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狼的故事:销售截拳道2》
第3节

作者: 我叫李延卿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行,谢总,您的事就是我俩的事,尽全力去办。”说完和谢总握手告别。

  日期:2011-08-09 20:36:33
  路上,薛超问我,“经理,价格都没谈好,拉过来他嫌贵不要咋办?”
  “我们出去推销,客户有意向的时候,最后十有八九是因为什么不买我们的产品?”
  “价格贵。”
  “对,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因为价格没谈拢,导致没成交.假如我们今天和他谈价格,无论你报多少,他都嫌贵,结果几乎都不会成交,他一定会再比较比较,一旦他找第二家比较,肯定比我们报价低,到那时我们更难做。”

  “是的,经理,以前我出去谈的很多客户,就是这样,本来给他的价格已经降到底线了,客户出去一打听其他品牌,比我们的还低,结果买别人的,都快气死了。最头疼的就是和客户谈价格,有时价格谈好了,隔了一夜或者隔了一顿饭的功夫,又变卦了。”
  “恩,报价是我们做业务最头疼的事了。报的高些吧,担心客户嫌价格贵,直接给否决了;报的低了,一个是没利润,提成少的可怜,不够跑腿钱,另一个是客户还不一定就买我们的,市场上总有比我们价格低的。”
  “经理,报价也有诀窍,你教教我窍门吧。”
  “没问题,有空我会一点一点告诉你的。”
  日期:2011-08-10 19:05:01

  当天下午,我们一起过去把机器安装调试好,教会会计她们使用,然后就离开了。本来是要给谢总打个招呼的,果不出我所料,在我们前脚刚离开,他后脚也出去办事了。
  公司的老板这些高层,他们的时间几乎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作为一个业务人员,要么你事先给他预约,要么你得挤时间,见缝插针,否则很难有多余的时间能与他们坐下来详细的聊。
  日期:2011-08-10 19:35:04
  晚上我们小聚了一下,找了一家不算豪华但也过得去的饭店,点了几个菜,要了几瓶酒,我请客,让兄弟们放开了吃喝。
  毕业到现在,先后待过几家公司,就聚餐这件事,我发现很多不同的点。比如第一家,高层到我们分公司来,晚上聚餐,开始大家都没点贵的菜和酒,怕上司埋怨。等到高层过目菜单的时候,没想到他站起来说,今天大家不要拘谨,放开了点,刚才点的不算,重新来。如果经理怪罪我们,他可以做主。当时大家哈哈大笑,但还是没人主动点,不知他是客套语还是真心话。他扭头对我们的经理说,看来他的话语不好使,让我们经理站起来发话。于是我们经理站起来说,今天是领导特意请我们的,大家放开点吧。高层又接着说,是的,兄弟姐妹们,平时很难有机会请一次,大家辛苦了,这次聚会是代表公司总经理特意来感谢大家。他这样一说,众人放开了,那次聚会真的很开心。后来其他公司高层来,也是这样,每次都是代表总经理来感谢大家,尽管我们一次都没亲眼见到过总经理,只能从报纸或者电视上看到总经理,但大家打心眼里感激这个总经理。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再讨论讨论有什么困难,需要总公司支持或者协助的。

  第二个公司则不同,高层到分公司来,给TM大爷一样,分公司的经理一干众人小心翼翼伺候,安排最高档的酒楼和宾馆,就这还挑三拣四的,说来这小地方,真是受罪。NND,聚餐的氛围那个压抑啊。吃饱喝足,到公司一言不发,睡一晚上,第二天人影都见不到,一问到下一个分公司去了,前脚一走,没人不骂的。
  第三家公司更TMD混蛋,高层到分公司,只让经理和会计等领导级别的人作陪,其他人没你什么事。吃饱喝足,给众人骂一顿,拍拍屁股走了。刚出门,就有人摔东西发火,从楼上望着远去的背影,呸,你个大爷的,你以为你是哪根葱啊,如若不是受你管,走到大街上,谁搭理你个杂毛。
  日期:2011-08-12 10:28:05
  当夜无话,劳累一天的我,加上小酒的刺激,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营销人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需要跑出去找客户的,比如店员,营业员,促销员等,她们是在商场或者门店里等客户上门;另一类是需要跑出去找客户的,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讲的业务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前者女孩子居多,后者男孩子居多。
  不需要出去跑客户的,本帖不作为重点谈,将来会专门再开贴讲。出去跑客户的再分两类,一类是跑渠道的,一类是跑终端的。跑渠道的也会另开贴讲。本帖重点还是讲跑终端的,也就是直接面对终端的使用者。
  跑终端的再细分,按商品大小,一类便于随身携带的;另一类是不便于随身携带的。按商品金额,一类是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千万以上的;另一类是少则几百块,多则几千块,甚至上万块的。按时间长短,一类需要短则半年,长者一年以上时间跟进的,另一类是短则三五天,长则三个月以上者。
  本帖主要讲的是商品不易携带,金额少则五千块以上,居中10万以内,多则20万到100万之间的,跟进时间少则三五天,居中两三个月,长则一到两年的。

  或许有人说,只有大工程或者项目之类,跟进时间需要一年以上,三五年之间的,金额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的,需要涉及众多部门协同才能搞定的单子才有技术含量。对我们此类的单子不放在眼里,认为是小儿科,此种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就好比你问一个运动员,究竟哪个项目的金牌含量高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按某类人的观点,在他们眼中,马拉松的金牌含量是最高的。

  针对本帖所说的类型,是先谈价格再试(看)产品,还是先试(看)产品再谈价格?欢迎良师益友们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本人所在公司,所推销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所以本人常用后者,让客户先试后买,知道好歹。
  日期:2011-08-13 19:15:17
  有人问我,销售真的很简单吗?套用古人语: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已,不为则易者亦难已。
  日期:2011-08-14 09:05:42
  第二天,开早会时,我问他们,本地老板对价格的有些数字敏感吗?他们说不清楚。有两个原因:一与他们平时不注意这些细节有关;二与他们不是本地人有关。助理是本地人,她也说平时没注意,我建议她找个熟人问问。她打电话给她哥,也是一个公司的小老板,他哥说有些数字是敏感的,方言发音不同,在有些地方,可能这个数字大家无所谓,但有些地方要么别人喜欢这个字,要么反感这个字。

  报价第一步:了解当地人的报价习惯,入乡随俗,尤其对于反感的字眼不要出现在你的报价单上。
  说到这个,第一个问题出来了,每个地域整体生活习惯,很容易掌握,比如北方人通常喜欢吃面,南方人通常喜欢吃米。俗话说,人上千百,形形色色。并不排除,北方人也有反感吃面,而喜欢吃米;南方人反感吃米,而喜欢吃面的。
  这就涉及到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习惯,怎么能找出完全符合他喜欢的方式哪?
  日期:2011-08-14 16:24:53
  日期:2011-8-14

  SAT 陈R 13:24:17
  好消息,李哥,借助您的案例,在第一次和客户打交道后,客户后来直接说看得出我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有种莫名的鼓舞啊,谢谢李哥
  日期:2011-08-15 17:07:4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