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企业管理的简要心得》
第22节

作者: ren_zhi_chu
收藏本书TXT下载
  管理者们很多时候把思维角度锁定在多学习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技巧,从而让管理行为更有效果这个方面。所以,建议不妨转换一下思维角度,把重心放到对管理方案的设计以及优化方面。这样,就不至于把精力浪费在和被管理者“较量”思想和行为方面,就能够用平和的心态轻松地管好一个企业。一位世界管理大师曾说过,三流的管理者学管理知识、二流的管理者练管理技巧、一流的管理者悟管理智慧。管理智慧应该来自对人性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反省和觉察自身的良知,慢慢就可以形成和别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既然企业管理是一系列的方案,那么,可以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让方案变得更加简洁、可操作、顺应人性和符合公道。只要方案设计优秀了,管理者操作得当了,那么员工就好管了。毕竟,在企业里“捣蛋鬼”是极少数的。我希望通过整体管理方案的一种设计,给企业以一些启示或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管理是一种实践,设计的方案当然不可能是唯一的,但大体思路都是相似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以下将从十个方面对企业管理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这些设计是笔者基于长期的学习、实践、咨询指导和总结。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建议可以通过对管理现状的分析和重新梳理,参考这十个方面的设计,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从而,让企业管理变得不再复杂和混乱,有效地控制企业整体的管理运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一.提取共同愿景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但要做到“人心齐”又是谈何容易!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人心不固、“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比比皆是。作为企业员工来说,大家在共同追求什么?大家的共同愿景又是什么?其实反思和分析一下,还是比较明确和相似的。一般说来可能有三个方面,第一,挣得相对满意的工资。第二,能够获得职业的成长。第三,所在企业稳步发展、文化和谐,感觉工作快乐、有满足感。

  共同愿景来自企业员工心底的真实向往,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大家坦诚的沟通而获得,能够这样做的企业可能比较少。笔者在从事管理咨询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多家企业提取共同愿景,发现几乎每个企业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坦述心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笔者相信企业完全可以提取自身的共同愿景,只要真心实意去做就一定可以。

  共同愿景一旦提取以后,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坚持长期宣贯,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南针”、“航标”。高层领导的以身作则和坚持实践,能够赢得员工对之的信心,就可以形成一种内在无形的工作激情和强大驱动力。
  企业提取共同愿景有什么好处?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新中国的成立就源于当初中国共产党对“共同愿景”的长期宣贯,那时大家就是相信:打土豪、分田地,穷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二.公示目标战略......

日期:2010-07-29 11:42:27

  现代企业管理方案设计(简约版)
  什么是企业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可以从很多角度作出不同的定义。是假如对管理作这样一种划分,作为名词,它代表了对一系列管理方案的描述;作为动词,它代表了对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概括。那么简单来说,企业管理既是管理方案,又是管理行为。
  据专业分析,人性有不可被管理的一面,即“人是不能被管的”。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如果试图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强势地、强制地去管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那么,不仅管理者感觉很累,而且长期效果一定不会好。当今,不少企业的管理都存在类似这样的态势,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管理感到了困惑。
  笔者在长期对企业管理的研究中发现,不少管理者并不真正理解企业管理的全部内涵。并不是说系统地学过企业管理知识就懂得企业管理、就会管理企业。管理需要靠悟性,没有系统学习过企业管理知识的人也可以做好管理工作。不过,当前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管理的理解程度,大部分还处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层次。对企业管理的认识还缺乏系统性和高度,尚未达到一览企业管理全貌的境界,所以,存在困惑也是必然的。

  很多时候,管理者为改善管理的效果,习惯把思维角度锁定在学习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技能,更加强势地进行管理方面。岂不知,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的同时,潜意识里在设法反抗,希望获得和管理者同样的“优越感”,达到不被别人管理的“精神自由”。所以,建议企业不妨转换一下思维角度,首先把重心移到对管理方案的设计以及优化方面。这样,管理者就不至于把精力浪费在同被管理者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抗衡和较量”上。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说过:三流的管理者学管理知识、二流的管理者练管理技巧、一流的管理者悟管理智慧。管理智慧应该来自对人性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通过反省和觉察自身的良知,慢慢去形成和谐的管理关系。

  既然企业管理是一系列的方案,那么,可以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让方案变得更加简洁、可操作、顺应人性和符合公道。只要方案设计优秀了,管理者操作得当了,就能够用平等与平和的心态轻松地把管理工作做好。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管理是一种实践,设计的方案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总体框架都是相似的,思想出发点的不同将决定其优劣性、可操作性和最终效果。以下将从十个方面对企业管理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这些设计是笔者基于长期的学习、实践、咨询指导和总结。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建议可以通过对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和重新梳理,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从而,使企业管理变得不再复杂和混乱,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一.提取共同愿景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但要做到“人心齐”又是谈何容易!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人心不固、“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比比皆是。作为企业员工来说,大家在共同追求什么?大家的共同愿景又是什么?其实反思和分析一下,还是比较明确和相似的。一般说来可能有三个方面,第一,挣得相对满意的工资。第二,能够获得职业的成长。第三,所在企业稳步发展、文化和谐,感觉工作快乐、有满足感。

  共同愿景来自企业员工心底的真实向往,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大家坦诚的沟通而获得,共同愿景使得企业员工产生心灵的共鸣。笔者在从事管理咨询的实践过程中,指导多家企业提取共同愿景,发现几乎每个企业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坦述心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笔者相信企业完全可以提取自身的共同愿景,只要真心实意去做就一定可以。

  共同愿景一旦提取以后,需要企业坚持长期宣贯,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南针”、“航标”。核心管理层的以身作则和坚持精神,能够赢得员工对愿景的相信,就可以形成一种持久的、无形的工作热情和强大驱动力。
  企业提取共同愿景有什么好处?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新中国的成立就源于当初中国共产党对“共同愿景”的长期宣贯,那时大家就是相信:打土豪、分田地,穷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二.公示目标战略
  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比如年产值要达到多少、在行业中要有什么样的地位、要创造多少年利润,等等。企业也会有自己的战略,虽然有时候企业初始的战略可能是模糊的、可操作性不强。对于目标和战略,企业应该在内部公开出来,要让所有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都知晓。公开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让核心员工都清楚企业要“去哪里?”“怎么去?”另一方面,核心员工可以随时监督企业的目标和战略是否有偏差、是否需要修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