含和预设了一个基本前提,即交易双方是在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易系统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交换才成立。边际效用的确定很难精确量化,一般取决于特定时空条件下交易物或标的相关效用的稀缺性、但同时和人类的情感心理倾向又有相当大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如果不具备自由、开放、平等、自愿的前提,显然交换价值将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变形,对强势一方有利。近年来在中国,由于某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处于实质上的垄断经营地位,所以大家都切身感受到了垄断供应商不断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单方面提高或哄抬交易价格,而消费者毫无讨价还价能力的窘境。这种现象充分演绎和解释了交换价值的形成机制和变态原因。
4)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是种特殊商品,它的生命和灵魂是信用,即自身的真实性和稳定的单位购买力。
5)价格
价格则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日期:2010-08-05 09:12:24
6)劳动
这个命题需要展开来细说。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世界文明发展到今天,无论经济学家还是普通大众一般都承认创造财富的最本源手段是劳动,劳动改变了世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