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为“穷人”而写的书》
第4节

作者: billte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后,上中学期间,我结识更多的特殊朋友“书籍”。我听得最多的就是“唯有读书高”。从此,我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读书。直到现在,无论工作有多繁忙,我仍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 这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因为所有的成功者首先是阅读者,各种书籍和杂记及报刊我都要读,但读得最用心的是世界各个领域排名第一人士的著作和传记。 刚开始工作,我就利用乘班车上下班的半小时进行阅读,后来自己开车就采用听CD的方法,一边开车,一边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如何选择书籍我有一个很简单易行的方法:你拿起来,随便看五十秒。如果它在五十秒内吸引了你,那就可以买,可以读;如果五十秒之内不能吸引你,无论是读不懂、不喜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不要买。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现在市场上书实在太多,不得不需要节约出选书的时间。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每次和新朋友见面或交谈时,请他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你的选择时间,也可以扩大你的信息来源。

  进行广泛阅读时,读书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读了过后的收获和行动,我在读书后进行整理,把书上的知识整理成体系,只有成体系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牢的东西才会自发去使用,这就是“知识不是没有用,关键是你使用了没有?”。
  读书使我感受到: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我举世无双,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化。我拥有神奇的力量,我拥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这些就在我的体内沉睡、休眠,等待着我的召唤。我只要适当地掌握和引导这种无所不能的潜能和力量,我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我就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士,并且得到我想得到的一切,甚至实现我正在为之努力奋斗的所有梦想。

  我把感受传递给任何想要“脱穷”的朋友,你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你举世无双,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化,这个世界有你没你不一样!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少奇同志”成了鞭策我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警示语。
  不禁让我想起朱熹先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可是很多人会问,“穷人”有的连温饱都成问题,如何买书?如何来阅读?这是后话暂时不谈。

日期:2007-11-18 19:25:54

  (7)言传身教
  救命的“棉衣”
  如果说安东尼•罗宾大师们还只是我书本上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那么,我生活中的老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就更直接,更亲切了。
  我要说一说迄今为止我最敬佩的几位老师。
  第一位是我的父亲,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在十四岁时,抗日战争爆发前,加入了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共产党。父亲只做过大队干部,像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守着贫穷,养育着子女,父亲一生,无论做人做事,始终深明大义。他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我身上遗传的是他的基因,是他奠定了我性格的基本要素。
  “富贵如浮云”是他一直告诫我的一句话。有年大寒天,有个老乞丐上门来乞讨,父亲给了他吃的,还把一件蓝卡棉袄送给了他。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都没条件为我们做子女的做一件蓝卡布棉袄,他却将自己身上唯一一件棉袄扒下来披在了老乞丐身上。事后父亲对我们说,看这天气,快要下雪了,这个老叫化衣衫单薄,说不定就会给冻死,一件棉袄能救一条命,这件蓝卡棉袄舍出去,“一个要饭的人,今天到你门上,家里有的一定给。”像他这样的人,即使家有万贯,也会千金散去接济穷人。父亲的这种爱心,这种对生命的敬重,让我铭刻铭心。

  去年,在父亲病危的时候,村上年近八旬的许如才专程来看望父亲。他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事,我才第一次听说。五十年前,他一家四口,只能以讨饭为生,用一贫如洗形容决不过分。就连出门讨饭也是问题,没有衣服遮体。那时父亲送了他家一件大衣,虽然有些破。他们家谁出门,谁就穿大衣。四人共用这条大衣去讨饭,而晚上回家把大衣做被子。他们一家人就是这样“挺”过来的。

  大学七年生活,每次父亲来信总是在叮嘱的两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为人民服务”。很多宿舍同学都在笑,怎么如此“迂腐”,什么年代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的父亲。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对“淳朴善良”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对父亲的感恩,是永恒的。
  今天我把它特别写出来,登载在网上,作为我的“祭父文”。因农历十月十二(11月21日)下周三是父亲去世一周年的祭日,愿他老人家在地下安息。

日期:2007-11-19 22:41:01

  (8)帮你就是帮自己
  我想介绍的第二位老师,他是我本科时的结构化学老师——陈老师。他一直待我如兄长,最早肯定了我的潜力,并促成了我走今天的道路。就像一辆车在向右转还是向左转的时刻,他替我扳了一把方向盘。在后来与陈老师的交谈中我才明白,在一位目光如炬的智者面前,如果你刻意追求得到什么,你肯定会弄巧成拙,关键不在于他愿不愿意,而在于你是不是值得他来帮助的人。“陈老师,你当初为何那么帮我?一个穷苦的学生,一个连买一包香烟“送礼”都很困难的学生。我曾多次问他,他终于在我的追问下,才说“帮你就是帮自己”。多么朴素的话,但意义深远。

  陈老师他家兄弟姐妹六人,家境贫寒。一个已经在农村干活多年,七七届刚恢复高考时上大学的。计划经济时代,只有等“分配”。毕业后他进入乡村教高中化学。他非常擅长教学和开导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很多学生非常有“出息”,一些顽皮的学生在他的开导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还有一些成绩差而失去自信的“特长生”经过他的关心而成为体育、音乐“特长生”而进入大学。在后来陈老师的人生中,有一位贵人看中了他,把他调进母校工作,从事大学化学教学工作。对一个穷苦人来讲,真是比“登天还难”的事。盛书记就是这样“无所求”的帮他,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这样我慢慢地理解陈老师的想法。看似普通,却极不平凡。

  当初没有陈老师的那句话,我是不可能想到考研,为了考研复习,他把自己的办公室钥匙直接给我,否则,我也不会立即下此决定考研。为了复习,他知道我的困难,他把家里的新电饭煲给我,还给了我珠光大米,让我晚上烧些稀饭。后面患上“肺炎”住院,出院后他又经常带给我“牛肉”补补。也正是他向曹老师的极力推荐,我才被破格录取研究生。

  研究生上学期间,每次他来学校,我想好好招待他。但每次吃饭变成了我请客他买单,这样好让我省省吧。有时,在我的执着下,他就来一份蛋炒饭,让我表表心意。陈老师对量化的研究也是我遇到的老师和学者中少有的,他自己编制的计算软件比现在美国高斯公司的出售软件还要好很多,今后有机会我想让它商业化出售,尽管陈老师他一贯“低调”。

  自然界地球是圆的,月球是圆的,很多星体是圆的,这就是启发我们从哪里开始,最后还会回到哪里结束。通过和陈老师的交往,我慢慢地懂得“帮你就是帮自己”的内涵,也就是自然界的“圆体”理论的体现。“帮你就是帮自己”也就成了我的人生哲语,它教我如何待人。今天我把它作为下周四的“感恩节”礼物,献给我的恩师陈老师,道一声:“谢谢您!”

  也欢迎各位朋友前来分享您的“感恩”故事吧!
  刚才“蓉尔”教我的,现学现卖,呵呵。
  billteng

日期:2007-11-20 19:30:33

  (9)老师的胸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