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眼看日本(一个中日混血80后的在日生活以及所见所想)》
第56节

作者: 七小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本在历史上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就我所知到的为了生存去扩张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 如果一个农耕民族选择了扩张这条危险的道路,那一定有着比生存压力更深层的原因。就像罗马人扩张,法国人扩张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原因在支持着,日本人对中国(包括从前中国的属国)发动过两次扩张也是一样。这个原因除去当时政制制度上造成的一些原因外,我想有了两个,一个是羞耻,一个是秩序。 这里说说秩序。在日本人看来,世界是有秩序的,这个秩序就是等级。秩序决定了一个民族在整个世界中的等级位置。他们赞成一个有等级的世界却不赞成自己民族在这个世界中所在的位置。通过明治维新的改革,日本强大了,他们打败了一个强国俄国,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有了改变世界秩序的能力,所以他们发动了战争。这个战争不只是一场侵华战争,而是整个一场太平洋战争,可以说是个梦想。。。厄~也可以说是做梦。。。他们想通过战争,亲手创造一个新的有等级的有秩序的新世界。而日本就在这个新的世界秩序中获得一个新的,受到尊重的地位。至于当时的中国,在他们看来已经是个患了长期便秘的占坑者,就和那位老师一样,不能尽其职了。日本人用一套不断微调的等级制度一路走过来,在他们只能看得见日本的时候就用在自己身上,到了现代,他们又看见了世界,便想把日本经验推销全世界。不过等级制度是不能拿来出口的,至少强买强卖是不行的,没人买帐。所以日本人失败了,现在他们出口文化,出口电器,为他们赢得了武力没能赢得的在世界中的位置。战争的失败教会了他们,想要武力获得地位,永远只是初闯大世界的乡巴佬阿米巴原虫选择。

日期:2010-05-05 23:12:32

  类似于学校里这样的上下关系,在社会里的各种地方都会有体现,在打工的小店,上班的公司,哪怕就是报个兴趣爱好班也都得遵守这样的上下等级关系,逾越不了。这样的等级划分以前在中央集权时代是贵族制的,在幕府时代就变成士农商贱四民社会,到了现代日本,社会制度造成的等级已经灰飞烟灭了,但精神却常留人间。没了那些硬性指标,划分的方式也就多元化了,按年龄划的有,按辈份划的有,按职务划的也有,唯独不按钱来划。为什么大家不以多金做指标?到不是他们高尚到视金钱如粪土,也不是他们人人不差钱,原因我想有很多,说远了能说到武士精神,幕府时期抑商的观念,但我想可能在一个平衡的等级划分里,钱是个最不安定的元素吧。所以在日本,有钱那不一定是大爷。

日期:2010-05-05 23:13:37

  所以,一个人要在日本社会立足的第一步可能就是得在各种场合的各种等级关系中找明白自己的位置,得在脑袋里装个GPRS,给自己在社会大地图里定位,否则恐怕要迷失人生方向了。开始时这个位置可能不好,但要淡定的认识到这个位置只代表了人和人的关系,并不低下。就像日本的小孩子们从刚能走路就得去学着体会家庭中的关系,父亲大于儿子,男孩大于女孩。但这不代表父亲在作为人的尊严上要大于孩子,只是规定了在这个位置上父亲和孩子们的个子的行为以及情感规范而已。

日期:2010-05-05 23:14:43

  很多刚到日本的外国人不大适应日本的社会,其实我觉得是大多数人是太把那段杰佛逊先生的“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神圣不可否认的,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和独立的”当信条了。可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又有几个社会能做得到那种美国式平等呢?平等在社会学里可能是个挺现代的观念,反正不算人类世界中的旧名词,柏拉图的乌托邦理想国里就没人人平等。在古代的日本,人家政治观念自然还没现代人的那种觉悟,不过他们到很聪明,在不平等里找平衡~千百年来居然做到没人心理失衡。我真觉得他们挺高明的,知道人的心态比社会形态要重要的多~恩,算是做到了社会以人为本~囧。这个找平衡的办法我觉得就是完全保障每一个地位上的人们的权利,坚决不侵犯,能让任何一个地位上的人都按照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下去。哪怕是以前不被做为人口统计,所住地方都不画进地图的贱民阶级们也时有保障保证他们能垄duan某些特种职业的。

日期:2010-05-05 23:19:01

  举个例子,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农民起yi很蓬勃,有好几百次,但没有任何一次起yi导致社会崩盘了~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农民们赌得不大,不想自己做皇帝,只是来维权的。问题解决了就又回去耕他们的地了,该要得一定要要,不该要的决不多要。当然,为了保障等级制度的不被破坏,越权暴力上诉的领导人还是得被处理掉。再举个例子,日本的幕府将军们握着大权,都没谁想去自己当天\皇的。等级制度既然建立了何苦去破坏呢~何况去动一个可能触动整个日本社会的根基的天h?动一发而牵全身啊。看来将军们都爱读三国,知道偶像曹操的那句名言~不可慕虚名,处实祸~日本人都很守分,也要求别人都守分。这个守分不单是要安分,还要受护住自己的分。这可能也是日本人没有像一些生活在强力等级制统治下的民族那样,变成恭顺小绵羊(比如印度人)的一大原因吧。

日期:2010-05-06 05:18:02

  说了一些引申话题~再回过头来继续说大学院里的生活。
  我这人喜欢瞎忙,所以大学院里的课程选的比较多,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之外还选了不少旁门左道。本来是抱着利益最大化原则打算学费不变,多学多赚的,可是一段时间学下来发现教授们都很有效率,该说的一两堂课就讲完了,然后就是自己捉摸钻研。很类似武林前辈传授神功,他老人家花五分钟背个口诀,我得苦练十年方有小成,妈的。所以我选了很多课,很多前辈背了口诀给我,导致我在一个学期里根本练不完,学分没能拿几个。比如说我报了门漫画课,老师几堂课就把创作漫画的技巧说完了,我要想拿学分就得画出一本漫画来。又比如说我还报了门剧本课,我又得写出一本剧本出来。再比如说我继续报了门哲学课,当然,这个教授心肠不错,没让我整本哲学书出来,而是要我去逻辑验证天使的存在。囧~~看来不管到哪里,师傅都只是个开门的,自学才是王道啊。不过好在只要你愿意自学,学校还是会下着血本让你觉得自学的开心的。

  我就报过一个电影制作的课,教授是一家在京都的电影公司高层,据他自己神采飞扬地炫耀,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黑泽明导演的助导。(往自己脸上贴金真是个人类身份化妆学里的通用技巧阿 )既然选了课,那就得拍个电影出来吧。没想到学校很慷慨的帮我租用了摄影棚,35mm胶片摄像机,甚至雇了一帮专业学生做帮手,什么美术,照明,摄影,录音,助导都给你找了个齐,连茶水都有。这还不算完,后期剪辑,音效,制作,成片,全找来外面的制作公司一条龙服务,简单计算一下学校给砸进去的钱得有200多w日元,快够得上我两年的学费了,而我要做的就是写个剧本,然后导演。赚了。不过更赚的是,实际和那帮人工作起来以后我才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意义。自己投入进去完成一项学习的时候所经历到的,不是任何一个老师或者任何一个详细的教程可以取代的了的。

  我学到的是一种表达自己的学问。不管是哪种教育如果只让你吸收,不让你表达,那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个黑洞,暗淡无光,沉闷无比。我相信所有的个性,才华。这里没告诉我一个表达的标准,只是用好的环境还有学分让我去表达。。。囧~胡萝卜加大棒。。。不管是漫画也好,编剧也好,证明天使有没有也好,在表达的过程中自己就慢慢学到了很多也没学丢了自己。这有点像人繁衍后代的技术,或者只吸收,顶多就是个克隆人,完全继承没点进化。或者去表达,像自然生孩子,虽然会和上一辈有点不一样,但总体来说还是要升级的~

  当然除了表达本身之外,表达的手段也很重要,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除了漂流到荒岛上变成鲁滨逊先生以外,我实在是找不到还有哪种职业是可以不需要交流的。做的时候要内部交流,得表达,做完了还得拿出去交流也要表达。制作短片的时候,一起制作的有20多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搞定他们巨不容易,得说服他们也得被他们说服。不能屈能伸,耍尽手段,厚黑到底哪来的团结?要做件工作,如果没个帮手,那就算是才华出众比肩耶稣也只能干叹气。毕竟,最后把东西作出来才是硬学分。

  总结起来,这样子去拿学分不但能在表达里体会到专业上的知识,还能在表达里学到在以后工作上和人打滚的技术。即学到保持自己,又学到不只想着自己~真是一块人生好铺垫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