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有句话,我冒昧地想问一下,你别见怪啊?”小朱欲言又止地说。
“问吧,问吧,都是自己人,见什么怪?”肖守义不在意地说。
“你当年都混成团县委书记了,怎么一下跌得这么惨,又当回农民了?是犯了什么错误?”
“这说来话长。我之所以能当上团县委书记,是因为我在部队里冒险救了一个省级干部,他破格提拔我当上了团县委书记。可是四人帮粉碎后,这个干部被审查,我作为他的人也就被解除了职务。回到家乡进了国营棉纺厂,谁知没过几年好日子,棉纺厂倒闭了,我只好回村里当农民。”
“你不该把户口也迁回村里,该继续留在城里,政府总会管你的。”
“没办法,你姐和孩子的户口都在农村,我要不把户口迁回村里,连口粮都分都分都分部到。不提了,我现在可要靠你啦,你得多帮忙。”
“千万别这么说,我这车间主任能力有限。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力。”老朱口风很紧,没有出现肖守义期待的对找工作大包大揽的承诺,然后把话题扯开了:
“姐夫第一次来深圳,我们今晚去‘海上世界’吧?”
“好啊,好啊,正好今晚不用加班。”堂妹高兴地赞同道。
“我听你们安排。”肖守义也轻松地表态。
“海上世界”是以停泊在蛇口岸边的明华轮为中心,向四周扩建成的一个饮食、休闲、旅游、商业中心。在饮食一条街上,还汇集了许多外国风味的餐馆,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食。
肖守义和小朱这对外来打工夫妻对于那些外国美食只能心动不能行动,只能过其门而不入。不是不喜欢吃,而实在是吃不起。小朱夫妻带着肖守义上明华轮“海上世界”逛了一遍,过了过眼瘾,三个人一分钱也没有花就上岸了。
小朱夫妻带着肖守义向海岸左边走去。以“海上世界”为中心向两边的海岸线看去,全是一个个露天酒吧。不过,距离“海上世界”越远,酒吧的档次越低,装修也越简单。最后,直接就是一张桌子,几张凳子,一个售货亭。原来这才是蛇口外来打工者廉价消费的地方。
堂妹夫妻招呼肖守义坐下,买了啤酒、花生等来喝酒。喝着啤酒,吹着海风,肖守义的心情逐渐好起来。他们闲聊了一些村里、亲戚的事,然后切入了回避不了的难题,老朱问:
“你想在这里找个怎样的工作?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我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就想在你这里找个工作,不知道行不行?”肖守义接着简要介绍了投奔刘经理不果的情况,语气中流露了一些刘经理的不满。老朱听了若有所思,小心地问道:
“你刚才说你在什么国营厂里干过?”
(未完待续)
2009-11-24修改
日期:2009-11-25 20:52:54
第六章,南下打工非天堂,表面风光暗凄凉(5/3)
“是的,是在棉纺厂干过。”肖守义说到这里,不由浮现出一丝当年的自豪。
“哦,我这里是印刷厂,怕是你以前的技术在这里无法发挥。蛇口这里棉纺厂比较少,最多的是电子厂。”老朱恰到好处地浇了一小瓢冷水。
“我以前在棉纺厂当过设备维修科长,进你们厂当个维修工,行不行?”肖守义自动地调低了姿态,恳切地问
“纺织机的维修和印刷机的维修不一样,恐怕不行。”老朱又小心地浇了一小瓢冷水。
“不管什么机器,机械和电器原理都一样,我毕竟有这个基础,进你们厂去学习维修印刷机,总比其他什么也不懂的人学得快些吧?”肖守义不以为然地问。
“这个恐怕也不行,现在学机电一体化的大学生多的是,厂里假如想招一个生手来培训,不如直接招大学生,不会肯招你这么大年龄的人进来学。姐夫,我这是实话实说,你别见怪。”老朱干脆浇了一大瓢冷水。
“不见怪,不见怪,我也是这么一说。其实我不一定进去当维修工,随便在你手下干个什么工都行,打杂也行。”肖守义决心把求职的姿态和希望都降到最低。
“问题是,我们厂人事部不会随便招一个杂工进来。外企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有人辞工或扩大生产,否则不会随便招个人进来备用。”老朱不忍心、但又不得不打破肖守义最低的求职希望。
“你不是车间主任吗?这点面子人事部长总要给你吧?他就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在你手下需要你照顾的?”肖守义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忍不住发出了质疑。
“这里跟内地不一样,人事部长根本不买车间主任的帐。再说了,人事部长也是打工的,他也不敢违犯工厂的招工规定随便进人,不要说是我的亲戚,就是他自己的亲戚他也不敢。他要是随便开这个后门让人进厂,一旦被投诉到老板那里,他自己的工作就可能丢了。”老朱苦着脸耐心地解释道,他知道习惯了内地官场那一套的肖守义一时恐怕无法接受,但他不得不说。
“这里这么严啊?可是我听说,你们村里许多女孩不都是你帮忙进厂的?”肖守义怀疑老朱是不肯帮忙才故意这么说的。
“那是不错啊,假如你是女的,年轻的女的,符合我们厂的招工条件,我也可以介绍你进厂啊。这里也不是不能开后门,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首先必须符合厂里的招工条件,在符合招工条件的前提下,才能给你开后门,适当照顾一下。比如说现在厂里要招十个女工,外面有一百个人来应聘,都是符合招工条件的,我村里的女孩也符合招工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去找人事部长开后门,就可以优先把我村里的女孩招进来。”老朱不得已,只好把底线也说了出来。
肖守义听到这里,失望地蒙头喝起了啤酒。堂妹暗中对老公使了个眼神,插口说:
“明天你对人事部长说说看嘛,看看能不能安排姐夫来我们厂当保安。姐夫,你愿意不愿意在我们厂当保安?”
“没问题,我明天就去跟人事部长说,能进我们厂当保安最好,万一不行,也可以去其他厂转转,深圳这里唯一的好处就是机会多,东方不亮西方亮。来!我们来喝酒,明天的事,明天再去想。我们在厂外租了出租屋,你就住我们那里,我们今晚回厂里集体宿舍住。”老朱明白了妻子的眼神的含义,故作轻松地说。
“那就给你们添麻烦了。”肖守义对堂妹客气道。
“哎,别这么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明天我们两边一起行动。我去找人事部长去争取,不行的话,我还可以找找我在这里的其他老乡,看看其他厂能不能进。另外,你也别闲着,晚上我们一起回来做家乡菜吃,白天你直接去工业区转转,看到哪里招工就去试,千万别怕丢人,反正这里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去管别人的闲事。”老朱直言不讳地清楚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肖守义听出了老朱的潜台词:在这里找工作一切都得靠自己。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堂妹夫妻告诉肖守义说,问过厂里人事部长,厂里暂时无法安排肖守义进厂当保安,厂里现在的保安都是刚从部队复原的二十几岁的退伍军人。
肖守义真咽不下这口气,就不相信偌大个蛇口工业区,就无他立足之地!他决定谁也不求,自己去找一份工作。可是苍天有眼,职场无情,他整整在蛇口转了一个月,几乎把蛇口工业区每家工厂都转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肖守义去过的工厂越多,才越是明白像他这样的年龄在深圳求职之不易。他从别人的闲谈中了解到,深圳求职的黄金年龄是“女二十,男三十”,意思是,处于20~30岁的女白领最受欢迎,处于30~40的男白领最受欢迎。至于蓝领,许多厂都只招女工,不招男工,而招工年龄居然限制在17~23岁。在90年代的深圳,一个24岁的蓝领会因为年龄偏大而被拒绝,像肖守义这样年近40的中年农民,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那些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年轻打工者?他试着去应聘过各种工种,从维修工、搬运工、勤杂工、保安等,但都因年龄太大而遭到拒绝。
直到这时,肖守义才终于有点明白当初刘经理为什么对他避而不见,为什么老朱第一天见面就不停地向他浇冷水。这不是他们心硬,也不是他们无情,实在是严酷的现实环境让他们无能为力。
(未完待续)
2009-11-25修改
日期:2009-11-25 21:43:27
第六章,南下打工非天堂,表面风光暗凄凉(5/4)
好在亲戚毕竟是亲戚,在找工作上帮不上忙,在生活上却照顾周到,吃住不用发愁。每到星期天,假如老朱夫妻不加班,也会带着肖守义一起去找工作。
有一天他们转到一家电子厂的门口,肖守义又看到招工广告牌上写明只招17岁~23岁的女工时,忍不住就问老朱,为什么这里的招工条件这么苛刻?难道一个人24岁就已经老得不能工作了?老朱笑着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