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眼看日本(一个中日混血80后的在日生活以及所见所想)》
第57节作者:
七小少 日期:2010-05-06 21:46:53
接着来说说大学院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些人~嘿嘿~
先来说一个我们研究室里的先辈,叫佐藤美佳子。
佐藤这个姓氏在日本是个超级普遍的大众姓氏,排名第一。类似于中国的王姓。大家可能知道日本人姓氏比较多,不像中国这么多人姓氏才500多点,而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却有30万多个姓。。。囧。大家也可能都知道,日本以前只有些贵族才有姓,现代日本的姓氏多数都是来自1875年,法律规定人人必须都得有姓以后。从姓氏也能看得出中国和日本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是很不相同的。中国是个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社会,血缘纽带很强悍,战国时代之后就只有圈圈没有等级了。而日本大多数都没有姓氏,就像中国元朝时期那样,是个等级社会。看日本人的姓氏也很有意思,虽然我没有怎么研究过,但还能看出日本人取姓时的各种文化传统。他们中以地名取姓的比较多,有些地区有动物崇拜,就用动物来取姓。。。也有些是更具信仰来取,比如星啊月啊福神之类的,甚至看过一个消失了的姓叫色魔。。。囧。还有些是取自一些当地的笑话故事,口头俗语之类,甚至还有些字谜。很久以前看过有人写文章说日本的姓,记得一个人姓八月一日。可是读法却完全不是八月一日的发音,而是读作hotumi,写成汉字是穗积,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不直接叫穗积算了。。。还有个姓是小鸟游,也不是那三个字发音,而读作katanasi,中文该写作鹰无。。。我只能说日本人很多时候真的很隐晦。。。
说了些废话,继续来说这个姓氏一点创意没有的佐藤美佳子先辈。之所以要说她是因为她是个中国娱乐文化超级fans~中国艺人在日本有活动的是不少的,像女子十二乐坊就挺有人气,我还看过张惠妹版本的歌剧图兰多~而整个中国的艺人中在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大概是成龙了。前两年成龙去神户拍外景的时候很多大妈和孩子都冲去强力围观,场面很波澜壮阔。不过虽说有这些耀眼浪花,但说句实话,大多数日本人一般对中国娱乐文化圈是不大关注的,这也怪不了他们,毕竟他们自己的娱乐文化太发达了,该能算整个亚洲翘楚。巴特,我的那位先辈却是个骨灰级别的中国娱乐文化fans。她几乎看过所有8,90年代的香港产电影,不仅对刘德华,张国荣,梁朝伟,周星驰演过角色都能记得清楚,还能跟我深度八卦各种小道绯闻,功力绝对强劲。不过这些还不算什么,下面我要说一个她的研究成果,绝对够得上开启港台音乐界yy研究之先河。这个研究课题是关于周杰伦的。
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在学校咖啡厅里闲聊,她相当喜欢和我说一些她观摩聆听中国影视音乐后的各种心得。我知道这种话题除了我也没人愿意去听她说,其实我也不愿意,但人家只有我一个倾诉对象,又是先辈,我陪着她基本属于半同情半受胁状态。
扯了一会话,话题就到了周杰伦身上。我对他的印象大概就口齿不清,吐字不准了。这时候 先辈大姐却有话要说!大大地感叹了周杰伦的音乐天赋之后说周杰伦是故意吐字不准~囧~因为周杰伦所唱的歌是R&B,这样的曲风和中国字的发音系统是有冲突的。汉字每个字都单独有意义,所以发音习惯上也强调单字的发音,这样的发音习惯就会必然导致要求字正腔圆的京剧曲风的盛行。而发源于西方的R&B曲风却适合连贯流畅的印欧语系的发音方式。所以周杰伦在唱歌时就故意模糊了汉字发音时字音与字音之间的界限,就含糊不清,搞不明白在唱什么了。也就是说,只有周杰伦发明的口齿不清吐字法才能把发源自欧美的曲调和中国的发音结合起来,保持音乐本身的节奏感。。。靠!当时我听过之后就疯了!无语了。。。人家对中国的娱乐文化,光喜欢是不够的,还要刻苦钻研,努力提高到学术理论高度。~虽然我对她的理论是对是错,有没有道理搞不清楚,但就凭着她为了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还去研究了京剧,学了汉语,做中西方文化比较。。。强力膜拜一下。
膜拜完了~我得感叹一下。广大日漫迷,日剧迷,日系音乐迷们~你们的隔岸遥望决不孤独,在海的那一边也有一群喜欢中国流行文化的人,他们虽然数量比你们少,但热情一定不比你们少。我还得感叹一下,在各个地方传统文化因为时间积累变得艰深,越来越难于被他文化的人们接受的时候,总是有流行娱乐跳出来告诉大家,其实大家的隔阂好像也没那么大。在中国,香港总是被叫做文化沙漠。但世界人民很不巧就是通过这块沙漠地带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美国人就爱看香港的武打片警匪片,赤壁在日本口碑票房都赚,这些东西可能是没什么深度,但对外交流不就得这样么,就像一个人肚子里有很多墨水,但和人交往的时候也得平易近人,你要上来就和人搞子曾经曰过那样的高深东西,别人不躲才怪。悲叹一下香港,真是个炮灰,做了先锋还得挨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