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为“穷人”而写的书》
第3节

作者: billte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家小企业在我眼里,诱惑巨大。诱惑来自它的创业者吴总的一句话:“要做就要做世界二极体行业的第一!”。 “要做就要做第一”这句话激起了我胸中的阵阵波澜,我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出生在苏北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老幺。父亲抗战前入党,解放后长期担任大队干部。为了改变大队的贫困状况,父亲白手起家,千方百计办了个综合厂,为煤矿生产塑料风筒。为了扩大产品销路,提高综合厂经济效益,他历尽千辛万苦,有时连续乘火车站了七天七夜,深入矿区了解工人的要求,并把风筒依照煤矿的要求逐步改进,终于使这个厂里出品的风筒,成为煤矿的采购单上的首选。村办厂的发展造福了村民。办厂两年后,在我们村的历史上,全体村民第一次领到了集体发给的压岁钱,每人五元!这五元在当时是惊人的一笔收入,不妨让我算一笔帐给你听。当时,猪肉是每斤三毛二分,大米每斤是一毛二分(还需特别计划供应)。民办教师的月工资是二十四元。农民是采用工分制,每个成年男子汉,辛苦劳动一天,只得三个工分,相当于半斤米钱六分钱。

  给全体村民发压岁钱这件事在整个公社,乃至县里,都成了特大新闻。接着,我们村又不断地爆出新闻:购进了第一台上海春雷牌收录机,添置了第一台电视机。发压岁钱、买收录机、购电视机,我们村做的,都是全公社第一。父亲对这些事很骄傲,说:“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争第一。”这句话,化做了我精神上的一根“鞭子”,这根“鞭子”将会驱赶我一直往“做得最好”的目标奔跑。

  推销自己
  在我拿到研究生文凭的那一年,我读到了一本介绍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的书。封面上印着这么一行大字:“伟大的推销员具备一切成功者的优点:热忱、进取、自信、自励、毅力、机智、勇气。”我想,我在踏上社会之前,除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外,花功夫最多的,就是要用经历当磨刀石,不断磨砺自己,在自己的性格中注入积极的元素,也就是“推销之神”原一平先生所要求的成功者必需具备的优点。

  “推销员首先是‘推销自己’。”这是原一平的警句。我仔细揣摩这话,越揣摩感悟越多,越深。我在九七年选择吴总的企业,正是在把自己推销给一位有着战略意识的企业家。吴总和他的三百名员工小企业,在我眼里是个潜力股,我在这时候参股,是最明智的考虑。我用以参股的,也是自身的潜力而已。吴总也同样是看中了我的潜力,才向我伸出热情的双手。

  在我打定主意要把自己推销给吴总时,当年本科陈老师的话又在我耳边回响起来了,既然那时我不打算满足于做个优秀的中学教师,那末,现在我也不准备把人生的标尺定在一个高级白领上。如果我选择了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我知道,很可能努力一辈子,也只是一批优秀管理人才中的一个。我要的是一最直捷的路径登上最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吴总向我提供的正是这么一座舞台。

  我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1997年,我选择现在的公司,迈出了“为自己做事”目标的第一步。
  父亲传给我的“做得最好、力争第一”的“精神之鞭”,将我“驱赶”进了当时很少有人看好的小企业。
  以后我在许多场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推销自己”。去新加坡学习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的课程《释放心中的巨能》,我采取“推销自己”的方式,通过大师的助理介绍我——陈安之老师的学生,而陈老师的启蒙老师就是安东尼•罗宾大师。在现场六千多人中我是第六位和安东尼•罗宾大师合影的人。而向世界行销之神杰•亚布拉罕的“推销自己”的方式更独到。我上杰•亚伯拉罕的课程,杰•亚伯拉罕说我“无孔不入”。在听课的三天里,只要他需要,我就会出现在他面前,比他的助手还主动。那一期“亿万美元周末行销研习会”结束时,我已把与会人员的通讯录做出来了。谁也没有要我做这件事,谁也没有想到要做这件事,我采取了适当的策略:从收集、整理和制作赶在大家分手前做好了,并实现了我在第一天发言时的承诺。我采用了这样独特的方式推销了我,并感动了杰•亚伯拉罕先生。我是全场五百多位企业家中唯一一个与杰•亚伯拉罕合影的人。


日期:2007-11-17 22:21:56

  (6) “源头活水”
  “露天”故事
  我平时有个习惯,多读书学习、多和他人交流的习惯。正如肖伯纳所说:“一人一只苹果,两人交换一下,依然是一人一只;但是,一人一个思想,两人交换一下,结果就是一人有两个思想”。知识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个人而言,生命是短暂的,高效率的知识积累取决于你每天和谁在一起——读谁的书和谁交流?
  我从小,家境贫寒,没钱买书,只能去听别人讲故事,这样学得更快,有时一个晚上可以学习一本书。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就是我的“露天”故事。
  那时,家里没有钱买煤油点灯,很多的故事只能在露天听,这样可以借助月光。这就是我们的“露天”故事。记忆中最让我钦佩就是俊会计讲的露天故事。他讲的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龟兔赛跑、愚公移山••••••他讲故事口才很好,开头引人入胜。三五句话就吸引了听众,现在算来大概五十秒。幼学如漆,很多故事都是那时知道的。为了“炫耀”自己,头一天晚上露天学来,现炒现卖,第二天就到班上去讲。这样一方面我在听课时必须非常认真,当场尽快记住,而且经过多次练习发现,晚上躺在床上先“放一遍电影”,这样我的快速记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训练和增强。另一方面,为了给同学讲得精彩、生动,我总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我后来的快速记忆人名的绝活也是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出来的。

  用心阅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