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区长》
第4节

作者: 村里的老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24小时是生命长河中的一瞬。可这24小时对温舒枚来说,是39年生活经历中最最漫长的24小时。昨晚上床睡觉,其实她的脑海中什么都没有想,可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天刚蒙蒙亮,东方露出一点鱼肚白,她就起来了。洗漱的时候,她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眼睛有些浮肿,面容甚至有些憔悴。这种状态去见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很不好。她心里知道。

  京都市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地区。据史书记载,京都市始建于宋代,曾经是三个朝代的重要城镇。风水师说,那里风水好。皇上也相信风水师的话。京都市就成了历代皇上眼中的黄金地。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大楼。市委大楼是一个清代建筑。那里曾经是清代忠臣的私人宅子。房屋结构非常好,通风、挑高和光线都非常让人舒服。解放后,曾经的王府就成了京都市政府办公地方。

  京都市下辖10个区县,其中城近区4个,远郊区县6个。温舒枚的家在京都市城近区——花洲区。从家到京都市直线距离也就是10公里左右。近年来,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企业抢滩进驻,更重要的是京都市的教育工作全国闻名,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有钱人和没钱人到此聚集。有钱人聚集在此,就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没钱人聚集在此,就是想着这是一个淘金的地方。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梦想来,几年时间,京都市的房价疯了一样的上涨,一顿饭的功夫能够涨上两千元。堵车也成了京都市近年来的新“风景”。

  组织召见是不能迟到的。考虑到堵车和自己并不娴熟的车技,温舒枚安排好张心雨上午的课程后,8点刚过就匆匆出门了。学院院长是单位的一把手,可温舒枚总能抽出时间来装饰自己,美容、化妆、衣着……女人的生活她过得有滋有味。昨晚没有休息好,她就给自己化了点淡妆,从眉毛到眼线都细细雕琢了一番,穿着一身得体的黑套裙,配上一双乌黑发亮的矮跟鞋,看上去就是一个很利索、很有成熟女人魅力的形象。车刚出小区门,离城市主干道还有几百米就开始堵上了。开车是不能着急的,为了抢那一秒钟,也许会耽误几个小时。可她的心急。好在车里正播放着童安格的那首《花瓣雨》。三十多岁的人,尤其是女人,对童安格和他的歌声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那些歌曲和声音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日期:2010-09-16 18:01:57

  车像蜗牛一样,爬呀爬,十多公里,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市委大门是由武警把守。两个武警目不斜视地站在门口监控着每一个进出的人。车进不去,温舒枚就开始四处转悠。市委门前有几条胡同,狭窄的胡同里都塞满了车。她开着车,小心翼翼地穿行在胡同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下车往市委办公楼走去才发现车开了很远。
  “找谁呀?哪个部门?电话是多少?”门口有一个传达室。温舒枚走进去,传达室里的男人就问她。厚厚的玻璃把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隔成了两部分。传达室里有一男一女负责做来宾登记工作。看上去也就是五十多岁的样子。玻璃上开了一个小窗户,是外面的人把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递进去,换取入门卡而开设的。
  温舒枚把男人问的三个问题都一一做了回答。那个男人就迅速拿起电话,拨通了廖明杰的电话。
  “进去吧。”男人把入门卡送小窗户递给了温舒枚。“别忘了来换卡。”她转身准备走的时候,男人叮嘱了她一句。
  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大楼的四层。一进入大楼大厅,房子凝聚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地面是一块块长方形灰砖铺就,白色的墙面上还写着毛主席语录。厅里有一根大水泥柱,看样子是后天加上去的。电梯就在大厅的角落,好像也是后天安装的。电梯就停在一楼。温舒枚轻轻一点,电梯门缓缓打开。电梯好像也受到了房子历史的熏陶,充满了沧桑感——门开和门关都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头,电梯中灯光有些昏暗。

  出来电梯,温舒枚按照电梯门口张贴的门牌位置指示,很快就找到了市委组织部干部处422房间。楼道很安静,办公室的门都是关着的。
  “咚咚咚”温舒枚在门口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抬起手,敲响了干部处的办公室门。

日期:2010-09-17 17:23:56

  “请进!”里面有人应答。
  温舒枚推开办公室的门,屋里空调的寒气扑面而来,她的心里却突然有了一种温馨。这个地方是第一次来,全然没有陌生感。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之地?办公室是套间,外面是三个办公工位,是干部处的干部办公之地,里面是一个单间,廖明杰处长在里面办公。
  此刻,温舒枚像一个实习生刚进机关大门一样,站在门口向一位站起来的男干部说明来意。
  “您里面请吧。”男干部把温舒枚引进到廖处长办公室。
  廖处长个头不算高,体态微胖,不到1.7米,梳着一个边分头,白色的上衬衣加上黑色休闲裤,看上去很是精神,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明劲。两人礼节性握手之后,廖处长说:“我带您去潘部长那儿吧。他正在办公室等您呢。”潘部长全名潘正祥,是市委组织部主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
  温舒枚就跟着廖明杰一前一后出了办公室。潘部长办公室在428房间,与干部处隔了几个房间。
  潘副部长办公室不算大,有一个书柜,书柜里装满了书。一张单人床作为中午休息的地方。两张沙发。一张办公桌,桌上有一个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和堆满的文件。家具的颜色全为深黄色。进去后,感觉一种稳重和安静。
  “部长、温院长,您们先聊着,我出去了。”廖明杰等她俩寒暄之后,推出了办公室。领导找干部谈话,没有特别要求留下的时候,选择离开是一种规矩。因为在谈话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不能为外人所道的情况。干部处的同志都深谙其中的道理,对于干部具体情况,该知道的一定要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要去打听。
  “具体情况我就不跟你多说了。估计黄局长都跟你说过了。”潘副部长看上去五十出头了,皮肤白净,有些下垂的松弛,头发在同龄同级官员中算多的。等廖明杰出去,潘副部长招呼温舒枚坐下。他开篇就这么说,温舒枚完全没有想到。在她的印象中,领导找干部谈话都是一副字正腔圆、正儿八经的样子。“今天要你来,就是想要你有一个思想准备。新阳区是一个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的区域,现在需要一个懂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干部,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搜罗了一遍,加上老黄的极力推荐,就想把你作为唯一人选报给领导审定。你有你的优势,但也有你的劣势。从学院到机关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情况远比学校复杂。我希望你能够承受压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辜负了推荐你的人的眼光。”

  很多年后,温舒枚想起潘副部长的谈话时,短短的十来分钟的谈话,没有想到他的每一句话都在现实中出现了。她也没有想到从学院到机关的路怎么会那么的艰难,压力怎么会那么的大。好在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了比男人还多之后,没有辜负推荐人的眼光。不过,这是后话。

日期:2010-09-19 17:56:36

  2006年7月27日上午,京都市政府网站“人事工作”专栏“人事任免”栏目刊出全市最近一批任免干部名单,温舒枚名字赫然在“人事任用”栏中。
  温舒枚是谁?她要去哪儿任职?在局级干部栏中,温舒枚的名字在熟悉了政府人员名单的人员中,还是相当的陌生,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时间,温舒枚像一颗政治新星一样,在京都大地冉冉升起。
  一周后,新阳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余少华向全区干部宣布:原城市学院院长温舒枚调任新阳区担任代理区长。会上,余少华这样评价温舒枚:今年39岁的温舒枚,是我市一名年富力强、懂管理、精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优秀女干部。她从学院开始,一步步成为院长。这次到新阳区担任代理区长,是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后做出的决定,因为当前的新阳区正处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关键期,市委、市政府希望温舒枚同志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够带领200万新阳区人民创造新的、美好的城市生活。


日期:2010-09-29 18:48:0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