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第47节

作者: 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10-14 20:03:45
  [春秋]冬,十有二月,无骇(侅)卒。
  这年冬天十二月,无骇(侅)死了。
  这个无骇(侅),就是隐公二年夏五月,帅师入极的那位。在引用《春秋》这条记录时,《左传》和《公羊传》都写作“无骇”,《谷梁传》写作“无侅”。
  《春秋》关于无骇(侅)之死这件事的记录,结合我们之前的经验已经明显看出来两点特殊之处:一是对无骇(侅)的称谓显然有伏笔,因为是直接称名的。二是没有记载他去世的具体日期。对比一下隐公六年臧僖伯的去世记录,“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差异很明显。按《公羊传》和《谷梁传》微言大义的理论,这条记录对无骇(侅)这个人持贬斥之意无疑了。
  《公羊传》确实是持贬斥说,还特意解释了一下:

  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意思是说这个无骇,就是展无骇。为何没有写他的氏(氏为“展”)?是憎恶他开创了灭国的先例,所以终其一生,夫子都在《春秋》里没有写他的氏—认为根源还在帅师入极灭国一事。
  《谷梁传》稍微谨慎点:
  无侅之名,未有闻焉。或曰隐不爵大夫也,或说曰,故贬之也。
  我们这一派的学者,是不知道为何夫子在《春秋》里直称无侅名(即不加氏或者爵位。这个名,做动词讲,意思是“以名称之”。“无侅之名,未有闻焉”这句话肯定不是说没听过无侅的名字,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帅师入极的时候就已经提到无侅了)。有的说是因为隐公没有赐给他大夫的爵位。有的说是因为夫子故意贬斥他。
  《左传》懒得抠字眼,而是记录了无骇去世后隐公的态度: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羽父,老熟人啊,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公子翚。“请谥与族”是两件事,一是请隐公给无骇一个谥号,二是请给无骇这一族的后人赐一个氏(即姓氏的氏)。众仲,也是老熟人,此前多次给隐公做参谋。“天子建德”,其含义是“天子建国以有德”,就是说周天子分封的诸侯都是有德之人(所以后世造反的,经常有一句理论口号,“天下者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胙[zuò],本意是祭祀用的肉。这里是赐予的意思。胙土就是赐予土地的意思。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时候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用五色土筑坛,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连同祭肉授给他,这就叫做“胙土分茅”。

  《左传》这个故事是说,无骇去世了后,羽父去请隐公给无骇一个谥号,并给无骇这一族的后人赐一个氏。隐公就问众仲关于如何赐氏有什么讲究。众仲回答说:“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以他的出生地赐给姓,分封国土的时候赐给氏(以区别同姓诸侯)。诸侯一般都以字为谥号,后人以这个字作为家族的氏。如果某个家族在某个职位上世代有功勋,就可以用这个官职作为自己家族的族名。也可以用家族的封地作为族名。”因此隐公命以“展”为无骇族人的氏。

  众仲的这段话,其实解释了一下氏的来历。意思是说氏的来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先祖的字,二是官职,三是封地。以封地为氏的,我们前面说过祭仲就是例子。以官职为氏的,宰、太史、司马、司空这些都是例子。以先祖字为氏的,无骇的族人被赐“展”就是现成的例子—按照杜预的解释,“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无骇,公子展之孙,故为展氏”,说清楚了为何“公命以字为展氏”—这也是后来展姓的来源。

  众仲这段话里其实有一个疑点,他说“诸侯以字为谥”,事实上诸侯的谥号并不是以字来的,如果结合后面“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则可见这里都是说“氏”的三种并列来源,所以我怀疑这里的“诸侯以字为谥”其实应是“诸侯以字为氏”,意思是诸侯的后代以诸侯的字为氏—恰好无骇后人以展为氏就是现成的例子。但是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也不敢确定。
  其实对于《春秋》记载无骇之死,前面我们提到的两个疑问,杜预倒是有不同看法,他说:“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卒而后此族,故不书氏”。按照杜预的观点,这两点并没有表明《春秋》对无骇的贬斥态度,“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这个先例是有的,隐公元年十二月公子益师卒,不书日,《左传》就持此观点。“卒而后此族,故不书氏”,是因此赐氏为展是在去世之后的事情,所以对无骇而言,他生前(或者说一直到去世的时候)是没有氏的。

  实际上在阐释无骇之死这件事之前,《左传》还穿插了一条记录: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这年冬天,齐僖公派使者来告知鲁国,已经使郑、宋、卫三国达成和解了。隐公派众仲对使者说:“贵国的君主使这三个国家摈弃前嫌,让他们的民众有了安定的生活,这都是受益于贵国国君啊。我听到贵国国君的命令了,我怎敢不接受贵国国君的明德呢。”鸠,在这里做聚集讲。没有了战争的压力,人民能聚集在一起,则意味着生活安定。
  隐公八年到此结束。这一年总体鲁国比较平和,倒是齐、郑、宋、卫之间精彩纷呈—其实结合从六年到八年的记录看,除了郑国之外,这三年总体来说,收获最大的就是齐国。在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充分彰显了齐国的国际影响力。齐僖公的种种作为奠定了齐国春秋小霸的地位,也给后来桓公称霸打下基础。这也是后来齐僖公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一的缘故—与他并称的另外两位小霸,一个是楚武王,另一个就是郑庄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