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跨国公司10年的日子》
第6节

作者: 天下第101看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这个井底之蛙到北京不久,就被客户的专业能力大吃了一惊。他们有80个人,其中不乏名校的高才生。跟我直接接口的3位工程师,技术水平都很高。我自然不甘被客户所超越。加强学习的同时,还在业余时间编写VB,以加快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连续3个晚上熬夜编程,Marco是写出来了,人也差点脱了形。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的主管给我的feedback并不是很正面。我不禁有些迷惑了,开始思考最近半年来,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我到底喜不喜欢技术工作,到底是不适合继续钻研技术直至成为专家呢?我是不是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呢?

  其实,在国营单位的后4年,我已经脱离技术岗位做管理了。我性格外向,情感丰富,习惯换位思考,逻辑思维缜密,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在管理岗位上如鱼得水。完全是因为看到一些设备厂家的工程师的风光,加上从小延续的思维定势,才重新对技术工作重又情有独钟。
  突然想起HR面试我的时候,那位女主管曾经问我,如果有一些初级的管理岗位,你是否有兴趣。当时我一口拒绝了,我说,‘既然是这个招人的部门经理给了我一个面试的机会,我就一定要努力争取得到这个职位。谢谢你的建议,但是其他的职位我不会考虑的。’现在回想起来,阅人无数的HR,没准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很客观的建议呢。

  99年的通信行业,正是炙手可热的时期,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工程师进入,知识的更新也非常快。不管是在S公司总部,还是在北京客户那边,都能看到很多非常年青,非常能干的工程师。更重要的是,我当时已过了而立之年,更有兴趣而且更擅长的是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国营单位的7年,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学会了如何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舍己之长而跟生力军去拼己所短,不是智者之为。

  思考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天空渐渐的露出了鱼肚白。当烟缸中的烟头快要满出来的时候,我终于下了决心。
  每一位身在职场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当初从国营单位辞职的时候,我做的是一个5年的规划。基本的判断是通信行业至少有5年的良好势头。只要自己认真做事,5年内一定不会失业的。即使5年后,这个行业不行了,那么我5年的积累也相当于在国营单位20年的工资了。20-5=15,我就可以用这提前预支的15年的工资,自己去做点什么。

  现在来看当时的判断是没问题的。只是由于缺乏职业场的经验,当初职业的规划很模糊。仅限于有没有工作,能工作多长时间。通信行业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因此建议职业规划以3年为一个周期来做。职业规划的第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技能水平。我的目标,就是要在一年之后,成为管理人员。而且,要用三年的时间,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

  于是,在半年一度的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的时候,我明确的告诉老板,我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是做管理。老板很认可,而且,他很认真的跟我一起探讨如何能够成为一位manager。我们一起坦诚的沟通了我目前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要成为一位manager我的长处和gap。老板还特意为我申请了2门管理课程,同时配了2个助手,交给我3个城市让我来做。也有锻炼我领导能力的意思。

  大家此时也许会羡慕我,你看看LZ遇到了一个多么好的公司,有一位多么nice的老板。我确实非常热爱S公司,我当时的老板也确实是一位非常职业化、非常正直的人。但是,如果当时我告诉老板我想去做销售,大家觉得老板会怎么反应?最低限度,老板不会非常的支持。因为职业规划的第二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个人的职业规划一定要跟公司或者所在组织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公司当时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团队在急剧的扩张。管理人员的缺乏让各级的manager都非常头痛。我在这个时候,主动的提出了想做管理的目标,自然跟老板的想法合拍了。
  简要的分享一下个人职业规划的原则吧:
  1.一定要做好你目前的工作,不一定是杰出,但一定要合格。(不修身齐家,安能治国平天下?)
  2.一定要搞清楚我想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这里说的是搞清楚而不是想清楚。这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做调查研究,一定不能凭想象而定)
  3.除非你想离开那个公司,否则个人的职业规划一定要跟公司和所在组织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4.要适当的表达你的愿望,并争取得到你主管的支持。
  5.要找出你达到目标的差距,并不断的努力缩小直至弥和这个差距。(机会只会眷顾准备好了的人)
  日子一下忙碌起来了。三个城市并不相连,很多时间要花在路上。两个助手是newblood,不是太有经验。我虽然是老工程师,但作为teamleader,我也是新手。老板采取的是手把手教我的方法。大家还记得职场人的四个阶段吧,初学者,受挫者,经验者,超越者。我现在做工程师差不多到第三阶段了;但是作为leader,却是初学者。虽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但是经验欠缺。老板开宗明义的告诉,做为leader,最重要工作的是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再能干的人也没有三头六臂,只有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做事情,工作才能做好。他还给我了一大堆资料,有各种会议报告的管理流程,各种文件的模版,他甚至不辞辛苦的做了一个checklist,将我今后一个月需要做的事情列在上面。要求我每做完一件事情就记录下来。而且每周向他汇报进展情况。尤其要告诉他,什么地方需要得到他的支持。

  我们的基本管理周期是weekly。每周要有周计划,周计划中,要包含跟客户、跟内部的沟通计划,不同时间点的delierables以及milestones。每周要用周报,对本周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周报除了汇报周计划的完成情况外,还需要说明客户状态和需要上级支持的事宜。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我们这只有3个人的团队,却涵盖了管理的诸多元素:

  1.客户满意度永远在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客户的满意,需要跟客户进行有计划的沟通。
  2.定期提交的工作成果,需要有统一的模版和安排。这是职业化的重要体现。
  3.要让内部外部的相关人员(stakeholders)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阶段性成果。
  4.没有快乐的员工,就不会有快乐的客户。
  5.要取得领导的支持。要明确的告诉领导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的支持。

  日子变得充实起来,尤其是得到老板肯定的时候,尤其是看着两个助手开始独立做越来越多事情的时候,虽然累点,也很开心。
  一天中午,当我正坐在车上昏昏欲睡的时候,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电话是北京的老板打来的,他问我,这会儿说话方便吗?我连忙让司机停车,站在路边“方便”的跟老板说话:
  老板:现在有一个机会,是管理的职位,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
  我:谢谢老板,那么您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职位吗?
  老板:我们在I省刚刚签了一个大合同。I省原先的manager要回国了,我们正在找一个人去接替他。我想到了你,所以来听听你的想法。

  我:谢谢老板,您需要我什么时候给您回复?
  老板:后天下午18:00之前吧。
  我:好的,谢谢。
  放下电话,我不禁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能得到提升自然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是,去I省就意味着要离家千里之外。一想到2,3个月才能跟心爱的妻子和孩子团聚一次,原先的欣喜,不知不觉变成了惆怅。我开始犹豫起来。
  2-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