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一定会升职——顶级职场培训顾问二十年工作体会》
第3节作者:
作者金刚心 潘得富被这话说得泄了气:“做老总的不都这脾气么?好像总是他们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对的……”
单晶莹哼了声:“我说你不会工作,你还不承认?!”
“我咋不会工作?”
单晶莹的语气不容置疑:“你少了一个重要环节。你还不知道怎么和强势领导相处?”
单晶莹说:
和强势领导相处的秘诀
我老板也是这么个脾气,开始我跟他工作也是摸不着头脑,老是跟不上他的思路,搞得人很烦。
可是我也很明白的,给老板打工却又不能紧跟老板的工作思路,这是要犯职场大忌的。
后来我学聪明了,只要他一下完指示,我就赶紧把他的话概括成一二三,然后在他赶我们回去工作前请教他:“您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么一来,我的工作从此就轻松多了。
我也因此才发现,强势老板都有一张发达的嘴,你听他们振振有词,
实际上他们有时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你一反问,他们又会重新告诉你一大堆……
单晶莹这一招其实是从职场顾问典石金那“掏”来的。
潘得富心说:“这招我会。也曾用过多次。”他轻轻笑一笑:“谢谢单小姐。其实我不是因为老板才心里不舒服,哪个月都有几天心里不舒畅。”
单晶莹说:“像你这样的策划人多了,整个世界的思维都会给你们搞乱的。”
单晶莹回到主题,“哪天我介绍你和猎头认识一下,工作顺了其他心情就跟着好起来了……”
单晶莹的外号叫“两把刀”,她是卖管理软件的,她的老公是做猎头的,她在推销管理软件的过程中做了个“搂草打兔子”的动作:为老公认识了大量的白领,接着就把一些人挖到别的公司。久而久之,单晶莹就变成了老公的得力助手。这种职业人在一线城市里很多见,她们还有个小名,叫“职场兔子”。
职场兔子
表面上看她在某个公司里工作,实际上她为多家公司忙着。
单晶莹还不是最厉害的,做职业顾问的典石金就见过更厉害的角色,那家伙同时给四家药业公司做医药代表……
现在单晶莹就想把潘得富变成另一只职场兔子。
日期:2010-10-16 12:26:09
3应聘新原理
到了职场,年轻人就容易妄想:工作最好能像“银行卡”,虽然分量较轻,看上去不起眼,但是里面的容量可以很巨大。
但是现实的职场经常“变天”和“飘雪”,困惑比雪片还多,压力有时比燕山雪花还大。古人云:燕山雪花大如席。
对职业困惑和经济压力,留在一线城市的外地人常常比本地人更敏感,敏感得就像危房遇到了地震。本地人还可以做长不大的“啃老族”,外地人就只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当职业困惑压得心里很难受或者经济压力压得内心很惶恐的时候,外地人通常最容易去想:“到哪去找个更好的工作?”
然而好工作和好运气一样,不是想要就能找到的,因为有一个应聘原理必须面对:
应聘原理(1):应聘价值最大化
聪明的人打造应聘简历,精明的人打造面试的状态和思路,而高明的人把准备应聘的过程与应聘的细节当做拔高职场素质的学习,当做花钱不多、成长极多的培训课。
于是对高明的人来说:
应聘应该是个经常的行为,不管现在是不是有满意的工作。
应聘的岗位最好能多样化,不管自己最终会不会去那些岗位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双赢:
第一赢,碰到好老板。好工作是要碰的,好老板更是要碰的,就像合适的时装是要“淘”一样。如果在应聘中真出现了很好的老板,那就顺理成章完成了职业升级。但是实际上好老板比好老公要难找。什么是好老板?他必须符合客观的三个条件才行。这在后面有分析。
第二赢,应聘的过程能促进自己对职场思考更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实中很多人是很懒的,懒得对职场全面思考的人打工的路会越走越窄,因为很会打工的人一定是对职场了解很深的人。所以,经常应聘能让自己对职场各个位置的认识增加很多,这就等于打开了自己的职业视野。这些素质会有助于自己与现在的同事沟通和合作。
虽然潘得富深知此理,可是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白天上班可以忙得忘了“房贷”,可是一下班房奴综合征就像“打摆子”一样必然定时发作。
想来想去,天天做策划工作的潘得富无法为自己策划出实用的主意。
这种状况压在心头,弄得他时常独自发呆,发呆一段时间后,他的思绪就会不自觉地陷入对升职的期望里:“升一级的话,我的房贷就没多大压力了。可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升职升薪,实在太难、太难……”
潘得富想到了跳槽,可是好工作又不是菜市场选白菜,怎么会说有就有?如果想找工作就有好工作,那他就不是潘得富而是职场明星经理人李开复……
办法没想出来,后悔却多了起来:“单晶莹上次提到猎头,我怎么这么迟钝,就没想着顺杆爬一爬?”
单晶莹了解到潘得富更多真实的情况后,就把潘得富的状况当自己的情况,然后殷切地拿到职场顾问博客里咨询。博客是典石金所在管理顾问公司开设的,刚好这一天是典石金值班。
于是职场顾问典石金的话很快被单晶莹乾坤大挪移。她开导潘得富:“你回答我三个问题。”
引发危机感的职场问题
●您所在的企业是处在朝阳行业里么?
●您的职位三年之内能看到清晰的升职空间么?
●您目前的收入能给你生活还是只能让你活着?
潘得富如实地答了三个“不”。
日期:2010-10-17 09:25:19
单晶莹说:“那你还等什么?这三条都回答‘不’,那就别无选择,就只能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像工作一样努力应聘。”说到这里,单晶莹就用过来人的语气郑重其事地提醒,“我看的人太多了:工作上少一个努力,未来生活上的难题就将多一大堆。”
潘得富正处在她说的这种难题里,可是他嘴上却不承认:“没你说的那么严重……”
单晶莹不信自己的本事拿不下他:“我这点自信都没有,还敢在生意圈混?”
她要抓住潘得富的迷惘,给他指出一条明路,同时自己也赚笔“零花钱”。单晶莹这种人满嘴都是商人的“定式”,此刻她就抛出商务交流的定式,启动四个“引”中的“引发好奇”:“你真是一根筋,都不知道现代人在想些什么?”
“想什么?”
单晶莹见第一招见效,立即启动第二招——“引发兴趣”:“还能想什么?一线城市是属于金领的,白领没戏。”
“……”
“捡垃圾的是今天的穷人,白领是明天的穷人——但今天的白领谁都知道:白领变金领有一个捷径……”
“是么?什么捷径?”
“与其在现在的公司里等着升一级当经理,还不如把自己打造出来,然后到别的公司去直接应聘经理的位置。况且我老公现在给你提供的位置是连升两级,是常务副总。”
潘得富知道职场里没有白吃的午餐,他心里说,这么大的好事听起来像神话——神经病说的话。于是就笑着说:“附加条件一定很苛刻吧?”
单晶莹轻描淡写地说:“不,很简单的。就是需要在‘舍’和‘得’之间平衡一下。”
接着她就给他亮出底牌之一:“工作的地点定在二线城市,待遇和你现在的差不多。第二也很简单:你得从你现在的甲中庸公司里带一个完整的团队走。”
“我就说呢,我怎么突然多了当副总的好运?!”潘得富笑了,“待遇差不多,我干吗要离开我熟悉的地方?”
单晶莹赶紧给他洗脑:“二线城市物价多便宜啊,那不就等于省钱么?你是老职场了,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职场里最大的待遇是升职空间。而且还要告诉你,那个地方自古就出美人……”
潘得富听到后面几个字,不禁联想起前女友步町欣的天鹅颈。可是几秒钟后他就重新犹豫了:“可是为什么要我带一个团队走?我当了副总再组团队不行吗?只要拿高薪去招聘,啥人才没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