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
第28节作者:
辉煌的泡沫 日期:2010-04-21 09:07:22
在美国一条高速公路的寿命如果是30年,那么同样规模的高速公路在中国顶多10年,就一条高速公路而言,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就要是美国的3倍!这就是笔者指的浪费。
所以,用“生存权、发展权”来搪塞二氧化碳的减排义务,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不服!这部分中国人感到自己只是“被发展了”。如果有权有势者非要用GDP做分母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说事,我们也无可厚非,只要求把我们从分母中撤出来!让那“疯狂发展的”2亿“先富者”做分母吧!
所以,中国在国内也没有“道德尊严”!
日期:2010-04-21 09:42:46
第二回合:二氧化碳关税将绞杀中国的“人民币”
气候变化受二氧化碳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科学界是有争议的。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工业化前的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80ppm,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意味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由1.47万亿吨上升到1.99万亿吨,即空气中增加了总计5200亿吨的二氧化碳。
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例如: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使水面积增加了632平方米,这会导致库区蒸发量大大增加,而水的蒸发热值很大,使局部气候温度降低。从而大大影响大气流动。现在我们明显感到的是西南地区越来越缺少暖湿气流而导致干旱——最近西南大旱灾就是这种现象的活生生的写照,同时湿冷的气流却越来越多的流向西北地区,导致新疆的北疆地区——大雪灾!
日期:2010-04-21 10:31:58
修正一下200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指标
1、煤27亿吨排放54亿吨二氧化碳
2、石油4亿吨排放8亿吨二氧化碳
3、水泥18亿吨排放 9亿吨
4、其他 10亿吨
5、进口石油2亿吨排放 -4亿吨二氧化碳
6、进口商品相当于排放 -4亿吨二氧化碳
合计:排放二氧化碳73亿吨。
法国率先提出30欧元/吨二氧化碳的碳关税,不知是否科学,中国收取碳关税也按这个值收取,即相当于300元人民币/吨。
考虑到我们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欠账,需要由未来去加倍偿还。温和的做法,现在每收取1吨的二氧化碳附带过去的0.5吨,这样碳关税就变成了450元人民币/吨;稍激进的做法,现在每收取1吨的二氧化碳附带过去的1吨,于是碳关税就变成了600元/吨。
我们用温和的450元/吨收取碳关税,则2009年应该补上的这项税款达32850亿元人民币。那么2009年的GDP就膨胀为36.82亿元(原2009年GDP为33.54万亿元),在总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将对内贬值8.91%。
说明:1吨煤排放2吨二氧化碳;1吨石油排放3吨二氧化碳;1吨水泥排放0.5吨二氧化碳。
2005年世界碳排放为6.9GtC转化为笔者的二氧化碳排放255亿吨(碳排放值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值需乘3.67倍)
日期:2010-04-21 13:27:08
哈哈,笔者咀嚼的是人民币,通过对碳战争的描述说明中国经济的负债,用碳税的方法可量化描述为2009年的人民币在这个领域至少应该贬值约8.91%。
同理,我们在粮食领域换算成2009年人民币的贬值大约是6%。
还是同样道理,我们在能源领域的贬值至少是8%(这当然不包括为了保护海上石油运输安全——建立航母舰队而可能的巨大花销)。
仅此三个领域对人民币的削弱:1-(1-9%)*(1-6%)*(1-8%)=21.3%!意思是说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幅度应该不会低于21.3%,是每年贬值21.3%啊!
日期:2010-04-21 14:04:09
这两天房价的事火的很,我们先把人民币撇到一边。也来咀嚼一下房子,呵呵。
房价这里一向有“两只手”的:即行政之手和市场之手。
笔者先说说这个市场之手吧,以北京商品房市场为例。
北京市现有常住人口2200万,其中有户籍的约1200万,另外那1000万无户籍的人中约60%即600万人是“打死都不肯走的”,这一部分人形成的“刚需”至少要200万套住宅。而1200万北京本地人应该正使用着约400万套住宅,其更新速度按40万套/年计算(北京的房子使用年限大概也就20年,即需每年20万套;再加上改善性需求使更新速度翻番)。外地人来北京不能总租房吧,如果他们的平均忍耐力为5年,这就意味着外地人对房子的需求速度为80万套/年。
还有一个市场力量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投机性购房!这个力量很难量化。这些投资客大部是外地人,当然也有本地人。笔者武断的认为这个力量应该夹在上述两个力量之间,取个平均值吧,相当于60万套/年。
好了,我们看看吧,北京住房需求的速度大概是三者之和180万套/年!哪位读者有2009年北京一共盖了多少住房啊?要包括小产权房、单位集资房啊。
日期:2010-04-21 14:54:43
北京市2009年1-2月累计竣工住宅面积为139.1万平方米(网上刚查的)。
哈哈,我们把这个数据处理一下,先乘个6折算成全年,再除以100平方米/套,那么相当于2009年北京一共才建了8.35万套!不可信啊!
日期:2010-04-21 15:06:53
先不管官方的数据了。
回过来我们再分析一下那丑陋的行政之手,假设它使的“最狠”的招。看看它对那三种购房力量的影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