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一定会升职——顶级职场培训顾问二十年工作体会》
第4节作者:
作者金刚心 单晶莹摇头:“你到新地方开辟新市场,没有成熟的团队怎么行?你是老职场你该明白这些的。你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你组织起的团队值得给你这个钱!”
“……”
单晶莹说:“其实想明白了就相当简单。人应该留在哪?不是哪个城市最繁华,哪个公司名气最大,人只应该留在能让自己活得像个人的公司里工作。问问自己吧,你现在的公司给你多少‘职业人权’?”
“没,没想过。”
“那我帮你想。”
职场人权
动不动就加班,动不动就要看老板的脸色,我们敢不承认自己是工作的奴隶?明明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关心的地方,可是我们的工作中有谁经常关注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明明我们有很多剩余能量,可是公司只把我们当一个棋子,当一个零件……
“那还能怎么办?”潘得富有点蒙。
单晶莹把典石金的话又搬了出来:“职场太缺少人权。只要不能独当一面,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就活不出多少人的滋味来……”
虽然单晶莹表现出“我一定挖走你”的架势,可是潘得富只答应:“我先好好想一想。”
这一想就是半个月,潘得富觉得单晶莹说的“换包装换职位”很有道理。
应聘原理(2):“换包装换职位”理念
如果我们只知道靠着工作岗位挣工资,却没心思从工作中挣到再应聘的资历,就等于犯了职场的大忌。
职场里有很多人是这么干的,他们把第一个公司的经历当成第二个公
司的应聘信。
他们经常做两件事:
一、在公司里总是想办法多参与一些项目和集体活动,然后把这些经历包装成自己的“经验和成绩”,作为再应聘的敲门砖。当我们平淡无“料”时,那些个HR很容易把应聘者看扁,当我们给人事干部们一点“亮点”时,他们就会眼前一亮。
切记的是:这些“亮点”要突出“干料”,不要突出水分,否则适得其反。
二、和同事建立交情,有机会就以“团队”的形式集体应聘。
想明白这些,潘得富就叹了口气:“我们这一代最大的悲剧就是:值得为之奋斗的工作很难找到,必须为之苦熬的工作久缠自己。”
心情本已不好,可是接下来几天,潘得富和他的不少同事又陷入了恐慌之中。同事们都在传甲中庸公司的合资要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公司引入了外方首席代表冷商仁,分管了公司的策划和投资部。正当大家都盼着外方带进来一股生机时,职场的冷风呼啸而来,据说合资的第二阶段有一批人要下岗。
职场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说有好事要降临到一个人头上,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可是说有坏事要掉到某个人的头上,每个人都在想:“不会是我吧?”
最糟糕的是,小道消息频传:“主管和副经理级别至少要缩编一半。”
被这些小道消息包围,潘得富就心生后悔。
他后悔不是因为现在才领悟到“换包装换职位”理念,而是因为他很早就知道上面那些个“应聘原理”。潘得富叹口气:“我多想从一而终啊!工作啊,你为什么老弄得我想跳槽?”
当“常规出路”难找时,一张海报揭示的新出路就摆在了潘得富和他的同事们面前,不仅公司内部的艾未来、蓝开俏、尤心姬、盛之楠等,甚至连步町欣、单晶莹这些外人也卷入其中——
日期:2010-10-17 16:44:12
以上内容是本文的序幕
下面进入第一章
这么做,你一定会升职之第一章:巧妙的争取
我要争什么?
要升职就必须学会争权,这种做法适合所有上进的员工,这种做法在面对实干型领导时特别奏效。
这条职场理念完全是逼出来的,因为:
新职位有限,大领导的亲信会抢先一步把空位填满。在不少企业里,大领导的亲信和亲戚常常一大把,我们不知道的亲信和小蜜还有一大把,所以如果按部就班等着升职,升职空间会和小人物的心眼一样很难打开。
于是,不是亲信的员工或者不打算成为领导亲信的员工,要想升职必须学会巧妙地争权。在职场上,我们最应该争的是什么?是影响力,是关注点。遗憾的是,无数员工没有通过巧妙地争影响力、争关注点来达到争权的目的,而是陷入争利和争口气的漩涡,最后闹得上上下下都很闹心。
争影响力和争关注点通常用的手段是三个“定式”:
1.如果自己是普通员工,最好别浪费和领导见面的机会。抓机会时也别忘了最重要的内容:及时让大领导了解我们的设计工作思路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表面上看,领导常常安排手下去干事;实际上这个说法里有个误区,做实事的领导是按着工作能力去安排人选的。所以,只知道让实干的领导熟悉“我们的态度有多好,做事多勤快”,这是个笨思路;让实干的领导及时而多次地知道我的工作思路和我设计工作思路的能力,这才是高明的员工要做的事。
2.如果自己是带团队的人,那就别忽视企业必须面对的主题和难题。抓住企业的主题后别忘了最重要的内容:设计活动方案。推动方案时别忘了最重要的两个内容:一要争取领导的支持开展新活动,二要让企业里更多的部门参与,更多的员工卷进来。如此,影响力就会一点点带来“权力”的重组。
3.让业绩突出或者工作品质突出。在任何企业里,这两点都是照亮升职路线的明灯。
以上三点都可以延伸我们的升职路线。
此刻,在甲中庸公司,“升职路线图的主干线”正由一张海报引发出来……
日期:2010-10-17 16:46:29
1查出工作的漏洞
有本书叫《漏斗中的爱情》,其实更应该有本书叫《工作漏洞》。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生活一有压力,人们就会对升职患上“相思病”,常梦想着靠升职实现升薪。尤其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外地人,他们常像驴拉磨一样围着工作岗位转啊转,驴为人拉磨是被蒙着眼的,可是打工者为老板打工也像蒙住了眼,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漏洞”。看不到漏洞的人工作久了就会觉得没动力,接着就很容易掉进“要死不死”的工作状态里。
当然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工作漏洞,就会觉得看到了新希望,因为敢留在一线城市的职业人都是志向和拼劲不一般的人。
工作漏洞有时会出在这些方面:只知道按常规环节做工作,不知道怎么抓工作的必须环节。比如本故事中的艾未来——
步町欣是潘得富的女友,和潘得富一起生活时,她的脾气常常像打雷,分手时又快如闪电。如今闪电和打雷一起来,她不仅要和潘得富分手,还想要回属于她的那份买房的钱。她说:“你该了解的,我从来都是这么‘直爽’。”潘得富心里苦笑:“问题是你很‘直’,我很不‘爽’!”
被逼无奈的潘得富只好四处求人买他的车。比起挣钱,借钱更难。就快无路可走时,潘得富在艾未来那儿看到了曙光,她答应帮他找找买主。
艾未来是投资部的项目主管,也是盛之楠的妻子。借着谈项目的机会,她顺便约了典石金,这样她就可以把喝茶的费用放到交际费里。
典石金正在找机会要和他们夫妇说点要紧的事,因此很高兴就赶来了。
说到买车的事,典石金答应考虑考虑,接着他话题一转:“艾主管,和你说件奇怪的事。我前两天在你们购物中心的美食街吃火锅,看见了冷总。”
艾未来轻轻笑道:“当老总就是好,可以到处吃,然后签个字拍屁股走人。”
典石金说:“他没吃,他只是转了转。我好像看到他对着两个刚进来的客人微笑了一下,然后就匆匆走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他是管公司运营的,当然要经常走走,观察观察。”艾未来说,“放心吧,他不是来暗查我的工作,我的工作也不是维吾尔族姑娘,小辫子一抓一大把的。”
“你不会觉得做培训的人都有点神经质吧?”典石金笑了笑继续说,“我不是怀疑冷总。我看到那两个刚进来的客人做了些特别的举动,我就忍不住为你担心。”
艾未来眉头连续皱了皱,正好带动了她额头上的美人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