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旁敲侧击的)听说你在X城,一周都不去客户的办公室和机房。
我:(开始出汗了)。。。。
R:听说你每周的报告上交很不及时。
我:对不起,老板,我有些懈怠了。
R:是不是现在的工作,让你非常轻松的就能搞定,你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吗?
我:是的,老板。主观上是我懈怠了;客观上上X城太小了,而且网络质量越来越好。个人的压力小了,就懈怠了。
R:那好,我再多给你一个城市,给你1个月的时间来证明你的能力吧。
我:(感激同时汗颜)谢谢老板,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R:别这样说,出来打工,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要对得起自己!
我:知道了,谢谢您!
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首先,各级的manager在发现下属员工工作有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给他的工作安排是不是有问题。其次才是去找员工本身的问题。而且,S公司的员工,永远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而且这样的权利是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的。那时候的我,如同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是S公司和很多R这样的主管,才造就了我。让我逐渐由青涩走向成熟。感谢R,也感谢S公司。而这次谈话,也成为了我在公司的第一个转折点。
行文至此,加入公司已经是一年多的时间了。下面分三个部分来回顾一下这一年多的感受吧。(这是作为工程师的感受,随着职位的变化,某些看法也在逐步的改变)
一,我的客户:
我这一年所遇到的客户,都是一些非常敬业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素质很高,也非常配合我的工作。很少端着甲方的架子来训斥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到现在我们都还是朋友。一方面是我运气好,遇到了这么多好朋友。事实上,在我们整个S公司,大家公认一点的就是,H省的客户,是最nice的客户。另外一方面也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商务方面,国内的厂家还没有成长起来,基本上是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技术方面,运营商对于新产品新技术非常陌生,需要从厂家的技术人员那里,学到相关技能。
客户是上帝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S公司是非常强调客户服务的公司,虽然我是个技术人员,但是,服务于客户,是高于技术的理念。经过这两年的工作,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其一,镜子效应。你对镜子笑,镜子也会对你笑。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你怎么定位你的客户,客户往往就会怎么对待你。对客户,要始终如一的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把你的客户定位为很好的人,你很喜欢他们。你的这些情绪,会在工作中感染他们的。你自然会得到积极的回应。
其二,木桶效应。大家都知道,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客户就是客户,哪怕平时私人关系再好,一旦你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周到,会立即影响到你们合作的关系。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在你跟客户相处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定期的要回顾自己的行为,因为一时不慎而得罪客户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其三,做一个职业化的人。跟客户关系再好,也要秉承职业的理念。你必须是一个具备专业技能的工程师,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且给客户传授相关的知识;必须是一个有良好职业习惯的人,在拜访,开会,往来文件,电话沟通的各个细节上,都尽可能的按照职业素养的要求来做;必须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
二,我的老板们
为什么用“们”呢,因为我的老板很多。呵呵。公司是矩阵式管理的结构。一个是line manager,负责员工的招聘,奖励,培训;一个是你的Matix manager,负责business,对你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还有一个就是我在H省的team leader,他向上对两位老板负责,向下对我们进行日常的管理。
这是一个崇尚以人为本的公司。line manager 和team leader每半年都会跟员工一起回顾他这半年的工作。并对员工这半年的performance作出评价。针对员工不足的地方,找出提升的方案。还会根据员工的发展方向,制定今后一年的培训计划。公司会对这个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评估的结果会影响到老板的奖金。在这样公司文化下的老板们,对员工都很nice,几乎见不到训斥员工的情况。而且,上下级之间请客送礼的现象,基本上没有。
其实上,很多外企,都把团队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和团队士气作为对老板的考核依据。但是,外企再怎么人性化,毕竟是资本家的公司。CEO,chairman最终是要为纽约、伦敦的股东们负责的。资本的最本质特性是要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回报的。人性化只是资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因此,老板看员工,第一位的永远都是看这个员工是否能够给他、给公司带来价值。跟国企不同,外企的员工不用过多去拍老板马屁,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一切ok。反过来,即使你跟老板的私人关系再好,你如果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绝大部分的经理还是会让你走人的。
三,我的同事
S公司是一个对员工比较宽松的公司。跟所有高科技公司一样,S公司更看重人的自我激发后所展现出来的能动性。上班不用打卡,考勤完全自己填写。招人的时候严格把关,进来以后松散管理。你有多大能耐都发挥出来,如果你想偷个懒,也不是总有人在背后盯着你。
从进入公司的那天起,我就发现了员工队伍中有三种不同的人。一种人的敬业精神和自觉性非常好。做事情踏踏实实,对技术勤奋钻研;第二种人就是我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干劲十足,后来就懒散懈怠了,工作不好不坏,普普通通;第三种人是得过且过,偷懒耍滑。因为他们相信HR说的,S公司几乎不开除员工。这些人就以为自己进了保险箱。
每一位员工都在变化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员工的分化也在慢慢的进行着。S公司是有一定的容忍度的。刚开始的时候,你有问题有缺点不怕,改了就好。(LZ就是一个有错就改的典型。哈)怕就怕你处于第二第三种情况下,不知道改变。一旦你被你的客户、老板、同事们定位为第三种人的话,一切都晚了。
第二章,第二、三年的日子
在Matix Manager R的建议下,我的teamleader Z果然又给了我一个新的城市A。好几年以后,对于这个看似有些冒险的决定,R是这样回答我的:“我了解你,你懈怠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你的责任和压力不足,你既然能用40%的精力让一个城市的网络指标提升那么快,自然你就应该干更多的活。”“……………”“别感谢我,我这是残酷的剥削,哈哈哈”。
A的指标比X好一些,但是网络规模比X大多了。工作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三个月后,公司派我去北京做support。正是在北京三个月的工作,让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了转折。
从小到大,父母给我的教育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学毕业工作后,尤其是加入S公司以后,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位职业工程师,背上我的电脑包,走遍天下都有饭吃。在S公司工作的这一年,我见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工程师们,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敬业精神,都让我深深的仰慕。自己也越发的坚定了做工程师进而走遍天下的决心。在省里顺风顺水工作的一年,也让自己平添了不少自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