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薪水:大公司的运作十分的规范。薪酬体系是非常成熟和稳定的。尤其对于大部分的初等职位来说,面试之前薪水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所以你几乎没有可能通过面试得到一个很高的工资,或者被主管忽悠得到一个很低的工资的可能。再有一个就是,新入职员工的工资会对老员工造成影响,所以,主管们在制定工资的时候,会比较谨慎。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新手,要进入大公司的话,最好不要在薪水上面跟主管过多的纠缠。说多了,不单得不到好的结果反而给人印象不好。
大致打听一下业内的收入水平就ok了。也就是说,主要拿自己去跟同等学历,同等工作年限,同等工作地域,同样行业的人,去比较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数字了。
4:主管面试新手的,主要是看他的态度。在你没有经验的时候,态度几乎能决定一切。(学习的态度,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的态度,等等)
5:所有的情景试题都是有陷阱的。这里说的陷阱,不是用来陷害人的。而是一些测谎功能,如果你撒谎了或者言不由衷,很容易会被测出来。建议大家最好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实实在在的回答问题。同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不同的是,西方的公司很认同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那种追求。
我以快于常人的速度飞快的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加入公司的第4个月,我就主动争取去了一个最偏远的小城市,开始在tutor的指导下,独自开展工作了。汽车在崎岖的路上颠簸了将近5个小时,才来到这个群山中的小城。因为事先跟客户打过电话,所以我没有去酒店,直接去了他的办公室。LC是一个豪爽的北方大汉,特有男人味。他满面笑容的伸出大手,一把就紧紧的握住了我。“可算等来了驻点的网络工程师了,欢迎你,兄弟!”。我不禁被他深深的感染了。他热情的带我去见了负责网络建设的W总,一位本地化的南方人。他同样热情的接待了我。我的运气很好,正式去小城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这样两位如同兄弟般的客户。
X城是一个山区的小城,长期以来,网络的质量一直排名全省倒数第一。LC和W两位老兄,为此没少被省公司的领导在大会上点名批评。我的到来,给了他们改善网络质量的一线曙光。其实,那个时候我挺心虚的,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也有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毕竟我还是个新手,(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对客户隐瞒,而是如实相告)
为了尽早的改善网络质量,我几乎跑遍了X城的山山水水,每一处机房。甚至冒着危险爬上铁塔和楼顶观察无线传播的环境。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都泡在了X城。在大量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全网整治的一个大胆的建议。老板(以后叫他Z吧)听了我的建议后有些吃惊,本来我作为一个新手去独立的承担一个地区就够超前的了,现在又提出了这样的全网整治的方案。Z是个技术型的领导,他跟我的TUTOR(以后叫他DAVID吧)仔细评估了我的方案后,决定让我去实施。而且,他专门派了2个非常老练的工程师来负责实施(我们部门只负责出方案,实施需要另外部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
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客户,专业的方案也让他们对网络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紧张的3个星期之后,割接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在我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到通信行业之初,经常听到师傅们说“割接”,问师傅他们就哈哈大笑,不告诉我。后来好容易才打听到,“割接”就是新的通信设备入网的时候,要把老的电缆中断(就是割),然后在新的设备上接入新的电缆(就是接)。随着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新设备入网越来越多,入网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不一定非涉及到电缆了。但是“割接”这个名词,却一直沿用下来了。现在所说的割接,就是新设备或者新的网络方案实施的时候,需要通信中断网络的正常运行的意思。
我的方案,是熬了好几个通宵做出来的。成型后经过了2个星期的模拟计算。就是要把X城所有的设备都中断,然后工程师输入我所设计的数据。这是个风险很大的方案,但是X城的通信网络沉疴已久,自然需要一剂猛药。割接的那天晚上,David专程从省城过来压阵。他到的时候,我正在一处设备的屋顶上面,为了晚上的割接而忧心忡忡。看到胖胖的他,艰难的爬上屋顶,那时候我的心情,真的好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哈哈。
公司其实有非常严格的流程和完善的工具确保我的设计王无一失。我的忧心忡忡主要还是来自于没有经验。大家想想看,作为一个新手,那么大的一个网络,在2个小时之内要全部换成你设计的数据。这样的责任和压力,真的非常的大。
按照计划,割接在晚上12点开始,预计凌晨2点结束。随后工程师要对主要地区进行测试,确认网络的可用性。晚上10点,David,W总,LC还有我,准时来到机房。David陪着客户在说话,我跟负责实施的工程师再次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那一刻终于到来了,随着割接指令的下达,工程师将设备一一关闭,删除原有数据,重建新的数据。看着设备一台台的用我的数据重新激活,自豪感油然而生。到明天,这个小城的所有用户,都是在按照我的设计,进行通话。(本来还想多写一些技术内容,但是考虑到过于专业,还是免了吧。说真的,挺怀念做工程师的那种感觉的)
割接进行得非常顺利,比预定时间提前了20分钟完成。接下来的测试表明,割接很成功。但是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统计数据来验证。在酒店休息了3个小时,我就爬起来去了机房。满怀信心的把统计数据拿出来,分析的结果却难以让人满意。原以为,这次割接,至少能够将性能指标提升30%以上,可初步的统计数据表明,网络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在我灰心的时候,David及时的给了我极大的支持。
写到这里,突然就想起来曾经上过的一个管理培训了。培训的名字我忘记了,大致的意思是人在团队中的成长大概是要经过4个阶段的。第一阶段,虽然没有什么技能,但是积极性非常高,对什么工作都是跃跃欲试的;第二阶段,学到了一些技能,但是由于技能的不够,以致于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挫折,因此信心受挫,积极性也急剧的下降。有很多职场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选择了离开;第三阶段,技能不断的提升,经验不断的积累。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高,自信心因此不断的恢复,可是,由于进入的时间久了,积极性虽有提升,但是,也不是很高;第四阶段,在经历了第三阶段的困惑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积极性主动性非常的高。完成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
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的我,就是处于第二阶段中。积极性受到挫伤,自信心急剧下降。是David帮助了我。他帮我仔细分析了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跟我一起制定了优化的方案。又经过了1个月的努力,终于让网络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X城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每个周一从家来到省城,上午是team meeting,中午吃完饭出发,到周5的下午再从X城之间回家。X城的网络质量一天天的好转,我的惰性也在一天天的增加。公司的环境对待员工很宽松,老板如果在下班的时间给你打电话,第一个词永远都是“sorry”。我从上大学起就不是个很自觉的人,因此来到公司的新鲜劲一过,慢慢的就对自己要求放松了。而这时,离我进入公司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于是我和一位MATRIX经理(R)之间,有了一次影响深远的谈话:
R:公司只会留用能够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人。
我:如果您觉得我没有给公司创造足够的价值,可以把我开除!
R:。。。。。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先冷静一下。
我:(冷静了一下)对不起,您能告诉我到底什么方面没有做好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