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变乱之后,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行至安顺场大渡河附近时,被清军团团包围,石达开兵败被捕。清廷传旨,石达开不必押送北京,在四川就地处决。当时的西川总督骆秉章竟残忍地对石达开等人使用了凌迟之刑。在执行凌迟时,刽子手先对曾仕和割了第一刀,只听曾仕和一声惨叫。石达开斥责他说:“为什么不能忍受此须臾时间?”曾仕和这才紧咬牙关,不再叫喊。待到石达开受刑时,总共被割了一百多刀,翼王至始至终默然无声。石达开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都感到震惊。 戊戌变法后,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变,此等残忍的刑罚岂可保留?清廷受到内外各种矛盾的冲击,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将过去残忍的刑罚一一废除。从此,凌迟的酷刑才从刑罚中消失。
日期:2012-04-09 22:52:32
二 车 裂
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年少无知的我曾经以为,车裂就是用马车在人身上轧过去,其实用马车轧活人也是很残忍的,但与五马分尸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顾名思义,所谓五马分尸,就是用绳子套住犯人的脖子并四肢,然后再将绳子系于五辆马车之上,最后挥动马鞭,让五匹马朝不同的方向各自奔去。这样,犯人就会被活活拉扯死,并且很有可能被撕成五片。
这也是一种极端残忍的刑罚,著名改革家商鞅就死于此种刑罚。这种刑罚比凌迟产生的时间还要早,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春秋时期,诸侯混战不已,各国君主都对敢于犯上作乱的臣子们施行这种刑罚。比如公元前598年,楚国伐陈,将夏征舒车裂;再比如说公元前551年,楚国将观起车裂。当然也有的君王为了泄愤,将已经死去的人也拿来车裂,比如战国时的吴起、嫪毐等人。
像凌迟一样,对于车裂这种残酷的刑罚,也有不少仁智之士主张废除,孔子的后人孔穿就曾劝谏齐王废除。遗憾的是,孔穿的正确主张和齐王的从谏如流并没有使车裂之刑彻底废除,秦以后各代,车裂之刑仍然存在。
由于秦的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领导了一支起义军南征北战。当时,陈胜手下的宋留率兵攻占南阳,听说陈胜已死,他便投降了秦军。只不过也没落个好下场,他被朝廷处以车裂之刑。
魏晋南北朝时期乃是我国的大分裂时代,统治者多半凶性残暴,爱用酷刑,当然也包括车裂在内。从已有的史料来看,车裂常用于惩治那些乱伦丧理、忤逆不孝之徒。
北齐时死刑分为四个等级,最重的死刑犯要用车裂。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宅心仁厚,于开皇元年颁定新刑律,将前代枭首、车裂等酷刑一一废除。谁知到了其子隋炀帝杨广之手时,种种酷刑又都死灰复燃了。杨广真是对得起“暴君”这一称号。比如杨玄感谋反,兵败被擒,隋炀帝先将其斩首,并诛灭其九族,对于其他参于谋反之人,有的被车裂,有的被枭首,有的则被乱箭射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
唐代有鉴于隋朝灭亡的教训,将那些隋朝使用的酷刑统统废除,也不再使用车裂。直到唐朝末年,车裂又重新被使用,那是在唐昭宗天祐二年,朝廷将司空兼门下侍郎柳灿贬为登州刺史,将太常卿张廷范贬为莱州司户,谁知在第二天,又下令将柳灿斩首,将张廷范车裂于都市。
五代时的车裂之刑仅有李存孝一例。五代之后,车裂之刑基本上被废除,再也没有人被五马分尸了。
三 剥 皮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惩治贪官就用了剥皮之刑,剥掉人皮之后还在里面塞满稻草,制成“皮场庙”,以儆效尤,威慑贪官。不管贪官如何可恶,也不管他朱元璋如何痛恨贪官,但就这样的处分而言,实在是太过严厉了,也太惨无人道了。
这则史料见于清代史学大家赵翼的笔下,故而权威性很高,后世的人们也就相信了,他朱元璋果真有如此残忍。不过恩师王世华教授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明初根本就没有“剥皮实草”的酷刑,而建皮场庙与惩治贪官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历史研究》上。
也许恩师是有理有据的,但是剥皮作为一种酷刑,却在古代的中国由来已久。
如何将人剥皮,这可是个技术活。据说,先得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在外面,然后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把头皮拉开,最后向里面灌水银下去。由于水银比重很重,会把肌肉跟皮肤分割开来。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撕心裂肺,并且不停扭动,又无法挣脱。这些都是本能的反应。几番挣扎之后,人的身体会从土里光溜溜地跳出来,只剩下一张人皮留在土里。这种令人发指的行径,今人不知道也罢。
毫无疑问,这种残忍的刑罚,其残酷程度并不亚于“千刀万剐”和“五马分尸”。这种刑罚虽不见于官方的死刑处死方式之列。但在历史上确实被多次使用过,并见诸史籍记载。
据史料记载,汉景帝时,广川王刘去就曾经生剥人皮,其具体方法现已无法查证,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刘去真是个超级变态杀人狂。此外,三国时的昏君孙皓也干过这事,并且他还恬不知耻地说他们那是冒犯了皇帝的威严。 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六朝以前的剥皮之刑只限于剥人面皮,后来“发展”了,开始剥人全身的皮了。
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诛杀了阿合马,抄了他的家。阿合马有个爱妾名叫引柱,武士们在搜查时,在她的衣柜中竟搜出来两张人皮,每张人皮上都连着两只完整的耳朵。士兵们便问她,存放这人皮有何用?引柱竟淡淡地说:“这是诅咒时用的,把它放在神座上,念咒语时人皮就会出现应声。元世祖大怒,想不到一个妇人竟会如此残忍,下令将引柱和画师陈某以及阿合马的另外两名亲信共四人,剥皮示众。
明朝时期,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加上明朝的皇帝大多残暴、变态以及弱智,因此剥皮之刑用得最多、也最狠。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到明末的张献忠,不少人都用过剥皮之刑。也许朱元璋在惩治贪官中并未剥皮实草,但朱元璋确实干过剥人皮的勾当,比如他的功臣蓝玉就被他给剥皮了。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朱元璋剥皮的手段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子孙,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占了南京,抢了自己侄儿的皇位,紧接着便对忠于建文帝的朝臣们进行了残酷镇压。景清刺杀朱棣未遂,被捕后骂不绝口,骂朱棣是“逆贼”,朱棣命令剥了他的皮。嘉靖年间,著名抗倭将领汤克宽率兵平定海寇,将海寇首领王艮俘获处死,把他的皮剥下来蒙作鼓面,叫“人皮鼓”。明天启年间,臭名昭著的魏忠贤就常用剥皮的手段来杀人,而且,魏忠贤剥皮的方法非常奇特。而明末张献忠将人剥皮的事迹就更多了。他的所作所为,大约是为了报复明朝,以牙还牙。他不仅使用了明朝皇帝曾经使用过的剥皮手段,而且还有不少独出心裁的花样,不得不承认,变态之人亦有创新思想。张献忠在入蜀之后,动不动就拿活人剥皮。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张献忠的部下孙可望,据说也是个剥皮的能手,后来投降了南明。永历六年,孙可望杀了陈邦传,并剥下他的皮传示各地。 清朝没有剥皮之刑。在清代正史、野史及笔记中尚未见到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剥皮这种酷刑并不能说已彻底绝迹。小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就曾将反抗他们的中国人实行剥皮之刑。因此我们说,关于小日本对中国的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