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狼的故事:销售截拳道2》
第8节作者:
我叫李延卿 “摆是摆好了,但不好意思开口喊哪。旁边的摊主们,一个嗓门比一个高。我的喉咙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都蹦不出来。耷拉着脑袋,给犯了错误一样,不敢抬头看人。心里渴盼别人来买又怕别人问动问西的,纠结里很。还后悔,咋会干这个丢人现眼的活了哪。明晚说啥也不来了,正瞎琢磨哪,过来两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大叔,杂志咋卖的啊?”
“哥,你年龄不大啊,咋会喊你大叔哪?”
“唉,那晚穿了一件粗布棉大衣,戴着黑棉帽,帽檐压得低低的,嘴里还叼了根烟有一口,没一口的瞎抽壮胆。”
“哈哈哈,怪不得哪。”
“我对她俩说是两块一本,三块两本,她俩很快各挑了一本,扔给我三个硬币,蹦蹦跳跳,有说有笑的走了。捡起地上的三个冷冰冰的硬币,就给三块金元宝一样金贵,心里暖和和的。头也敢抬起来了,很有成就感。”
“是啊,哥,我很理解你当时的心情,第一单是最有成就感的。”
日期:2011-08-30 13:38:38
“兄弟,你知道那天是啥日子吗?”
“啥日子?”
“元宵节。”
“啊,元宵节你们也没歇歇?”
“唉,是的,我倒没什么,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毕竟还有正式职业,主要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赚多赚少是次要的。但我周边的那些靠这个谋生的,有几家生意很冷清,根本没人问。当时咱就想啊,他们放弃与家人团圆,出来挣钱,可是没生意,挣不到钱,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哪?他们家里都有什么人哪?有没有上大学的儿女?摆摊挣的钱是不是为了他们的学费?家里有没有老人需要靠他们赚钱买药看病?有没有老婆小孩,需要他们挣钱回去养家糊口?”
“哥,你心肠真好。”
“唉,咱都是穷苦人出身,感同身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啊。”
日期:2011-08-30 14:18:26
“哥,你说的我太能理解了,俺班大多数都是广东本地人,官二代和富二代特别多,人家的消费档次和咱们天壤之别。很多的时候,都玩不到一块去。相互不顺眼,咱瞧不起人家奢侈,人家瞧不起咱拮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话一点不假。对了,兄弟,你叫啥名?”
“我叫张良,哥,你有名片吗?”
“张良,好名字啊,汉朝开国名相。时间不早了,有空到公司去坐坐。”
“谢谢哥的夸奖,中。”
日期:2011-08-30 14:49:03
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看到张良的今天,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就在一年前,每逢星期六,我左手拿个小凳子,右手拎着一皮袋杂志直奔萧山汽车站地下道。平时经常从那里路过,人流量很大,摆摊设点的特别多。
记得第一次等我赶到那里的时候,好地段已经被抢光了。(在这里,我交代一下,为什么我会拿小凳子,以前从来没想到这件事。昨天晚上,我或站或蹲了几个小时,回去腿都肿了,看到其他摊主都有小凳子坐,所以我也要拿个小凳子,在这里提醒以后想摆摊的朋友,别忘记了这个小凳子,管用着哪。)。
当我把摊摆好,坐在小凳上,随手拿起本杂志看起来,真爽。没多大一会,就来生意了,在这里我的报价仍然是2元一本,3元两本,别说那些路过的人基本不还价的,要么是掏3元拿两本,要么是掏2元拿一本。个别主连杂志看都不看的,就问多少钱一本,问过价格,钱一掏,拿起杂志就走。我想起我自己,以前坐车无聊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哥看的不是杂志,哥看的是无聊啊。漫漫长路,一路颠簸,行走途中,有本杂志可看,实是一件快事。我想很多坐过车的朋友都会有这种体会,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至于是什么杂志,根本不会在意的。
日期:2011-8-30 14:58:00
旁边有个摊主,主要是卖磨刀器的,也有手电筒和扑克牌,10元一套,单独买每样5元,他拿着个小喇叭,不断的吆喝,
“走一走,看一看,到我这里站一站;南来的, 北往的,去过美国,到过香港的;走过南的 ,闯过北的,游过山的玩过水的,留过学的访过美的,大马路上亲过嘴的。都过来站一站,看一看了。”
他这么一吆喝,很快就有一群人围了过去,他吆喝的更得意了,一边吆喝,一边拿着刀在磨刀器上来回推拉, “本产品刚出来 ,上过各大电视台, 上过电视上过报 全国人民都知道。如果你说没看到,证明你的电视没信号;往前站,仔细看,本产品,不用水, 不有油 ,再磨菜刀不用愁,又好使,又好用 ,它也不会出毛病:往前推,往后拉,咱就把技术学到家;往前推 往后拽一推一拽刀就快。”
围着的人群不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他的吆喝声一声比一声高,“十块八块不算钱, 溜溜搭搭就花完 ;十块八块不算多, 买不了房, 也买不了车;去不了美国,更到不了新加坡;十块八块算个屁 到不了日本,去不了意大利;花小钱买方便,省时省力又划算。”
“这位哥,长的帅,拿一个回去,方便老婆磨刀切个菜;这个兄弟长的酷,平时不在家里住;拿一个回去孝敬妈,准保她老人家把你夸。”
就这样,你一个,他一个,很快几十个就卖出去了。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其他几个摊主羡慕的看着他。看着我们敬佩的目光,他的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来来来,兄弟们,抽根哥的孬烟。”“哥,你太有才了。”“是啊,整的一套一套的。”“哥,能不能教教我们?”他嘴里谦虚着,笑的烟都快噙不着了。当他看到我半天不说话的时候,来了一句:“兄弟,第一次出来啊。”“是的。”,“兄弟,你这个摆法不行,摆摊也要动脑子的”,“怎么懂脑子?”,“你自己想,想不出来我再告诉你。”
到晚上收摊的时候,我还是没想出好办法,不过就是这样,也比昨晚上多卖出去30多本,收入多了60多块。人流多的地方生意是好做啊。
晚上我躺到床上的时候,开始琢磨卖磨刀器大哥的话,摆摊也要动脑子,这摆摊也大有学问?会有啥学问哪?明天我该怎么摆哪?
日期:2011-08-30 15:22:50
难道也像他一样,开始吆喝?记得以前汽车站,也有不少人卖杂报纸的,他们经常这样吆喝,
“快来买,快来看,某某小区又出现了凶杀案。”,“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某某大学老师强奸女学生。”,“一块钱不算多,买份报纸解个乐。”,“坐汽车真无聊,迷迷糊糊就睡着,一不小心就感冒,不如买份报纸看热闹。 要么就是小日本篡改教科书,扬言要攻占我钓鱼岛了;美国出兵阿富汗,声称活捉本拉登等等国际重大新闻。
别说,这些吆喝还真管用。有些骨灰级的摊主说,摆摊要想成功,就两字“吆喝”。
日期:2011-08-30 15:59:40
谁曾想,接下来几天晚上下雨,没有合适的地方出摊。这是摊主们经常遇到的痛苦之一:就是恶劣的天气,要么没法摆,要么就没生意。不过我也没闲着,打电话问同学朋友们,和身边的同事,结果都没经验。本想问问卖磨刀器的大哥,毕竟和他不熟,也没好意思问。人家说了,让我动脑子。想啊想啊,最后思路如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